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借辦事處個殼子

“你說。”楊瑞華看向時小艾。

這一次她再也不敢輕易許諾,回答謹慎了很多。

“我想在咱巷子口,就是醫院對麵的位置擺攤賣大碗茶。”時小艾神情坦**地說道。

“你要投機倒把?!”不等楊瑞華反應,旁邊的於主任已經震驚地問道。

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忍不住提高了音量:“時小艾,你知道你說了什麽嗎?!”

而楊瑞華此時也收起了和煦的笑容,神情變得十分嚴肅。

“時小艾同誌,說話之前要想想清楚。就算是你在鄉下待的時間長,對城市裏的情況不了解,可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這最基本的你也應該知道。

別忘了,你可是軍人家屬,這違法亂紀的事情可不能做!”

兩個人說著說著都動了火氣,同時心底油然而生出一股子失望,隻覺得剛才真是看錯了人,這人實在是不靠譜!

看兩人馬上就要怒了,時小艾連忙擺手:“於主任,楊主任,不是你們想的那樣,你們先聽我解釋。”

“不是你說要擺攤賣大碗茶?”於向雪質問。

“是,我是想賣大碗茶,可並不是以個人的名義。我想讓咱辦事處出麵把這個茶攤兒給搞起來,然後我給咱處裏幹活。”

“辦事處搞茶攤?辦事處怎麽能搞茶攤,不行、不行!”

於向雪連連搖頭:“咱辦事處可是區裏的先進單位,這種給社會搞破壞的事情咱可不能做。”

“怎麽是給社會搞破壞呢?”時小艾反問。

然後不等於向雪回答,她就自己先說道:“去年的時候,京城一個街道辦事處的主任就組織轄區內的待業青年,在名勝區搞起了青年茶社。

他們不僅為周圍的群眾解決了去景區遊玩沒處休息的困難,還為街道上待業青年的工作安置問題提供了一個新途徑。

這事兒都上報紙了,我可是在鄉下就看到了呢!

能上報紙就說明他們走的路子是對的,是國家支持。國家支持的事兒怎麽能說是給社會搞破壞啊!”

“還有這事兒?”於向雪有點半信半疑。

她不相信是因為這事兒她是一點都不知道,從來沒聽說過!

可同時她也覺得時小艾不敢拿上報紙的事兒胡說八道,這是能查出來的。

“當然是真的,我還能騙您不成?”時小艾笑道。

看於向雪不吱聲,還是不太信的模樣,她主動說:“是《京城日報》。我不記得是第幾期了,但肯定是下半年的。因為我看到那報紙上還附了一張照片,照片上的人都穿著短袖,坐在涼棚下,那肯定是夏天以後的事兒了。”

聽她連細節都說得這麽清楚,這下別說於向雪,連楊瑞華都不得不信了。

楊瑞華沉吟了一下說了句公道話。

“要是以街道辦的名義去做這件事其實也不是不能考慮,畢竟你們辦事處今年最重要的大事要事也就是待業青年的安置問題。

照小艾這樣的說法,由辦事處出麵來擺這個茶水攤兒,那就變成為待業青年提供工作崗位了。這和給他們介紹糊紙盒、騎三輪拉貨的工作也沒什麽本質區別。

這是給大家謀福利的好事,和投機倒把肯定沒有任何關係。”

一番話說得於向雪心裏不由得活絡了幾分。

她對於什麽茶攤並沒有興趣,也不認為這是什麽好活兒。

在她心裏,別管掛誰的名義這就是做生意,做生意就意味著拋頭露麵,低人一等!

反正她是不會讓自己兒女去做這種事的。

但時小艾那句話卻讓她心動不止——為待業青年提供就業崗位。

現在待業青年實在是太多了啊!多得她這個街道辦的主任壓力巨大無比。

要是真能提供些崗位……

別管是什麽崗位,也別管有沒有人願意幹,至少他們努力想辦法提供了。

這多少能代表一種積極解決問題的態度。

再說了,市裏隻是要求基層單位努力為待業青年們尋找工作崗位,也沒說一定要找什麽樣兒的啊!

要是能提供夠一定數量的,今年辦事處的區先進肯定能保住,就算是市先進保不齊也能爭取一下。

要知道他們街道辦還沒拿過市先進呢!真拿一個,她一年後的連任百分百沒問題了。

於向雪越想越激動,想到後麵忍不住心怦怦亂跳,似乎那先進就在眼前了。

隻是她畢竟也是有多年工作經驗的,就算是心裏早已經鬆動表麵卻沒表現出來。

相反她還皺起了眉頭:“這事兒不能隨便說說就決定,我還得跟上級匯報一下,看看上麵是什麽想法。

能不能做,怎麽做,這可不是我們一個小小的街道辦就能說了算的,還得看領導們的安排。”

話是這麽說,可聽語氣也能夠聽得出這事兒她是已經認可了的,往上反應不過是走走過場。

直到這時,時小艾一直提溜的心才總算是落進了肚子裏。

說起來這是她想了一晚上,今天還特意又去現場做了一番調研後才尋思出的最好出路。

現在是一九八零年,個人做小生意還不被允許。

她也不敢做。

一來是因為她沒本錢,二來因為她還有兩個孩子要養,根本不敢冒一點險。

要是因為偷偷做個生意被抓去勞改,那才是得不償失。

可不做生意又找不到工作,還沒有錢,她和孩子們的生活要怎麽辦呢?

剛才時小艾說的話真不是騙人的。

她從鄉下帶來的那點錢刨去路上花銷,交的各種費用,買了糧食、家裏的必需品後真的就不剩什麽了。

雖說不至於下個月買不起糧,可也真就隻剩個買糧錢,再多一點都沒有。

人活著可不隻是光吃糧食的呀,還得有其他必須的開銷吧?賺錢養家變成了當務之急。

窮生變,變生通。

時小艾也是被逼急了,忽然間想起了上輩子曾經看過的一個報道,講的是京城第一茶館的曆史。

那茶館還真是當年街道辦的一位領導帶著二十幾個返城知青從賣大碗茶開始一步步搞起來,然後慢慢做大的。

茶館時小艾一時間沒那個能力,還搞不了。

既然這樣,那就從賣大碗茶的茶攤開始搞嘛!

不讓私人做生意,那就也借辦事處的殼子。

人家能搞起來,她不相信自己這個站在一代代先行者肩膀上的後世來人,能連這點事兒都辦不好?

至於如今的她是在一本書裏,書裏的京城到底有沒有這個茶攤,有沒有上報紙……

那必然是有的。

要知道在故事的梗概裏還有女主後來到京城去茶館參觀的細節呢!

所以,她一點都不擔心。

而就在時小艾琢磨著再說點什麽促使於主任盡早行動起來的時候,於主任忽然歎了口氣,說:“就是這茶水攤能安排的崗位太少了,不值得專程往上麵匯報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