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古代的杠精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曹昂先來了這麽一句高調,反正辯證的說法很符合老祖宗的哲學。

果然,這句話讓現場很多名士點頭,悶不做聲的徐庶都微微頷首。

一般人聽起來就很假大空,但在場都不是一般人,這種語句的哲學意義是可以指導現實的。

就如同書本裏一個個的公式,你覺得毫無作用,但生活中一切都是由此而起。

曹操微笑道:“中郎將說得好,此乃天下萬民之所願也!”

倒不是尬捧自己兒子,也不是他想打才這麽說,這句話確實精彩。

然而,這句話卻是因三國而出……

“也因此,如今諸侯割據的局麵,遲早改觀,也必將一統!”

曹昂說了為什麽要打,這是大前提,他一邊說還一邊觀察其他的謀士。

點頭的,基本都主戰。

開始點頭現在沉思的,基本都不主張現在就打,比如賈詡。

第一句沒毛病,可曹昂後麵這句就偷換概念了,我們研究的是要不要馬上打啊!

現場人人智商爆表,當然不可能被曹昂這句迷惑。

此時蔣幹問道:“中郎將,眼下已然入秋,秋收冬藏,此時進兵豈非不合大勢?”

忽悠別人可以,忽悠高智商的不行。

你說大勢,那別人就跟你談大勢,蔣幹的提問很犀利。

曹昂不就說個天時嗎,那蔣幹也說天時,此時天時大勢也不允許。

在古代,秋收之後農人一般是窩在家裏的,就連遊牧民族也不會在冬季大舉進犯。

“先生說得好,預則立,不預則廢,打仗,無外乎比較條件而已。”

“中郎將對於兵發頗有心得啊,那哪些條件與我有利呢?”

剛才曹昂也並非都在開小差,現場討論他都聽進去了,其實有的沒的都討論過……

就剛才的局麵,仿佛隻有曹操一人執意要打,其他人,就連程昱也在搖擺。

正因為曹操的堅持,所以這會才開那麽久。

那曹昂就從最大的說起:“末將以為,從最起先開始,我們應該討論這一戰有無必要。”

“然後,再討論這一戰是否與我有利,是否能打。”

“若是能打,咱們才可以討論如何打,是上兵,還是其次。”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曹昂說話也盡量在引用。

這些人可不好忽悠,別看蔣幹被後世黑得仿佛腦子都沒有,可如果他真的沒腦子,能坐到這個地方來?

那後世可就是在黑讀書人了,有才名不僅不聰明,還沒腦子……

現在看來,蔣幹非但不傻,還儀表堂堂,邏輯清晰。

這可不是在網絡跟人撕,胡攪蠻纏的話,這些人可是不聽的,首先曹操就會把你叉出去。

蔣幹微微點頭:“中郎將盡得兵書之真諦,可有無必要呢?”

所以曹昂說的在他們看來還是廢話……

“有。”

曹昂斬釘截鐵地說,“未雨而籌謀,防患於未然,為將者須由先見之明。”

這句話出來,現場皆是一驚,所有謀士都奇怪了。

這不是曹昂才學多好,而是他知道後繼發展,他是知道曆史走勢的。

他有劇透,其他人哪怕智商再高也沒有啊。

這回程昱都奇了:“江東一直許多年了,如今是孫權坐鎮,中郎將,莫非那孫權還能做出什麽意料之外的事來?”

東吳啥樣現場的人都清楚,他們盤踞江東,但也無力再北上。

曹操橫掃中原,孫權得發展多久才有這等實力啊?

“不是孫權。”曹昂搖頭。

“不是孫權,那是誰?”

“正是那以皇叔自居的,劉備。”

以曹昂的視角,東吳是不慌的,沒必要現在搞,放幾十年他也還是一樣。

可劉備不一樣啊,真放任他做大,三國鼎立就出來了。

很顯然,現場哪怕是再厲害的人,也料想不到這個結果。

曹操是知道劉備有起勢能力,但曹操也絕對想不到劉備能做到稱帝的程度。

所以曹操沒吭聲,他倒要看看,這小子是不是無腦在迎合自己……

“中郎將,此言不妥!”

忽然一個年輕人站起來,相貌儒雅,但眉宇間有股銳氣,“那劉備畢竟有皇叔之名,我們此番進兵,征的是東吳,有江東之地的孫權,打劉備有何好處?”

曹昂頗為詫異,因為這人說話,跟其他謀士是不同的。

其他謀士商討很有城府,哪怕不同意,也十分含蓄。

因為這場合大家都明白情況,怎麽爭吵也無益,主要是看利弊分析了。

這人仿佛就是衝著曹昂來的,仿佛非要跟他抬杠一般,氣勢有點像是後世杠精。

“哦,楊修失言了。”

這人發現大家都看著自己,連忙道歉。

曹操卻一擺手說:“楊主簿,無妨,此番商討乃是進兵大計,你頗有才學,有何看法也可**心聲。”

是楊修啊……曹昂明白這種感覺是哪裏來的了。

楊修此人,不能說壞,哪怕後來被曹操斬了,也不是什麽壞人。

人說的多是曹操手段,楊修是受害者,其實他並非什麽大奸大惡之徒。

說這種話的人,顯然沒有把自己放在曹操立場考慮……

“原來是楊主簿。”

曹昂笑了笑,“說的不錯,所以我們征伐的是江東,而不是劉備。”

楊修還不服:“那是出兵名義,可實際上呢,打劉備能得到什麽?”

“我先前說了,防患於未然。”

“他既是天下承認的皇叔,何患之有?”

“皇叔這個名分是否真實切不談,他手下人才濟濟,若是能得一地發展壯大,那對中原的威脅要遠勝於東吳。”

“中郎將,你也知他腳下無立錐之地,東吳就這麽大,那孫權如何能容他坐大?”

楊修慷慨激昂地說,“若是劉備有此心,咱們甚至不用打了,且放任他一時,東吳就會對他出手,何須我們大動幹戈?”

誰都能說出點道理來,要不怎麽說這地方不好坐呢。

但楊修的話,在眾謀士看來就有點杠的意思了,為辯論而辯論。

而在曹昂這裏,楊修懟自己,隻怕也不是本性那麽簡單吧?

想一想,好像楊修和曹植有些意氣相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