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發展軍工

張繡準備組建陌刀軍營。

公元197年10月,長安。

甘寧和諸葛亮北上進展順利,很快就占領安定郡全境,命胡濟守住蕭關後,諸葛亮和甘寧率軍返回。

紀靈很順利的打下了馮翔郡,因為張繡的威名已經打響,所到之處皆是望風而降,步鷙率軍三千留守馮翊郡,紀靈率大軍返回。

從七月末兵發武關,到十月中旬結束,曆時三個月的時間,張繡算是完整的占據了關中平原。接下來他要麵對的就是來自北方的匈奴和涼州的馬騰、韓遂了。

都是騎兵為主。

張繡率領的五萬騎兵還是有點兒不夠看,所以他準備研製騎兵的克星:陌刀。

陌刀是一種長柄刀,唐代的陌刀本是由漢代的斬馬刀演變而來,並且較漢代斬馬刀發展出處大不相同,陌刀雙刃、長丈餘,威力極大,在唐代時已經成了騎兵部隊克星的存在。

它刀脊厚實,使武器斬擊的衝力大大加強,不同於一般刀劍類武器破甲能力弱,陌刀的斬擊破甲效果極佳。

如果說在冷兵器時代的重騎兵相當於現代戰爭中的坦克,那麽陌刀就是反坦克炮,大唐的步軍就是這種威力無比神兵的加持下,擊敗東西突厥,贏得萬國來朝。

現在,張繡就要研製出陌刀組建陌刀軍營,來對抗北方的匈奴和涼州騎兵,他的目標是塞上江南的寧夏平原。

俗話說:寧夏川,兩頭子尖,東靠黃河西靠賀蘭山,金川銀川米糧川;奪得寧夏平原,不僅可以得到肥沃的土地,還能奪得天然的馬場。

騎兵是馳騁中原的利器,現在他的戰馬都是靠買,靠繳獲得來的,要打造真正的西涼鐵騎,還需組建一個天然的馬場,聽說寧夏平原有一個很大的馬場。

想研製陌刀還是困難重重的,《資治通鑒》裏曾描述:燒生鐵精,以重柔鋌,數宿則成鋼。

可見想要鍛造一柄優質的陌刀,是需要很長時間的。

對現在的冶煉技術來說,百煉成鋼對鐵礦的需求量極大,到目前為止,張繡手裏還沒有一處鐵礦來供求鐵的龐大需求,這個是當務之急,手中的五萬騎兵對付馬騰、韓遂還能湊合,要是匈奴南下,那就不夠看了,在沒有得到馬場時,他必須要用利器來彌補這個空缺。

他命人前往秦嶺內尋找鐵礦石,《管子·地數篇》書中記載: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鐵;上有鉛者,其下有銀;

這裏的赭石指的是赤鐵礦,發現當某地上方出現紅褐色的赤鐵礦,下麵就會出現大型鐵礦;

張繡讓他們按照這個方式進入山中尋找,根據後世的記憶,秦嶺之中還是有不少鐵礦的,應該能找到。

為了讓這些人心甘情願並積極尋找,張繡不惜重金,給他們管吃管住還給錢,他們每天的任務就是進山找鐵,要是能找到鐵礦石者,賞金百兩,如此高的賞金,極大的激勵了這些進山尋鐵礦之人。

同時,他把南陽的煉鐵秘密基地轉移到藍田縣後麵的山中,開始用現有的鐵試驗煉製陌刀。

先將陌刀的草圖畫出來,然後讓鐵匠門開始試驗冶煉;還有他秘密打造的鐵甲已經完成了二百具,估計再有半年時間就能完成五百鐵騎戰甲,五百重步兵戰甲。

等陌刀軍組建成功,再加上鐵甲騎兵和重甲步兵,絕對可以橫掃西涼和漠北了。

在賈詡和劉曄等人的建議下,張繡把軍政置所從宛城搬到了長安,表鄧芝為南陽太守和橋蕤留守南陽。

軍政中心轉移,但學堂並沒有跟著過來,因為那是南陽學堂,張繡還要在關中興辦關中學堂,讓關中學子也能進入學堂學習。

這個事兒急不來,先慢慢消化了關中平原後再說,現在手中的人才嚴重不足,整個關中還有很多官位空缺,許多人是身兼數職,必須要在今年的大比中選拔一批優秀的人才進入官場曆練。

好在關中的豪強都被清除的差不多了,省去了很多麻煩,對土地分配起來比較順利;張繡讓他們按照人口分地,讓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土地,稅收的時候也是按照人口來算。

沒有了豪強士族的阻擋,張繡開始率領的手下大刀闊斧幹起來,重新丈量土地、分配土地;由於董卓、李傕、郭汜三人對關中的荼毒,導致關中百姓大量流失。

在他們禍亂關中之前,人口尚有十五萬戶,但縱兵之後,兩年之內關中百姓“相食略盡”,滿目瘡痍,人口銳減;經過賈詡、諸葛亮、劉曄的普查之後,發現整個關中人口隻剩下了十萬戶,六十七萬多人。

觸目驚心的數字放在眼前,兩年內讓五萬戶人口流失喪命。

賈詡等人得出這個數字時,歎息不已,數十萬人就這樣喪於亂世,果真是亂世如劫,命賤如草。

在普查人口的同時,張繡開始重新整治軍營配置。

亂世之中,什麽升官加爵都是空的,隻有真正的實權人馬才是最重要的,對張繡來說,足夠的人馬和將領是他在亂世的立命之本;對魏延這些將領來說,多少兵馬是他們價值的體現。

先將青龍騎營和朱雀騎營進行了擴建,各營由原來的八千人增加到一萬五千人,仍由魏延和李通率領。

同時增加獵豹騎營,由張先統領,數量為八千人馬。

張先在魏延的帶領下,武藝水平直線上升,現在已經有二線水準了,一手刀法全拜魏延所傳,已經認魏延為師。

剩下一萬騎兵編為騰龍騎營,由張繡親自統領,胡車兒為副將全權管理騎營。

步兵方麵。

在三萬南陽兵的基礎上,從關中招募三萬新兵;將飛虎武營、神牛武營從一萬五千人擴充到兩萬兩千人;重新組建野獅武營和火鳳武營,各自八千人,主將待定。

這一次,從軍事、民生、教育方麵都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動,導致在張繡手中的南陽郡、關中平原開始躁動起來。

所有人都忙碌的焦頭爛額。

各種問題和矛盾層出不窮,這個時候張繡才真正的意識到,什麽叫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了。

光是土地分配的問題,有些百姓家中人口少的,總感覺自己吃了虧,恨不得把祖先從墳堆刨出來也算一個人頭。

最後張繡不得不調兵前往,嚴聲下令,鬧事者定斬不饒,這才算是平息了許多不滿;

就當張繡大刀闊斧幹的時候,一道聖旨從許都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