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馬鈴薯的秘密(1)

“林教授,這表表齡超過十年,修複難度很大,表帶我還可以試試,可表盤上這道劃痕,十年前我就說過,實在無能為力……”

窗外不知何時變了天,鉛灰色的天空陰雲密布,店裏亮起燈,燈光落在鍾師傅花白的頭發上,老花鏡片反射出孱弱的光。

曲星誠麵露驚詫:“老師傅十年前見過這塊表?”

林歆意不動聲色地站在一旁,但臉色也有一絲變化。

鍾師傅沒察覺不妥:“是啊,這是林教授父親的吧?十年前他就找過我,可表盤劃痕太深了,我沒能力修複……”

可它屬於曲星誠……

林歆意沉吟兩秒:“鍾師傅,你確定當年我爸送修的跟現在這隻,是同一隻?”

鍾師傅頓了頓,視線在兩個神色都有些複雜的年輕人身上來回一會,多了幾分遲疑:“……這劃痕是真的像,可過了這麽多年,我也沒法百分百確定。”

林歆意頷首若有所思:“這塊表不是我爸的。”

他,指的自然是邊上的少年。

鍾師傅也楞了,曲星誠倒若無其事:“這是我的手表,我想應該是老師傅記錯了,我連林永華教授的麵都沒見過。”

“那肯定是我記差了。”鍾師傅尷尬笑了笑:“哎,年紀大,不行了,老了老了。”

表帶修複需要一周,正好節目拍攝結束可取。

從店裏出來,林歆意一路沉默,曲星誠感受到她周身彌漫的低氣壓,跟天空陰沉沉的烏雲一樣,忍不住開口:“林教授,老師傅的話你不用放心上,明顯是個誤會……”

“嗯。”

淡淡一個字打斷他,耳畔又隻剩下風聲。

仍是那種無力的感覺。

曲星誠歎了口氣,林歆意緩緩停下腳步:“你為什麽會滑滑板?”

這問題來得猝不及防,可她眼神不似玩笑,曲星誠陡然“刹車”的大長腿站穩後,認真回答:“小時候偶然在電視上看到這項運動,覺得很酷,求小叔給我買了一塊兒童板。一開始其實是故意氣爸媽,後來是真的愛上滑板這種不斷挑戰自我的精神和勇氣,再後來就成了一種習慣。”

難怪他對南七頗為照顧,原來兩人在滑板道路上的心理曆程非常相似。

林歆意默了片刻,淺聲道:“你很幸運,至少有選擇夢想的機會。”

曲星誠不太理解,確切地說有些懵,對話怎麽突然上升到哲學層麵了……

可這時節目組一幫人架著攝像機找過來:“曲老師,林教授,可算找到你們了,還有十分鍾直播間就開播了!”

曲星誠暫時收起疑惑。

雖然直播沒有劇本,但鏡頭麵前還是得顧及一些。

直播間倒計時五分鍾,在線人數已經突破六位數。

原本這時候走訪農戶最能宣傳節目組公益屬性,但所有試驗農戶都已走訪完,林歆意又不可能配合演戲,隨行編導隻能暗歎遺憾。

誰讓自家綜藝承諾無劇本呢,況且彭蘭製片都特別交代,林歆意作為嘉賓裏唯一一個行業專家,必須尊重她個人意願。

於是,一行人跟著她前往村南的大棚種植基地。

大棚框架通常采用鋼結構材料,棚頂覆蓋塑料薄膜,在薄膜外側加蓋稻草墊以保溫,這項技術不僅可以保溫、保濕、調節局部小氣候,還能減少病蟲害,可以大幅度提升農民收益,已經在全國農村普及應用,村裏十分重視這項技術,為此還特地聘請了兩名專家顧問,林永華就是其中之一。

但這不是林歆意的主要研究方向,前幾次也不曾去過,今天卻不知怎的,突然很想去一趟。

天仍是灰蒙蒙的陰。

村書記下午有事,安排助理小張帶路。小張是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寸頭短發,皮膚黝黑,笑起來牙齒很白。

“上回宣講會林教授走得匆忙,大夥兒有不少問題都沒來得及請教,尤其最近開始種薯,遇上了一些麻煩。”

種薯……

種好馬鈴薯種薯是關鍵,選擇早熟、高產、抗病性強的脫毒原種是首要環節。當年葉村不少村民購買不合格薯種,種植後退化、病害嚴重,出現大量爛種現象,父親不忍村民辛勞付諸東流,才會忙著土質研究的同時,還兼任專家顧問,以至於沒日沒夜地待在實驗室……

林歆意略斂了下眸:“什麽麻煩?”

