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錦袍玉帶

皇宮之中。

今日圍獵,劉協見大漢還有許多忠君之臣,心中歡喜不已。

但是又想起曹操的大不敬,心中大恨。

厲色道:“曹賊,朕勢必斬汝頭顱懸之都門,以解心中之恨!”

這個時候,伏皇後款款而來,她見終日愁苦滿麵的陛下今日卻是喜上眉頭,心裏也跟著歡喜,問:“今日田獵,陛下歸來何故歡喜?”

回憶起之前的種種遭遇,劉協悵然說道:“朕自即為以來,奸雄並起。先受董卓之殃,後遭傕、汜之亂,忍受常人未嚐之苦,朕與汝當之。後得曹操,以為社稷之臣,不料他專國弄權,擅威作福。朕每見之如芒在背。今日圍獵,他竟身迎臣呼,無禮至極!”

說時,已經是淚流滿麵。

伏皇後聽得也是不忍落下淚來,疼惜這位僅有十六歲的皇帝。

然後劉協破涕為笑地說:“可笑曹操弄巧成拙,他如此僭越之行惹得忠臣憤怒,起身反抗,使得朕心大慰,看來我大漢還有忠君之臣,隻是朕不知曉,如今得知,必然聯起而抗曹賊。”

伏皇後聽的眼中閃起希翼的亮光:“若得忠臣相助,陛下之大事可成矣。”

劉協拉住伏皇後的玉手,重重地點頭。

就在此時,一個人從外麵走入說:“陛下,皇後娘娘,臣伏完願獻出蹉跎身軀,以報國恩。”

劉協嚇了一跳,原來是伏皇後之父伏完。

他嚴聲問道:“曹賊之專橫如此,皇丈亦見乎?”

伏完伏地而跪:“許田射鹿之事誰人不見?但滿朝之中皆操之宗族門下,若非國戚誰敢盡忠討賊?今國舅董承不畏強權,敢於直麵曹操,可托也。”

劉協點點頭:“就宣董國舅入內,共商大事。”

伏完連忙阻止:“陛下萬萬不可,宮中左右皆是操之心腹,倘若泄露反而不美。”

“如之奈何?”

“臣有一計:陛下可製錦袍一領,玉帶一條,密賜董承,將密旨藏於衣帶內,可令其回家見詔。”

劉協大喜:“此計甚妙也。”

隨後,劉協寫密詔,讓伏皇後縫於玉帶紫錦襯內,隨後穿戴在身上,令內史懸董承覲見。

自圍獵之後,董承心中的憤恨愈盛。

他仰天長歎:“可恨我身為國舅,位列三公,眼見國君受辱卻無可奈何,若到九泉之下,如何麵見列代先帝?”說時,淚如泉湧。

就當此時,外麵有人稟報:陛下宣車騎將軍,國舅董承覲見。

聞天子召見,董承敏銳的意識到可能有大事發生,急忙跟換了衣服,疾步進宮。

董承進宮麵見劉協。

劉協說:“卿可知留侯張良、酂侯蕭何乎?”

董承不知道劉協要說什麽,腦海中思考著問話的深意,同時回答說:“高祖開創基業,實賴二人之力,臣如何能不知?”

劉協點點頭,目光掃過大殿,看到左右無人,歎道:“卿乃國之股肱,亦當如此二人立於朕左右。”

董承差不多已經猜到了劉協的意思,緊張的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自覺血湧上臉,激動地說:“臣萬死不辭,必當忠心為國。”

劉協深呼口氣,解下身上的錦袍玉帶遞給董承:“朕想卿有救駕之功,未嚐少忘,如今賜錦袍玉帶,卿係此袍,當仔細觀之。”

董承心驚,敏銳的意識到,錦袍玉帶內必有密旨。

他叩首謝恩,穿上衣帶退出去。

董承和劉協的操作怎麽能瞞得過曹操的眼睛?

當董承進入皇宮時,曹操就得到了準確的消息,便率領甲士五十,前往宮門守株待兔。

接到密旨的董承挖空心思的猜測密旨中的內容,完全沒有注意到宮門口站著的曹操,突然眼前一黑,差點撞上去,嚇的他倒退一步,猛乍抬頭一看,卻是曹操眯著眼用詢問的目光看著他。

董承冷寒直冒。

曹操見董承驚慌失措的樣子,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啊~車騎將軍,不知將軍何來啊?”

董承急中生智:“陛下念及舊日西都救駕之功,特令我進宮麵見。”

“嗯……可有所賜?”

“這……!”

“嗯?”曹操目露寒光,“從實說來!”

董承苦笑:“無有所賜。”

“哈哈哈!”曹操上下抖著指頭指著董承大笑,隨後環繞一圈上下打量著他,戲笑起來,“七月盛夏,太陽如火,炎熱非常,董國舅何故身著兩層衣袍?”

旋即收斂笑容,色厲聲嚴:“速脫衣解帶!”

董承嚇的渾身一抖,心知衣袍中必有密旨,不敢解脫。

曹操臉色一變,叱令左右:“於我解來!”

董承無奈,隻能動手解下錦袍玉帶遞給曹操,曹操拿過錦袍對著日光看去,並無異常,旋即將衣袍穿在身上,係上腰帶笑問:“尺寸如何?”

左右稱美。

曹操自我欣賞,然後笑對董承:“此袍甚合我身,國舅將此袍帶贈於我如何?”

董承苦笑:“君恩所賜,安敢轉贈?丞相如若喜歡,容我別製獻於丞相。”

曹操笑問:“莫非……其中有詐乎?”

董承冷汗直冒:“丞相何故如此揣測?若丞相想要,留下便是。”

“嗯……”曹操仔細揣摩衣袍,並沒有發現其中有密旨,就解下衣袍遞給董承,“國舅勿惱,某戲言爾。”然後笑著離去。

董承接過衣袍,已經嚇出了一身冷汗打濕內衣,一直等曹操的背影消失在眼前,才如釋重負地鬆了口氣。

回到家中,董承徑直回到書房,將衣袍反反複複仔仔細細的查看了很多遍始終一無所獲,又取玉帶查看,乃玉白玲瓏,碾成小龍穿花,背用紫金錦為襯,縫綴端整,並無一物。

董承疑惑:“天子賜我衣袍,命我細觀,可並無一物,此是何以?”

坐下想了又想,一直到黑夜都沒有想通;丫鬟點燃雁足燈,將昏暗的房間照的火光透亮;董承拿起衣袍又揣摩了一遍,一無所獲,又把玉帶拿在手裏揣,突然他眼睛一怔,透過燈光的照射,在衣帶中隱約看到筆墨的痕跡。

董承心跳被這個字跡捺住不敢跳了。

緊張又激動的取刀挑開針線取出裏麵的東西查看,是天子手書密詔,董承緊張地感覺到渾身在顫抖。

仔細的看完密詔內容,董承涕淚交流,麵向皇宮而拜;密詔中字裏行間全是劉協想要複興漢室的強烈願望,這是大漢之幸,萬民之幸啊!

但何人能救大漢之威?

若無外援響應,他一人恐難成事,突然他想到了東征袁術的張繡、劉備二人。

呂布狼子野心就算了。

劉備自稱漢室宗親,值得信任;張繡雖是西涼人,但卻能不遠百裏出兵征討篡逆的袁術,可見其心向漢。

打定注意後,董承開始秘密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