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你這個婆娘懂啥

“陛下,我這宅院規劃才剛做完,宅子也才剛建好,還沒來得及釀呢。”

“趙先生,那你之前從清水村拉過來的酒呢?”

趙塵當即嚴肅說道:“陛下,你不能總惦記著我那些東西啊,我的存貨也不多了,等我將蒸餾坊創建出來,到時候再送一些到宮內去。”

李世民也頗為無語,程咬金一邊吮了下自己的手指一邊說道:“趙先生啊,這你就不地道了,有好東西還藏著掖著。”

趙塵白眼一翻:“瞧你說的,是誰現在吃得滿嘴是油?”

程咬金嘿嘿笑了起來。

而趙塵看向前方,隻見到隊伍逶迤,當然大部分都是農民,從之前的報名數據來看,工匠和士子,都是比較少的。

這就是趙塵比較棘手的地方,士子家境基本都不錯,自然瞧不起他給出的條件,可趙塵還是要士子的,目前趙府的規模較大,各個區域也需要士子來統籌,畢竟傳達下去的命令,也需要士子去分發。

“來的百姓,如此之多。”

李世民感慨。

趙塵笑道:“那是自然了陛下,不是每一個百姓都能吃上肉的,我這能吃肉的條件,可比其餘人好了很多。”

才貞觀九年,戰爭還在繼續,最起碼北麵的草原民族還沒安停,西麵的西域和西南的吐蕃沒有平定,東麵也還有高句麗,更何況趙塵還給李二畫了一張那麽大的餅。

征服天下,李二能不動心嗎?

不過這些也急不得,需要先穩住國內的基本盤。

“走,我們也下去瞧瞧。”

李世民吃完之後,也是對這些百姓有了濃烈的興趣。

一行人也是下去。

孫魴也是在報名隊列之中,他的家境並不好,比較窮,此次沒中,回去的盤纏都不太夠。

所以,不論別人怎麽想,他是來到了趙府。

“姓名。”

那報名官員開始記錄。

“孫魴。”

那人抬頭:“會識文斷字?”

“讀過書。”

那人點頭:“讀過書最好,讀書人在我們這裏,待遇會更好一些。”

登記官員將身份卡給了孫魴:“拿好,到後麵領取一些食物,今天回去之後收拾好被褥之類,明天就可以來府邸了。”

“多謝。”

孫魴到後麵的時候,正好趙塵下來,一見到趙塵,孫魴當即拱手:“趙狀元。”

趙塵看向孫魴:“咦,你是士子?”

孫魴頗有些尷尬:“趙先生,我是讀書人,囊中羞澀,這才……”

“沒事,跟著我就是,到時候我還要開設培訓班,你正好能成為第一批學員。”

孫魴有些好奇:“趙先生,這科舉班是什麽?”

趙塵一笑:“那自然是為了科舉培訓嘛,上了我這培訓班,包管你能高中。”

孫魴眼睛亮了:“多謝趙先生。”

趙塵的才華,現在基本上是長安公認,這一次就算是世家派出了天才級人物崔炯元、盧承,可還是被趙塵拿下狀元。

可以說,趙塵就是踩著他們的才華登頂狀元!

而且,殿試被《長安日報》報道後,不知道多少人被趙塵才華折服。

一首《將進酒》,傳閱整個長安!

孫魴自然是知道趙塵才華,而現在趙塵要開培訓班,那豈不是說,得到趙塵的真傳後,他能考上科舉的概率,也會極大增大。

趙塵笑眯眯說道:“無妨,你要是有什麽好朋友,也可以一並帶過來,我這裏很缺人。”

“是,趙先生。”

孫魴對趙塵是心服口服。

而李世民等人,也是去問那些排隊的百姓,聊聊家常,問下收入情況,問下農作物的收成。

李世民是自己親自當上的皇帝,自然知道農業的重要性。

趙塵的趙府建立後,專業的工匠區域也在規劃裏,到時候建好工匠坊,曲轅犁這些農具都能得到量產,對農民是一個極大的幫助。

招人持續了一天,差不多到傍晚的時候,需要的人手就是接近了飽和。

而徐德才,也是回到了自己住的地方。

並不算好,隻是一個簡單的小破屋,回來的時候,妻子兒子,還在裏麵熬湯。

“德才,你今天幹嘛去了?”

徐德才一臉興奮:“長安城的那個狀元郎知道不,他自己建莊園招人了,我去報名了。”

妻子王氏插著腰:“去當他的佃農幹什麽,忘了我們之前的遭遇了,當佃農連自己都快餓死了。”

“你這個婆娘,你懂啥,這次不一樣,趙先生是真的好,隻是報名,就有糧食送呢,你看。”

徐德才將身後背著的包直接放在地上打開,沉甸甸的,打開一看,裏麵就是土豆和紅薯,加起來足足有十斤。

這裏少說,也能吃上三餐了。

旁邊的兒子湊了過來:“爹,這是什麽?”

他好奇地看著土豆和紅薯,這些怎麽都沒看過?

王氏也是拿起一個紅薯,滿是疑惑:“這是什麽農物,能吃嗎?”

“放心吧,俺在那邊嚐過了,好吃得很嘞,有個大人說了,這個叫土豆,這個叫紅薯,做法很多。”

這徐德才將做法說了一遍,王氏直接說道:“那行,就直接來個烤紅薯好了。”

王氏將幾個紅薯簡單洗了一遍,還有些嘀咕,她是有些不信的,不過拗不過徐德才。

唐朝的悍妻還是比較少的,雖然風氣開放,但大部分普通人還是男人說了算。

將紅薯放入土灶裏的柴土裏,王氏一邊開始燒水起來。

兩個小孩在院子裏玩耍,王氏則是和徐德才聊天。

這個時候,今天早上在酒樓裏聊天的幾個鄰居,也是過來了。

“老徐,今天你去趙府報名了?”

徐德才點頭:“是啊。”

一個鄰居不由笑道:“哎,老徐你也是傻,還不如自己幹呢,到時候在城外開墾幾畝田,一年的收成不比給別人幹活多啊?”

徐德才反駁說道:“長安日報上說了咧,第一年隻需要給收成的十分之一,往後隻要十分之二。”

“哈哈哈,老徐,問題是產量也不高啊,而且稅收還是我們自己繳納吧,怎麽算都是我們吃虧啊。”

“就是,還是別去了,等明天啊,我們找個地方開墾農田去。”

“那趙先生雖然才高八鬥,但這農事他知道些什麽啊,後期肯定會反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