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你是什麽粉

第六十三章你是什麽粉

當晚,關於雨水籌的詞條便上了熱搜榜。

各大新聞號也編寫了關於雨水籌的各種文章。

《假慈善,真斂財!雨水籌真麵目曝光。》

《雨水籌究竟是公益還是生意?》

《震驚!這家公司打著公益的名頭,暗地裏做著齷齪的生意。》

《震驚!拆遷暴富後,他竟裝成窮人籌款為女兒治病。》

網友們議論紛紛。

“這公司為了賺錢真是不擇手段。”

“我一直懷疑這個雨水籌是非法集資類的公司,所以一分錢都沒捐過。”

“所以說,這種事情多了,真的會讓人心越來越硬。”

“老子是窮鬼,不配有愛心。”

“說個笑話,自從用了雨水籌,病好了,奔馳也有了。”

“我也有親戚有過這個,當時我就知道了,他不是沒錢治病,隻是不想用自己的錢治病。”

“我做的不是慈善,是生意。”

“作為真的有需要的人,看到這種文章,心裏實在難過。就是因為他們,我們也不被信任了。”

……

受到雨水籌的負麵消息的影響,關於某明星預售專輯涉嫌違法一事,熱度暫時被壓了下來。

但明星的公關團隊早已收到了該消息。

韓飛的直播,可是官方司法機構都會看的,他們又不是蠢貨,不會傻到去跟韓飛對線。

公關團隊連忙開了個會,提議讓明星盡快去把歌曲錄好,趕緊把之前欠的單曲補上。

如果這件事沒鬧大,他們就裝死,過段時間應該就沒人記得了。

可惜天不從人願,明星想裝死,他的粉絲不想。

明星的粉絲一股腦衝到了韓飛的微博底下,在他的評論區控評。

“韓老師,我一向很尊重您,也很喜歡看您的直播。但是這次,您是認真的嗎?您僅僅是一名律師,而不是政府相關部門。”

“您需要對您在公開平台的發言負責,請您謹言慎行。您有什麽權利隨口就給人扣上違法犯罪的帽子?”

“我們集資的款款項中也有許多用於做公益,你怎麽不說?”

“你隻是一個律師,哪來的執法權,請尊重法律。”

“你在直播是公開他的信息,也屬於人肉搜索,屬於違法行為。就您這樣的,究竟有什麽資格作為律師,有什麽資格質疑他人違法?”

“你算什麽東西,有什麽資格對我家哥哥指手畫腳。我願意用自己的錢換哥哥一輩子風風光光!”

“我願意將最好的一切獻祭給哥哥,這事我們的自由,與您無關。”

……

第二天,隨著一條警方通報,關於某明星預售專輯涉嫌違法的消息,也衝上了熱搜。

警方通報的內容,是打榜軟件因涉嫌違法,被查出的消息。

評論區除了討論粉絲做數據的問題,還頻繁出現了幾個問句。

“你是什麽粉?”

“你成年了嗎?”

“你在威脅誰?”

“你怎麽沒聲了?”

“你聽得懂嗎?”

看到網友們的發言,大家漸漸知道,這幾句話都出自韓飛的微博評論區。

吃瓜群眾順著熱搜,找到了韓飛的微博。

他最新一條微博的評論區,前排的都是韓飛回複過的。

其中最多的就是韓飛質問他們,“你是什麽粉?”

“你成年了嗎?”

“你怎麽沒聲了?”

“你在威脅誰?”

“你聽得懂嗎?”

有其他用戶在評論區幫著韓飛和粉絲對罵,韓飛還回複道:“難得有個敢回複的,你別把人嚇跑了。”

接著韓飛就層主,“你是什麽粉?”

他這一問出口,層主也不再回複了。

除此以外,韓飛還針對不同評論,回複道:“我本來就沒有執法權,我說了是涉嫌。就是公安機關抓了,隻要法院沒判決,都是犯罪嫌疑人。”

“這就是飯圈文化可能造成的最具風險的後果:形成某種類型思維模式的生產機智,繼而批量輸出持有這種思維模式的個體。”

“即便不被引導到線下的衝突,其對規則,法律,他人的模糊認識,也足以產生嚴重影響。”

“被獻祭的都是祭品,渣都不剩下的。獻舍是心甘情願讓自己被奪舍。獻祭通常是用來獻給神,尤其邪神喜歡獻祭這個說法。”

“我發現這些不知道是什麽粉,話裏總是透露著一種邏輯,粉絲做的好事可以歸結到明星身上。但是那些不好的行為,都屬於個人行為。”

熱搜爆了以後,韓飛再次收到了許多評論,看到大家都在刷韓飛的靈魂質問。

韓飛還發了條微博,解釋道:

“為什麽問,你是什麽粉,是誰的粉,是因為之前遇到以為是粉絲,結果被告知那什麽黑粉,總之不是粉,怕弄錯了才問。”

“我問是否成年,是因為許多威脅我的言論都想當幼稚,看著很喜感。因為大家總是發非所問,所以才問,你聽懂了嗎?”

“之所以問那麽多,是擔心追星的粉絲群體,被影響和滲透之後,構成的潛在風險。”

“基於風險防範和治理的考慮,討論的是更加廣義的治理,別誤會,我沒興趣摻和進去搞追星的事。”

韓飛的最新微博一經發出,就引來了眾多萬有評論。

“在韓老師評論區快笑死了。”

“韓哥竟然是一本正經地在跟他們分析問題。”

“沒一個能聽懂韓哥的話,人均未成年石錘了。”

“韓老師火力猛地一塌糊塗。”

“還是文化人厲害。”

“笑死,第一次看到一群人控評還玩不過一個人。”

“我連了那麽多次麥,都沒能韓老師說上話,評論區的各位運氣真好。”

……

當天,官媒再次發表文章,痛批畸形飯圈,追星亂象。

文章中借用了韓飛在微博中的言論。

飯圈文化可能造成的最具風險的後果:形成某種類型思維模式的生產機智,繼而批量輸出持有這種思維模式的個體。

即便不被引導到線下的衝突,其對規則,法律,他人的模糊認識,也足以產生嚴重影響。

文章的最後表明,重拳出擊整治亂象刻不容緩。

嚴格依法整治,強化監督管理,正向教育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