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高情商

劉青林本來走在領導組的最後邊,他覺得這時候就是鄉長、書記們出麵的時候,走得靠前不好。

誰想到單縣長喊了他。

大家讓開路,劉青林小跑過去,隻見單縣長把規劃圖朝紅彤彤的大鼓上一展,把身邊的位置給劉青林空下來,其他的領導幹部都圍過去,在後邊站了聽。

這規劃圖就是劉青林設計的,他當即就指著圖紙解說。

“山南貧瘠,自古而然,這兩山桃花,是給山南的老百姓一次露臉的時機,一次改變生活觀念的時機;

等明年漫山桃花開,把外邊的人吸引過來看桃花,這裏的山民才會知道,他們親手挖出來的葛根、紅參,是馳名中外的好中藥,會被外來的客人買走,換到很多錢,比他們在石頭縫裏勤苦耕種得到的錢更多;

林業局的同誌慷慨捐贈,後邊再派來技術員指導桃樹的扡插嫁接,桃樹結出的果子,也會是一筆收入,這是讓山民看到政府的關愛,看到科技技術的力量,後邊他們把種植糧食逐漸改為種植藥材,進而改變他們的耕作觀念。

選擇這山是因為山上有個小廟,新時代新風尚,小廟在傳遞新社會、新觀念也做到了與時俱進。大家可以看看根據廟裏師父的口授,印刷出來的推廣材料。”

劉青林說完,劉靜兄妹三個把準備好的《健康三字經》拿了十多本分給了領導看。

單縣長聽得十分激動,她說:“這個規劃圖規劃得很長遠,規劃出整個山南的盛世桃源啊!這兩座山正好平分給兩個鎮,不偏不倚。

其他地方的領導、幹部都聽好了,先幫著這兩處立起來,打響招牌,把外邊的人領進來;

後邊其他村的建設,幹部們都深入到山裏看看,盛產什麽藥材,適合種什麽藥材,心裏要有底,再聽聽衛生院劉院長的意見,然後開始設立試驗田,再逐步實驗推廣,縣裏要看試驗田的真正情況。

不要為了弄政績,盲目推廣,不顧後果,給老百姓留下爛攤子。

咱們是老百姓的貼心人,那種用老百姓心血命運換前途的官咱不要。

做這種事的領導,不論你調職到哪裏,都要和你清算,成為你一輩子的政治汙點;

大家更不要跟風,桃子很難保存,從這裏運送出去還可以,再靠近深山種桃樹,運送成本和損耗就太大了,請各位領導謹記,千萬千萬不要跟風。

隻有大家多溝通、齊心協力、心向百姓、愛崗敬業,咱們這山南成為遠近聞名的桃源藥鄉,未來可期!”

掌聲響起,久久不息,鄉親們用熱烈的掌聲表達對這位老黨員、老幹部的敬意。

然後一群領導開始朝山上走,山下拉桃樹的大卡車留下一半,剩餘的再朝前邊開一點,就到了大路另一側的那座山。

蜂擁的人群背著鐵鍬、䦆頭,拎著鐵桶、扁擔,把一捆捆的桃樹朝山上抬,有人挖坑,有人挑水,到處都是熱鬧的笑聲。

黑山村和附近幾個村的婦女們就在家裏蒸饅頭,蒸好了就用大籮筐朝山上挑。

小廟一側靠近山泉的平整地帶,放了很多盛饃的大筐子。

雖然都是夾雜粗糧的饅頭,幹活兒的人都吃得很香。

就著山泉水,吃著粗糧饃,他們憧憬著未來的富足,想象著單縣長說的桃源藥鄉,他們負責建設,等到了他們的孩子長大了,應該就能實現了。

領導們都進了小廟,老師父穿著整潔的褐色僧衣,恭敬地接待了他們。

看到功德箱旁邊放著的一摞子整整齊齊的《健康三字經》,都善意地笑了,有人從口袋裏掏出零錢,放了進去,因為他們的口袋裏在山下就裝著一本。

這老師父也真是難得,應對得體,把他們的身份和管理的具體的事情,都說得七七八八,十分應景,甚至連一家幾口人、父母康健情況都說得清楚,讓人聽了通身都是舒暢的,不少人尋思,回頭一定再來找老和尚嘮嘮嗑。

聊了會兒天,領導們就出門和老百姓一起去栽桃樹了。

宋乾坤跟過去拍照。

單縣長笑著指著他:“這小夥子精神,記得照片洗出來後,送我一張哦!”

宋乾坤連聲應了,說:“你們都是山南百姓的大恩人,劉院長特意交代我認真拍,大夥兒入鏡的,都有份兒!回頭我給各位送到府上。”

劉青林看著宋乾坤在這麽多人麵前,應對得體,還不忘記給他長臉,笑得更溫和了。

送領導離開時,在離山稍遠的公路上,宋乾坤又給他們合影拍照,把身後漫山遍野的栽種人都當了背景。

他說:“明年桃花開時,還請各位領導相約參加這裏的盛會,到時候,還在這裏合影留念,想想這樣的荒山在你們的支持下變得滿山繁花,那該多有成就感!”

眾人拍照後回頭看,隻見這兩座山如同山南的屏障,桃花滿山時,可以想象那種盛況。

單縣長笑著說:“這樣熱鬧的幹活場麵,隻有當初在修建寺河水庫時有過,明年年初,我就讓文化局安排桃花節時的宣傳活動,到時候我們還一起來!你這小夥子還在這裏給我們拍照!”

一行人約定後就告別離開,宋乾坤和劉青林一起往回走。

劉青林有些激動地拍拍他肩膀,說:“乾坤呀,你今天來得真巧,真好!”

宋乾坤當然更激動,他拿到相機的第一天,就遇到這麽大的盛事,而且,他還跟上了、參與了,真是命運眷顧呀!

劉青林果然所圖甚大,遠遠超出他和爺爺的想象和推測。

宋乾坤找了機會,給劉麗兄妹幾個拍了照,看看時間,就在劉青林安排下和劉靜、劉安一起趁車走了。

幹部們監督著樹種完了,準備撤退的時候,忽然聽得有人喊著說,路麵下的崖底堆放著很多大竹子,竹根上帶著新鮮的土,估計是林業局後邊的卡車送來的,因為大家都在山上種桃樹,就直接把竹子下到了山穀裏。

兩個鎮子的書記正好都在,就直接主張分了,分別種在自家地盤的山穀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