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但誇的人多了 我就聰明了

趙塵一笑:“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決。”

“怎麽解決?”

李世民急切問道。

房玄齡想了一下:“趙先生,該不會是想要將清水村的糧食賑出去吧,但是,似乎也不太夠。”

趙塵翻了個白眼:“想什麽呢,清水村的糧食肯定不會拿出去,薅羊毛不能衝自己人薅,你得朝潛在的敵人薅。”

“誰?”

“簡單,五姓七家啊。”

李世民三人,齊齊一愣。

趙塵隨意說道:“用你們的小腦瓜子好好想想,這些世家,尤其是崔家、盧家,那可是從南北朝時期就存在的家族,而且那種天下大亂的情況下都能存活下來,你猜他們莊裏,有多少糧食?”

李世民的呼吸,急促起來。

房玄齡也是眼睛一亮,這主意,高明啊。

趙塵嘿嘿一笑:“這世家留著也是對社會的禍害,還不如對世家開刀呢。”

李世民想了想:“可是,不太好下手啊,有點名不正……”

“老李,這就是你傻了吧,李二那小子肯定懂,你想想,這都遇到大災情了,天下都不穩了,你們糧食還藏著掖著,不夠仗義吧?隻要李二帶頭捐糧,捐得越多越好,然後讓那些世家捐,捐得少的,直接派兵上去,這不就名正言順了嗎,這是有利天下百姓的好事,怎麽就名不正了?”

李世民大喜:“先生,真大才啊。”

“那是,這個世界上,還有誰能像我這樣聰明?”

趙塵有些飄飄然,房玄齡咳嗽了一下:“那還有呢。”

“糧食是有了,大災的第二個難題,就是災民,原來的地方遭災了,沒有地方去,也沒有地方安置,這是一個大問題,對不對?”

“對對對,先生真是太厲害了。”

李世民一陣激動,他們是看了折子才知道主題情況,可趙塵連折子都沒看,就能知道情況,真的神了。

“先生,這個能解決嗎?”

房玄齡問道。

趙塵笑眯眯的:“太好解決了,聽說過以工代賑麽?”

“以工代賑?”

“大唐是不是有很多地方需要修建基礎工程,比如說修橋修路,還有黃河的堤壩也要修吧,由官府招募人選,以工代賑,招募災民來幹活,每天幹活管飯給錢,那這樣一來,災民不就有地方去了?而且,勞動力不也就有了,趁著這個機會,多修些基礎工程,提升一下大唐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李世民眼睛,瞬間就亮了!

“先生高明!”

房玄齡一陣喟歎:“先生之才,吾不如也。”

趙塵哈哈一笑:“過獎過獎,其實我也不怎麽聰明,但誇的人多了,我就聰明了。”

程咬金聽著趙塵這臭不要臉的話,卻根本沒法反駁。

而李世民得到了答案,也是心中舒暢。

以工代賑,這究竟是怎麽想出來的?

而且,以工代賑,糧食有了,直接讓那些世家出,至於錢財,大唐這個倒是不缺。

“好!”

越想,李世民就是內心越爽,而且如趙塵所說,這也是檢測那些世家的好機會,名正言順,你要是敢不捐獻糧食,李世民這邊能夠直接用大義壓死對方!

這些世家,是真正的恐怖,從魏晉南北朝到現在,曆經足足五百多年的時間存在。

由此可以想象,世家到底有多恐怖。

趙塵笑道:“還有呢。”

“還有?”

李世民他們三人愣住。

“當然啊,你們不會以為這就沒了吧,你們看啊,這黃河總是汛期不斷,那幹嘛不出個設計圖,引流一下,挖渠,分流一下黃河?做到徹底解決黃河的水患?”

李世民眼睛發亮:“對啊。”

“趁著這個機會,可以選擇一些小方麵開始,以工代賑,就是最好的嚐試。”

李世民連連點頭,而房玄齡默默將這些全部記下。

“再有,等到水災過後,原來那些受災的縣城,需要重建吧?重建又可以繼續賑災吧?而且這賑災,也可以選擇合作方式,官府和當地的世家合作,你出多少我出多少,以入股的方式,這樣也能減輕官府壓力。”

李世民他們都聽傻了,還能這樣?

“再有一個就是,趁著這次重建,還可以重新規劃出道路,準備修路,連接城市與城市之間,那些所謂的官道我都看了,就是一小條沙子路,我的天,那也叫路嗎?”

房玄齡連忙記載,趙塵說的這個,都是治國的方針啊。

“還有,朝廷的官員估計也沒怎麽鍛煉過,脫離實地情況太久了,作為大唐官員,怎麽能脫離群眾基礎呢?必須要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你向李二那小子提建議,讓他派遣官員到各大災區救災,還可以起到鍛煉官員作用。”

程咬金一愣,臥槽,這招可太狠了啊!

朝廷官員派下去救災,要是沒救好,那你這官職,肯定就沒了啊。

不過,這也有很大的好處,實地指揮,鍛煉官員能力,這反而是一個好事。

李世民眼睛亮了,這完全可以加入到吏部的官員考察裏去。

沒想到,趙塵隨口一說,對大唐而言,又是一條非常好的建議。

“行了,暫時就這麽多吧,老李,你問的問題我可是說了,不過你轉達之後,李二那小子聽不聽就不是我的事了。”

李世民笑道:“先生,你就放心吧。”

得到答案後,李世民急匆匆地離開了趙塵院子。

“將趙先生所說,都寫成奏折,發往長安,要快。”

“是。”

房玄齡當即寫了起來,趙塵所言,提煉總結一下。

很快,旨意寫好了,外麵的侍衛接過後,直接翻身上馬,直奔長安。

……

一天後,長安城,皇宮。

“哎,父皇為何還不回來。”

李承乾在東宮內,來回走動。

他之前也很渴望當皇帝,可現在這才治國幾天,就感覺太累了,而起這一次水患,河東道與河南道的奏折,如同雪花一樣,一個接一個飛過來。

“殿下勿憂,想必陛下的回信很快就來了。”

在李承乾身邊,站著一個年輕人,此人名為杜荷,乃是名相杜如晦之子。

李承乾皺著眉頭:“魏征要本王拿主意,三省要本王拿主意,六部也要本王拿主意,本王哪來的那麽多主意可拿,若是房相在,說不定還有些主意。”

杜荷安慰說道:“殿下不必著急,此前吐蕃使者一事,也是困擾我大唐群臣,可卻被陛下輕易破解,此次想必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