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神奇藥粉

接下來的幾天過得很平靜,杜老再也沒試探徐東,也沒什麽特別的事讓他做,治病也沒叫他幫忙,徐東樂得清閑。

來到醫館的第五天,早上一開門,上次那個受刀傷的男青年就進來了,看杜老還沒到,就坐在長椅上等,也不說話。

不一會,杜老就慢悠悠的走來了,看見男青年主動打招呼:“怎麽樣,小夥子?”

年輕人很恭敬:“多謝杜大夫關心,已經不疼了,請再給我看看。”

解開男青年手臂的繃帶,徐東驚奇的發現,短短五天時間,傷口竟然結痂了,太不可思議了,沒有縫針的情況下五天時間就愈合,簡直顛覆了徐東的認知,就算在那個世紀,這樣的傷口縫針消炎,至少要八九天才有這樣的效果。

什麽靈丹妙藥?徐東好像有些明白杜老三番五次的試探可能就是為了這個神奇的藥。

徐東仔細回憶了一下,這幾天也有外傷病人,杜老好像是用一種灰白色的藥粉進行止血治療,徐東之所以沒注意,是因為這個藥粉跟師父用過的金創藥差不多,以為就是金創藥。

難道是什麽獨家秘方,徐東的興趣一下就提上來了,這比雲南白藥還有效,這要是掌握了秘方想不發財都不行,不說民間,就光用在戰場上不知要救活多少人。

必須掌握這個秘方,否則就白來醫館了,娘花一百銀子把他送到這裏,應該有所回報。

下定決心,當前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自己對草藥一竅不通,要想搞明白藥粉的成分必須先熟悉各種草藥的特性,學,從現在開始學,徐東最擅長的就是學習,書櫃裏的書沒什麽特別的記號,通過幾天細微的觀察,杜老已經沒有對他產生懷疑,那就可以看書了。

《本草經》就是辨識草藥的書籍,徐東查看了書櫃上的各類醫書之後確定,《本草經》收錄了一千多種藥材,有植物,也有動物,詳細介紹了各類藥材的形狀、產地、特性、針對的病症已及保存和炮製方法。

正當徐東興致勃勃的學習草藥知識的時候,沒過幾天,杜老就把徐東叫過去,讓他端著托盤,進了後院的倉庫裏。

外麵看不出來,走進去一看,倉庫還真大,占地足有兩畝多,裏麵有幾個工人在搬運藥材,一排排的大貨架占了倉庫的一半,貨架上放著一個個大木箱子,箱子上寫著字,都是藥材的名稱。

杜老手裏拿著一些小布袋子帶著徐東走到貨架區,打開木箱,從裏麵取出藥材裝進布袋,然後放在徐東的托盤上,各類藥材裝了十幾種,托盤裝不下,杜老讓徐東送一趟回臥室旁邊的房間,原來是一間製藥房,有很多設備,有碾子,小石磨,稱,藥罐,炒鍋等等。

再回來的時候,杜老已經挑完了藥材,將幾個裝好布袋放在托盤上,帶著徐東出了倉庫,回到製藥房。

杜老關上門,讓徐東將端回的藥材從布袋裏拿出來,依次放在一張大桌子上,總共有二十三種藥材,徐東唯一就認識半株人參。

“東子,認識這些藥材嗎?”杜老突然問道。

徐東搖搖頭:“不認識。”

這次倒沒撒謊,確實不認識,《本草經》還是剛剛學,這裏的藥材都是經過炮製的,外形和顏色都已經發生了變化,雖然木箱子上麵有字,現在已經放亂了,根本就對不上號。

“你把這幾種要碾碎,然後磨成粉,記住,一樁樁的做,做好了放回原位,不能搞亂了。”杜老指著最前麵一排的藥材對徐東說,自己隨後點燃了六個小爐子,熬煮藥材。

慢工出細活,做這些事很費功夫,期間,杜老出去過幾次,可能是外麵有病人。

果然是配製藥粉,徐東心裏非常激動,想不到這麽快就接觸到這麽核心的東西,怪不得杜老多次試探他會不會識字,要是識字,杜老估計就不會用他了,起碼不會讓他參與

藥物的製作,難怪師父讓他藏拙,沒想到這麽快就起作用了。

不過進入製藥房隻是完成了第一步,辨認藥材和配製方法才是關鍵。

這次製藥用了三天時間,製出的藥粉被裝進一個個小瓷瓶裏,每個瓷瓶裝一兩藥粉,總共做了一百五十瓶,製作流程徐東倒是記住了,雖然很複雜,可徐東是有心偷學,自然很認真的記住每個環節,隻是不知道有哪些藥材,每種藥材的分量,還有幾種藥材要先混合在一起熬煮,如何配伍也沒搞清楚。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徐東知道,這麽複雜的配方不是參與製作一兩次就能掌握的。

藥粉做好的第二天,徐府的大總管就親自到醫館裏來將藥粉拿走了一百瓶。

生活再次歸於平靜,杜老的生活習慣非常有規律,準時來,準時走,他手裏的病人始終不多,徐東慢慢才知道,病人不多的原因是因為杜老的收費很貴,很貴的原因是因為經他治療的病人好得很快。

再次製藥是在兩個月之後,這兩個月當中,徐東惡補《本草經》,基本將這本基礎醫學典籍記全了,這要是讓其他的大夫知道絕對氣得吐血,因為大部分的大夫一輩子也記不住全部的內容,就算是杜老也隻是記住對外傷和骨病相關的藥材,術業有專攻,他也隻需了解這些就行。

這次製藥依然是三天,三天時間徐東記住了二十三種藥材的名稱,以及部分藥材的合成,但是關鍵的部分是每種藥材的重量是多少,徐東沒法搞清楚,因為杜老在稱重量的時候大部分是背對著他的,這倒不是故意的,隻是剛好角度不對而已,杜老對徐東幾乎不設防,在他眼裏徐東不過十歲左右的孩子而已,不會識字,不認識草藥,根本學不到什麽。

慢慢的徐東也掌握了規律,就是每兩個月杜老就會製一次藥,做成的藥大部分被徐家拿走。

又參與製作了兩次,還是不能完全掌握藥材的分量,不光是兩人位置的角度問題,還有稱藥材用的稱很小,稍微遠一點根本看不清上麵的刻度。

做藥是個很嚴謹的事,來不得半點馬虎,否則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