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那是個奇跡

“當時多少人都說不可能,怎麽可能依靠人力挖出來一條大河呢?這聽起來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任誰那時候敢相信,僅僅憑借著雙手就能夠挖出來一條大河。

茨淮這個地區,洪水造成的災難對周遭的百姓而言簡直是太大了,有多少人為此食不果腹居無定所?

當時開鑿河道的事情已經是迫在眉睫了,如果當時不把茨淮新河挖出來,那麽就會有更多受苦受難的百姓,就會有更多食不果腹的孩子被餓死。

所以他們動了,扛著鐵鍬去挖河了。

即便知道那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是他們依舊去做了。

“我當時也覺得不可能啊,我那時候跟著你太爺一起上工,我和他們每天拿著鍬拎著鍁去那茨淮邊一點一點撅著那些土,那個時候我都覺得分外可笑,總是覺得我們肯定不能夠完成,畢竟那是要挖一條河而不是一個溝啊。”

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想過一條河有多大,更沒有想過如果單憑人力挖一條河需要的時間會多久。

“但是誰能想到呢,最後我們竟然真的挖出了一條河來,那條橫貫茨淮的大河,真的被我們用雙手挖了出來。”直到現在李萬道想起來當年挖茨淮新河的事情,仍舊激動得不能自已。

“承恩啊,爺爺跟你說這些事情,是想告訴你,當年我們茨淮已經創造了一個奇跡,如今為什麽不能再創造出第二個奇跡呢?”他抬起頭看上自己的孫子,一雙眼睛之中帶著期許的目光。

“你想做什麽事情爺爺都支持你,你爸媽那邊隻是一時想不通罷了,他們想看你好,想要讓你去往更大的城市去發展,他們有他們的心思,他們窮苦了一輩子不想讓你再去過這種窮苦的日子了。”

李萬道非常理解自己的兒子心裏麵所想。

但是他更明白自己孫子的固執,承恩這孩子看樣子聽話乖巧,但是實際上他確實特別的固執,隻要他想幹一件事情,就會咬著牙去做,哪怕撞得頭破血流,也絕對不回頭。

“但是你說的也對,你如今大學畢業,也算是一個高才生了,能夠為家鄉做一點貢獻,這個想法讓爺爺覺得分外的欣慰。”他有一個好孫子,無論在何時都能夠想著家鄉,這已經讓他覺得很驕傲了。

“很多事情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就如同我們當年挖茨淮新河一樣,還不是一鍬一鍬挖出來的,如果我們當年隻靠嘴皮子說,能說出來一條茨淮新河嗎?”李老漢抬手拍了拍李承恩的肩膀,神色之中帶著凝重。

想要改變順昌乃至的現狀,這不是一件小事,更不是簡簡單單的說做就能夠做到,無論是努力還是付出可能都是翻了無數倍的。

如今順昌窮到了什麽程度,簡直是狗聽了都搖頭。

想要在這個大環境之下,去讓順昌富裕起來,這話聽起來簡直有點癡人說夢。

如果說承恩真的選擇了這條路,那麽未來的未來他的一生一定是不平凡的,一定是充滿了挫折的,一定是有更多的阻礙的。

李萬道雖然隻是一個普通的農民,但是這並不代表他不知道這件事情有多難,也不代表他不知道前方有多少的阻礙。

但是無論如何,他都想要給孫子當一個主心骨,他想要站在孫子的後方給他最大的支持。

他說了很多的話,一方麵是在告訴李承恩這條路究竟有多難,另一方麵則是告訴他,這條路並不是真的走不通,這個世界上是真的有奇跡發生的,但是奇跡是需要人來創造的。

“爺爺,我知道。”李承恩認真地點了點頭。

“我生在茨淮邊,從小就聽您給我講茨淮新河的故事,你們當年創造了一個奇跡,如今我相信我也可以,我不怕苦不怕累,更不在乎我到底付出了多少,隻要最後的結果,能夠有一點點的改變,哪怕隻有一點點,我就覺得我沒有白做這個努力。”李承恩堅定地說。

李萬道聽了孫子說的這番話,欣慰至極,他哈哈大笑,一張滿是風霜的老臉上,帶著激動的神情。

“好,好!我孫子一定能夠做到的。”李萬道拍著李承恩的肩膀笑了笑。

祖孫倆人相視而笑,無論前途究竟有多麽艱難,無論前路究竟有多少的阻礙,隻要有支持就會有動力。

朝著前方的路,一直走別回頭,總有一天你會完成你心中的夢想。

所有的奇跡,不外乎都是人力所為,在於人在於心。

隻要你敢做,你就已經創造了一半的奇跡,至於另一半,則是靠著不斷的拚搏,不斷的努力以及永不放棄的毅力。

當黎明破曉的時候,你會看到衝出雲層的光。

順昌這個地方啊,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窮,用倆字來形容就是很窮,用三字來形容就是特別窮。

李承恩記得自己小的時候,穿的衣服都是別人給的,有的衣服上甚至還帶著些許的補丁。

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窮,而是整個茨河鋪都窮,要是誰家的孩子過年的時候能有件新衣,這就已經算是富裕的家庭了,反正在李承恩小時候的記憶裏,自己過年是從來沒有穿過新衣服的。

聽起來誇張嗎?

事實告訴你這並不誇張。

他出生於八六年,那個時候國家還沒有步入小康,隻能說勉強能夠吃得飽飯罷了,至於其他的開銷,那是根本就不敢想的。

家裏麵能夠咬著牙讓他讀書,供他上大學,已經是耗費了全部的力氣,縱看整個茨河鋪的孩子,誰家不是孩子上到一半就不讓上了,初中畢業就出門打工去了,有的甚至連初中都上不完。

對比下來他已經算是很幸運的了。

茨淮新河的堤岸邊,一老一少正坐在河邊交談著,老的是李萬道,少的正是李承恩。

“今年缺雨水,如果不是依靠著這條茨淮新河,怕是今年的麥子都沒什麽好收成。”李萬道看著地裏青翠的麥苗,對著李承恩說道。

“咱們這裏的土地還算肥沃,農業發展倒也是可行。”李萬道接著開口說。

因著李承恩本就是學農業的,所以他知道這種學和自己種地完全是兩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