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始料未及

今夜之行,荀攸本來是要分化馬騰與董卓的關係,如今李儒出現在他們麵前,這反而更加符合他意。

荀攸突然站起身來,他意味深長一笑:“哈哈哈哈,我與馬將軍在商議何事,自是商議與今日有關之事。”

“不知二位可否與我一說?”李儒明知故問。

荀攸回道:“這就要看馬將軍是否願意分享了。”

李儒聞言,將目光看向馬騰,但眼神中明顯多了幾分怨恨。

馬騰進退兩難,荀攸這不是故意害他嗎,還沒等他開口,荀攸又突然說道:“二位,我就先告辭了,不打攪你們議事了。”

他話一說完,便走向外走去。

李儒當即起身阻攔:“哼,荀大人想來便來,想走就走,可真是不把我等放在眼裏啊。”

“先生還有什麽要與我說?”荀攸停下腳步,回頭慢慢看向李儒。

他們雖然都是文人,沒有拔刀相見,然而在他們之間已經有一道看不見的殺氣。

李儒沒有回答荀攸,他對馬騰說道:“馬將軍,荀攸乃天子派來的人,是我等敵人,難道你就這樣放他走?”

“這……”馬騰雖知如此,可他與荀攸已有密約,要是不將其放回去,恐怕會引起劉辯誤會。

李儒見馬騰猶豫,他十分不滿:“馬將軍不下令抓人,莫非你已與敵人勾結,想要背叛我軍盟約?”

正當馬騰為難之際,荀攸再次為他解釋:“先生此言差矣,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是曆來不成文的規定,莫非先生想強迫他打破此規定嗎?”

“我可不管你來使不來使,馬騰,若你膽敢放走荀攸,說明你有異心了!”李儒再次進逼,想要強迫馬騰拿下荀攸。

馬騰這人隻吃軟的不吃硬的,要是李儒好聲好氣跟他說,他還真會考慮拿下荀攸。

可如今李儒給他耍威風,他豈會聽從對方的命令。

“哼,在我馬騰這裏,我想抓誰就抓誰,想放誰就放誰,任何人都別想對我指手畫腳,別說是你李儒了,即使董卓親自來都不行!”

馬騰把臉一板,當麵拒絕李儒。

“馬騰,你!”李儒極為罕見地動怒,一時之間竟氣得不知說什麽。

馬騰不再理會李儒,他把荀攸帶到門口,說道:“先生且先行回去,後續之事我等日後再議!”

“那就有勞馬將軍了!”荀攸拱手抱拳,然後對李儒笑了笑,便往營門方向走去。

等荀攸走後,李儒也不裝了,當麵駁斥:“馬騰,那荀攸明顯是帶著天子的命令而來,他想要將你招降是不是!?”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馬騰臉色逐漸冰冷,他可容不得李儒騎在自己頭上。

“哼,你與我家主公結盟,可私下卻與敵人私會,你這到底是何意!”

“李儒,你別多管閑事,我馬騰想與誰見麵,無須得到任何人的同意,縱使荀攸是天子派來的又如何,我隻要不做出背叛盟約之事,那我就對得起董卓!”

“可笑至極,你這是在狡辯,既然如此我也不多說了,告辭!”李儒一聲嗤笑,拂袖而去。

馬騰看著他的背影,眼裏閃過一絲殺機。

龐德靠過來說道:“主公,是否要我將他……”他做了一個抹脖子的動作。

“時候未到,勿要輕舉妄動,對了,我一會要去找義弟,你看好營寨!”

馬騰知道與董卓已經決裂,今晚之事一定要與韓遂商議如何應對。

翌日一早,朝上文武百官進宮上早朝。

如今群臣商議之事,無非是如何擊敗董卓,可隨著形勢逐漸明朗,董卓的威脅也隨之變小。

再加上昨日打了大勝仗,文武百官無不為此而感到高興。

荀攸第一個出列啟奏:“陛下,剛才曹統領派人前來通報,巡視的斥候發現董卓營寨已經人去樓空。”

“什麽,董卓他走了?”劉辯啞然,他本來還想著怎麽對付董卓,結果他計策還沒想到,董卓就撤退了。

“若臣猜測不錯,他理應撤回長安了。”

“那馬騰與韓遂是不是跟著他一起撤走?”

“並未如此,馬騰與韓遂還在洛陽附近,他們應該也是才剛剛得知董卓離去。”

荀攸猜測經過昨晚之事後,馬騰與董卓肯定留下了很深的矛盾。

所以董卓才會匆忙撤退,說明他已經不再信任馬騰與韓遂,就連走的時候也沒有通知他們。

劉辯喜出望外:“公達,既然如此,那我軍何不趁機封賞馬騰與韓遂官職,把他們招安到朝廷為朕所用,而後我軍再出兵攻打董卓收複長安。”

劉辯話音剛落,太傅袁隗便出列反對:“陛下,認為此舉大為不妥!”

劉辯看到這老家夥又出來反對自己,他頓感頭痛:“這有何不妥,還請袁太傅細說!”

“眾所周知,馬騰韓遂與董卓一樣都是造反的叛軍,他們早些年在三輔之地四處擄掠,危害百姓,不把朝廷放在眼裏,現今又協同董卓攻打洛陽,威逼陛下,他們種種所為實在是大逆不道,人神共憤。”

“陛下理應派遣大軍將他們一舉殲滅,以平民憤,揚我大漢聲威,而非賞賜他們官職,讓他們歸順朝廷,若造反的逆賊能夠輕而易舉獲取朝廷官職,那得涼了天下多少學子與大臣的心。”

“寒門子弟寒窗苦讀十年都難以出仕,可造反的逆賊隻需一朝一夕便能得到陛下封賞,那試問日後誰還會服大漢,服陛下,故此陛下萬萬不可封賞造反的馬騰與韓遂官職!”

袁隗言辭激昂,態度堅決,一點商量的餘地也沒有,唯有當今太傅才有資格與劉辯這麽說話。

其他大臣聽到如此,都微微點頭,覺得袁隗說得極為有理。

“袁太傅言之有理,還請陛下三思!”數個大臣出列讚同袁隗。

其餘不說話的大臣,基本上也是默認支持袁隗,隻不過他們顧及劉辯的麵子,不想得罪當今天子,故此才沒有出列讚同袁隗。

劉辯看到滿朝文武都是如此,他心中實在是屈憋,他堂堂當今聖上,想要下個決策都要被大臣給左右。

這一條招安馬騰韓遂的計策,本是荀攸的提議,可要是得不到朝中大臣的支持,劉辯也難以執行。

最終,劉辯隻能把目光看向對自己較為忠誠的盧植朱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