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天子親臨

劉燁離開驛館,便上了京兆府尹崔讓的安排的車馬,直奔龍庭客棧而去。

龍庭客棧,是京城最大,也是最豪華的客棧。

整個客棧由京兆府監管,算是半公性質的客棧了,主要負責接待各國使臣,之前吐蕃公主趙靈姍就住在此處。

現今,秋試科舉前夕。

在首輔李封的要求下,龍庭客棧也成了眾考生入住的客棧之一了。

李封此舉,自然是為了籠絡考生,一展自己首輔愛戴考生的形象。

當然李封如此用心,主要還是想在與劉燁的比試之約中大獲全勝。

而後借此機會,先將張角、趙方之流鏟除,再關煉丹局,讓劉燁成為讀書人口誅筆伐的無道昏君。

最後再由自己,在萬千擁護中“勉強”黃袍加身。

不過李封這如意算盤,劉燁早就識破了。

他先是借吐蕃王子鬆於真之事,讓考生對李封心生不滿,而後更是絕對親自與眾考生見一麵。

客棧大堂內,京兆府尹崔讓對眾考生拱手,“有位貴人將至,大家有何怨言都可向這位貴人請奏。”

眾考生一臉好奇。

相互都不明白,到底是何貴人,竟讓京兆府尹如此重視。

“皇帝駕到!”

隨著一聲唱喝,客棧內眾考生頓時大驚,隨即就紛紛跪拜在地。

劉燁在數名禦林軍保護下,閃亮登場。

崔讓帶頭高呼:“吾皇萬歲,萬萬歲!”

劉燁上前攙扶,“崔愛卿無需多禮,還有諸位考生,都快快請起。”

我大漢天子竟如此隨和。

眾考生起身,看著麵對笑容的天子,不由都對皇帝有了些許好感。

讀書人嘛,最在意的就是別人的態度。

皇帝親臨,還如此客氣,自然讓眾考生覺得臉上有光。

高中不高中的無所謂了,本人可是親眼見過當朝天子的。

就這麽一件事,就足夠很多人吹噓一輩子了。

畢竟大漢天子,那可不是誰想見就能見的。

劉燁環視一番,點頭道:“諸位考生,在京城住的可還習慣,若有所需,對朕直言便是,爾等乃我大漢未來之棟梁,我再次先行謝過諸位。”

說罷,劉燁便拱手對一眾考生致謝。

眾考生先是一怔,而後再次紛紛跪拜,高呼“吾皇萬歲”。

當朝天子曾對我作揖致謝。

這種事情,足夠尋常人家吹八輩子的了……

“諸位平身,朕此番前來,不是聽你們來喊萬歲的,朕隻想和眾學子坐下來探討一番學識。”

當朝天子曾與我席地而坐,探討學識。

這種事情,完全可以記載在家訓族譜之上,供後人瞻仰了。

雖然一眾學子考生因為皇帝籌建煉丹局,有意廢除八股科考之事不滿,私下也沒少罵昏君無道的話,但是當著皇帝的麵,一個個卻老實了起來。

劉燁又左右看了看,“諸位不要客氣,盡可對朕直言。”

片刻的安靜之後,終於有一位考生上前,“陛下,草民聽聞陛下,重用煉丹方士,勞民傷財開設煉丹局,不知陛下對此有何解釋。”

好家夥,一上來就找皇帝要解釋。

劉燁打量了一番那書生。

雖粗布衣衫,麵如菜色,卻絲毫不顯落魄。

劉燁問:“不知這位考生高姓?”

“草民不敢稱高,姓梁名冀,江口人氏。”

劉燁點頭:“梁冀,朕記住你的名字了。”

周圍一眾考生,一聽這個紛紛後悔不已,早知道自己先開口就好了。

那樣的話,皇帝記住的肯定是自己的名字。

“朕開設煉丹局,重用煉丹方士,是覺得此理不應如此荒廢。”

“雖我大漢自建朝以來,禁止方士煉丹,但是諸位飽讀聖賢之書,應該知道昔年方士煉丹以救黎民之事。”

“我大漢近年天災不斷,瘟疫橫行,朕翻閱古籍便想及這煉丹之術,或許能解瘟疫之災。”

雖說劉燁搞煉丹局的原因並非他所說這般,但是這番話說出口,頓時就讓無道昏君,變成憂國憂民的明君有沒有。

“陛下心係黎民,真乃我大漢之福!”

一眾考生此時,也是毫不吝嗇的稱讚劉燁。

唯獨梁冀卻一陣搖頭,“草民認為陛下此舉,乃是病急亂投醫!”

故意搗亂是吧!

崔讓臉上一沉,剛要準備命人將梁冀帶走,卻被劉燁用眼神攔住了。

“你說的沒錯,朕籌建煉丹局的確是病急亂投醫,或許朕的做法有些愚昧,但是總比什麽都不錯好吧?”

“煉丹方士行跡民間,雖不乏坑蒙拐騙之輩,但也多有奇才之士。”

“朕讓天下黎民共獻良策,應該沒有問題吧。”

梁冀微怔,隨即點頭:“陛下所言甚是,可是這科舉改革之事,又從何說起。”

劉燁道:“朕之改革,隻求更好為大漢尋求棟梁之才,諸位考生寒窗十載,也實屬不易,所以科舉雖改,但八股科考暫不改,這一點諸位大可放心!”

這一番話,無疑給眾考生吃了一顆定心丸,紛紛暗讚天子乃是明君!

梁冀又問:“陛下如何定奪吐蕃王子一事?”

劉燁道:“自然是按照大漢例律來定奪,漢土之內,絕不容外夷故作非為!”

“朕在此向諸位學子保證,朕定給你們一個滿意的答複!”

漢史有載:興武六年,漢興武帝夜訪秋試科舉考生遇梁冀,梁冀三問興武帝,得興武帝賞識重用,官至宰相位。

劉燁自己也不知道,自己這次夜訪考生,竟然還留下一個傳世佳話。

當下,劉燁身為天子與眾考生議論朝政之舉,無形中也得到了一眾考生的敬重和認同。

誰說當朝天子無視天下讀書人?

曆代君王,怕也找不到如當朝天子這般禮賢下士之明君!

眾考生的擁戴,讓劉燁也是不由竊喜。

當然身為明君,自然更要懂體恤民情的道理。

“朕今日將宮中一些開銷銀兩帶來,贈予諸位考生,預祝諸位考生金榜題名,早日成為我大漢棟梁之才!”

當朝天子曾親贈我白銀五兩。

這種事情,怕是沒人會花這禦賜白銀的,而且直接當作傳家寶收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