第36章 劉辯祭民開先河

上洛郡,祭天台下。

劉辯看著迎接自己的曹操帶來了十幾個瑟瑟發抖,卻身穿華服的人。

“辛苦了,孟德,這些全是嗎?”

“啟稟陛下,這些隻是上洛郡中盤剝百姓的貪官以及門閥。”

曹操拱手行禮,有些羞愧地回答道。

“此事與愛卿無關的,朕猜這些人大都是賣官鬻爵得來的位置,才急著想要回本,關將軍將他們押到祭台下吧。”

劉辯看了幾人一眼,心中絲毫沒有憐憫之意,反倒本能地覺得有些厭惡。

“陛下明察,的確如陛下所言。”

劉辯聞言拍了拍曹操的肩頭,隨後將自己招商引資的事情告訴了曹操。

“孟德啊,朕知你執法如山,在世族介入各郡事務之後,還需要你巡查各處,擔憂盤剝百姓之人,與當地租借土地的世族頭人商議後,可自行處決。”

“你可自行打造五色杖,算是朕禦賜的,孟德此前可是憑此杖,杖殺蹇圖的。”

劉辯笑著說道。

“多謝陛下隆恩,臣定當恪盡職守,隻是陛下祭天之事……”

曹操欲言又止。

“愛卿直說無妨,你我君臣不在意那些的。”

“陛下,臣想說,若是祭天無果,恐有失皇家威信啊。”

劉辯聞言,看著曹操的眼眸都為之一顫,心中暗歎,“好家夥,怪不得是大魏的奠基人!”

“孟德,朕並不是來祭天的,而是來祭民的,你安排好傳令騎士,講朕所說,傳告上洛軍民。”

“張讓,今日朕所言,寫成布告,傳發諸郡。”

劉辯說罷,便在一種臣民的目光中走上了祭天大台。

知道走到祭台頂端,他揮手下望,祭台下人頭攢動,烏泱泱一片。

“天道無常,國運有殤,今有大漢天子劉辯,欲為大漢國運,以祭蒼天。”

劉辯身旁的祭司一邊念著,一邊端上一尊酒遞給了劉辯。

劉辯接過酒,擺了擺手,將懷中的文書,遞給了祭司,示意他等下照著文書念。

“今日,大漢天子,要祭的不是天,而是諸位我大漢的軍民!”

劉辯說罷,將酒水灑下,抽出腰間天子劍直指蒼天,“天道無常,但民心有常!”

“朕以為,民如清水,君如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今日,朕便祭奠那些為我大漢死去的軍民,他們或是死於黃巾之亂,或是死於諸侯野心,亦或是死於饑餓與疾病。”

“朕,待大漢朝,像冤死軍民,賠罪了!”

劉辯說完,轉過身去,恭敬一拜。

這一拜讓台下眾軍民皆發出一聲驚呼。

“天災朕無法阻攔,但人禍,朕可以!蝗蟲食朕民之糧,朕便帶頭以蝗為糧!”

“但朕以為,我大漢朝中還有比這蝗蟲更可惡的東西,那便是台下這群貪官汙吏!”

“大家好好地看看他們!豐年在你們身上吸血,災年便要吃你們的身上的肉,如此人害,怎能不除?”

劉辯說完,台下的民眾中立刻爆發出一聲驚呼,“殺貪官!還豐年!殺貪官!還豐年!”

“今日,這貪官之血,便是朕的第一祭!殺!”

劉辯天子劍朝著台下一指,關羽立刻發令,十幾名親兵同時麾下手中長刀,十幾顆人頭瞬間滾落,腥紅的鮮血留了滿地。

“本地貪官已除,但朕治下並無樂土,今日便命校尉曹操為司州巡檢,禦賜五色棒,巡檢各處,肅清吏治,凡我大漢百姓見曹巡檢可不跪拜,不論身份,皆可告當地官長、世家,若查證屬實,賞錢百貫!”

劉辯再次高聲喊道,他的聲音在玉璽中國運的加持下,清晰的傳送到了每個人的耳中。

“陛下聖明!”

無數百姓盡皆跪倒在地,口誦恩德,他們雖然不指望劉辯能完全清理貪官汙吏與地方上欺行霸市的鄉紳,但劉辯給了他們一個朗朗乾坤的希望,而這是在災禍下人們最渴望的東西。

“最後一祭!蝗災未除,九州同悲,朕欲免除本地五成賦稅,與大家共同抗災,而且朕會頒布移民令,廣收各地災民,若在場的百姓在別的州府郡縣有親的,便叫他們回來吧!”

“重新遷回司州的,朕免其三年賦稅,更有本地世家協助開墾,租借耕牛農具,此外適齡兒童可入當地縣學,成績優異者可再入朕所建的鴻文學宮繼續學習,朕也會從學宮中選取優秀人才填補官員空缺。”

劉辯說罷,靜靜地等待著台下的反饋。

“咱們農家的娃兒真的能讀書嗎?那不是世家大族的孩子才能去的地方嗎?”

劉辯通過國運的強化,聽了個大概,“大家放心,曹巡檢不僅管理貪官汙吏,若有人占用百姓入學名額,同樣可以向曹巡檢稟奏,一經查實,罰沒家產,永不錄用!”

“叩謝陛下天恩,叩謝曹巡檢!”

民眾聞言,立刻拜了劉辯又拜曹操,若不是曹操在當地的清名,真的無法引起百姓如此共鳴。

“念!”

劉辯示意一旁的祭司讀出文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爾食爾飲,民血民淚,政出懷仁,令行念慈,下民易虐,上天難欺。朕僅以此言勸勉諸君,若有欺辱百姓者,使其情節輕重,或斬首流放,或夷三族。”

“此三十二字勸言,當刻入各府衙郡縣之門楣,以警後人!”

“傳旨諸郡,凡有災民入境者,詢其所往,以資錢糧,今日大祭結束。”

聽著祭司讀完,劉辯緩緩起身走下祭台。

周遭民眾盡皆熱淚盈眶,跪地拜服。

“諸位,我大漢子民敬天愛人,卻絕不會靠天!想我先祖大禹,時逢大水,挖山同河,以解民苦,更有天生九日,羿射其八,我大漢子民從來靠的都是自己的雙手,去開創一個美好的未來!”

“你們要知道,你們不光是在為自己種地,更是在為大漢,為你們的後世子孫,你們的每一份汗水都會讓未來的幼芽開出更美的花朵!”

劉辯說罷,躬身對著萬民行禮。“朕,拜托諸位了!”

“陛下萬年!大漢萬年!”

一番感人肺腑的發言,引得劉辯身後的一眾文武也眼眶濕潤。

“咱們這陛下啊,總是語出驚人,卻又無比正確,當真是古往今來第一人啊。”

王允看著劉辯的身影,不禁老淚縱橫。

“喲,王司徒,你可是陛下的親家啊,可不能禦前失儀啊。”蔡邕取笑道。

“去!你不也是?你們家小蔡琰上趕著要去陛下宮裏,咱們家貂蟬可是陛下早就選定了的。”

王司徒沒好氣的說了句。

“行了行了,有什麽可爭論的,陛下如此,你我今後皆可青史留名啊。”

蔡邕擺了擺手說道。

“你別說,咱們呐,本來也能留名,隻不過那是被後背戳著脊梁骨的惡名,多虧如此陛下,你我才能轉惡為善呐。”

王允拉著蔡邕的手,跟在了劉辯的身後。

一行文武以及親軍,在百姓的跪拜下離開了祭台,不由得腰杆都直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