小張撓撓頭,神情有些複雜:“一句兩句說不清,林教授看了就知道了……”

大棚種植基地有數十個常溫大棚,種植馬鈴薯、生菜、秋白菜、茼蒿等多個品種,采取“支部+專業合作社+專業農場+金融+農戶”的經營模式,村民各自承包,相互間會經常溝通交流。聽說林歆意教授會來,老農們中午就聚在馬鈴薯大棚,等人一到,立刻圍上去。

“林教授,您快幫忙看看,這些都是我們從北方調進的脫毒原種馬鈴薯種,也不知什麽原因,今年劣薯特別多……”

“種薯買回來後,都是立刻放在室內幹燥、陰涼通風處均勻排開、嚴格擇選的,沒有萌芽的也切塊用赤黴素(920)1ppm溶液浸泡,切塊重量和形狀,甚至帶幾個芽眼,都嚴格按照要求來,往年都好好的,今年卻一塌糊塗……”

小張擔心擠著林歆意,連忙道:“大家別著急,先讓林教授看一看。”

幾個老農聞聲不好意思地散開,讓出視野。

隻見大棚裏土壤一小部分覆了膜,蓋著一些幹草,應該是剛種不久,覆膜的土壤也沒冒土豆苗。入口的空地上放了一些爛雜的劣薯,沾著新泥。

林歆意目光淡淡掃過,蹲下身,伸手摸了幾個,平靜道:“我不曾研究馬鈴薯,對馬鈴薯了解不深。”

聞言,在場老農都變得很沮喪。

與此同時,“一日三餐”直播間正好開播,林歆意這句話響在直播間,頓時引起數十萬觀眾熱議。

——我就說這林歆意是個花瓶,什麽天才農科教授,根本一點用處都沒有。

——科研學術不都是這樣嗎?論文歸論文,實踐歸實踐,所謂的教授隻是論文裏的教授,多半都沒有實踐應用意義。

——我不是很懂,但農科教授就必須研究土豆?計算機專業就必須會修電腦零部件?

“不過我有幾點建議,可供大家參考。”

這邊,林歆意將馬鈴薯放下,起身再次開口,“從地上這些薯塊看,病爛薯可能存在病毒傳染,切刀務必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或75%酒精溶液消毒。薯塊消毒也不能大意,用獸用鏈黴素、甲基托布津與石膏粉或適樂時拌種,這段時間刮得是西北風,也可用80%大生可濕性粉劑400至800倍液與獸用鏈黴素浸泡消毒。”

“還有葉村屬於非典型長三角土質,比較特殊,比起希森3號,抗性較強的中薯5號其實更適合種植。”

“另外,從劣根根係和切麵腐爛狀況看,水肥管理也有些問題……”

林歆意麵色嚴肅,聲音清冷,目光雪亮,一字一頓,聽得眾老農震驚到啞然。

不是說對馬鈴薯了解不深嗎?

直播間也安靜下來,攝像師很懂得將鏡頭推過去,給林歆意特寫。

隻見她環顧四周,然後走向水肥機,蔥白的指尖先點了點,指尖慢慢加快速度,又點幾下,隨即顯示屏上彈出大棚實時水肥情況……

小張一驚:“林教授……”

可身邊經驗豐富的老農雖然驚訝,卻不製止,甚至還有些期待,然後就聽林歆意緩聲道:“葉村土質含氮量高於長三角均值,肥料適當減少氮肥,能避免出現旺長現象。”

這……是不了解馬鈴薯的樣子?

“不過這些都是從相關研究報告了解的,包括我爸留下的資料,如今是否適用,又是否適用葉村土壤,還得進一步驗證才能確定。”林歆意頓了頓,詢問地看向在場的老農,“大棚相關數據,以及地上這些劣薯能否讓我帶回一些作為參考樣本?”

不愧是林永華教授的女兒,這嚴謹較真的勁兒簡直一模一樣。

“當然可以!如果沒有林永華教授和孟爾教授,也不會有這片大棚,你是林永華教授的女兒,我們相信你!”

眾人異口同聲,直播間則一連串問號。

——???林歆意這是欲揚先抑?

——我跟天才教授的區別是,我了解馬鈴薯靠百度,而教授連馬鈴薯的土都了解卻還自稱了解不深。

——什麽鬼,這是農業科普綜藝嗎?我是來看帥哥的,不是來學種土豆的。

——樓上的,一日三餐本來就是助農公益性質的慢生活綜藝,愛看看,不愛看右上角點叉,少嗶嗶。

——不過說起來,曲星誠和丁成皓確實挺久沒鏡頭了,他們倆在幹嘛?摸魚嗎?

可不摸魚嘛。

兩個一米八幾的大高個,如同兩根木樁杵在一旁,導播完全是擔心他們被罵才半天沒把鏡頭切過去。

曲星誠就算了,腳傷未愈,又是體育生。可丁成皓一個A大農學院在讀大二生,也一臉懵逼的樣子是怎麽回事?

工作人員開始瘋狂使眼色,希望林歆意給曲星誠和丁成皓安排點事情。

可林歆意正盯著水肥機若有所思。

當年父親答應受聘為村裏專家顧問,並未牟取報酬,單純為了幫助鄉裏鄉親而已,父親也不曾提起另一位專家顧問。

可如今聽起來,卻有些耳熟。

孟爾……她在哪裏聽過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