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欲收安西先穩隴右

聽到女帝的怒吼。

許敬宗當即就跪了下來。

“陛下息怒!”

其他文武見狀也紛紛跪在地上跟著許敬宗勸說女帝。

“陛下息怒,此非陛下之過,而是八王亂國而致!”

“我大周隻需休養幾年,定可派大軍西進吐蕃,讓吐蕃知道陛下的天威。”

女帝聞言深吸一口氣,拍著龍椅的扶手坐了下來。

她雖然對文武的反應不太滿意,但是也隻能暫且作罷。

自己這樣憤怒的情況下,滿朝文武竟然沒有一人提及如何攻略吐蕃的計謀。

顯然是因為吐蕃退兵而再度放鬆了。

之前滿朝文武同仇敵愾的氣勢沒有了。

女帝心中不由歎了口氣。

“朕日後定不會放過吐蕃狗賊。”

女帝又補充了一句,然後目光看向狄仁傑。

“懷英,你把西境的情況給眾愛卿說說吧!”

宋千流看著女帝的怒火隻持續了片刻。

心中對滿朝文武也有些失望。

不說許敬宗這個女帝的忠犬。

就連宋璟也是沒有發表其他看法。

此時狄仁傑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諸位。”

“狄某在隴右道巡察一番,著實發現了不少的問題。”

“隴右道文武貪墨成風,朝廷撥給折衝府的軍備和賞錢,多半都被扣留。”

“而且他們不知愛惜民力,百姓苦不堪言。”

“更重要的是因為連年征戰,隴右道各折衝府缺員嚴重。”

“部分折衝府以老少充任衛士,也隻能湊夠兩三百人!”

“國朝規定折衝府上府當有衛士千二百人,如今隴右道最好的折衝府隻有七八百衛士。”

“更別說中府和下府了!”

聽到狄仁傑的話,朝堂上的武官們明顯臉色一變。

他們已經隱隱察覺出狄仁傑所言的不對勁。

果然狄仁傑的下一句話便觸碰到了他們的利益。

“臣以為,如今當使隴右道各折衝府整頓和休養數年,讓這折衝府恢複生氣。”

“如此才可讓隴右道各折衝府更好地為國朝效力。”

狄仁傑此言一出,馬上就有人開口說道:“不可!”

“陛下,折衝府乃是國朝軍力之根本。”

“我看狄仁傑說此話的目的不是在為隴右道的府兵們著想,而是在奪府兵之利益!”

“為國征戰本就是府兵之利,若是隴右道的數萬府兵不為國征戰,那他們的空缺由誰來補上?”

“某非又是什麽兵募?”

程處弼一邊說一邊瞪著狄仁傑,目光中透著透著幾分凶狠。

作為太宗皇帝晚年冊封的廣平郡開國公,他又經曆了高宗朝。

在高宗皇帝駕崩前便已經官至右金吾衛將軍,是高宗皇帝的心腹將領,負責神都洛陽城的警備工作。

作為根正苗紅的武勳和三朝老臣,程處弼的話也就代表了武勳集團的意見。

狄仁傑聞言拱手看著程處弼說道:“廣平莫要要著急。”

“此番主要是為了讓隴右道的數萬府兵休整。”

“《孟子》雲,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樹木尚且如此,何況人乎?”

“如今朝廷數度征發五道府兵,隴右道率先暴露問題。”

“如今是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當先讓隴右道休養生息。”

“之後將隴右道休整的經驗推廣到其他道,如此可使天下府兵不可勝用也!”

“如此...”

不等狄仁傑說完,程處弼便直接冷哼一聲。

“老夫曆經太宗皇帝和高宗皇帝兩朝,都不見府兵有什麽差錯。”

“怎麽到了你狄仁傑口中,這府兵就不可用了?”

“某非你認為你勝於兩位先帝嗎?”

宋千流聞言一眼看出程處弼的目的。

這不就是祖宗之法不可變嗎?

而且又借著太宗和高宗兩人給狄仁傑扣上一頂大帽子。

說到底不還是借著兩位皇帝的名頭壓製狄仁傑。

從而借此堵住狄仁傑的嘴巴!

想到此處,宋千流歎了一口氣。

他印象中說祖宗之法不可變的大清已經是曆史了,

狄仁傑此時看了一眼女帝,看到女帝神色如常。

於是輕笑一聲看向程處弼說道:“非也,廣平公。”

“我自然不如先帝,但是如今我們的問題...”

程處弼直接不給狄仁傑說話的機會,一甩袖子說道:“不必多說了。”

“老夫無論如何也不會同意以兵募代替府兵!”

狄仁傑見狀眯著眼睛,再度看了一眼女帝。

看到女帝還沒有什麽反應。

宋千流此時也反應過來。

雖然如今氣勢上程處弼是以武官之威壓製了狄仁傑。

可是局勢上,程處弼反而是出於劣勢。

因為在用兵募(募兵製)代替隴右道府兵之事上麵,狄仁傑是攻勢,而程處弼是守勢。

實際上,女帝的不表態便已經是對狄仁傑攻勢的默許。

狄仁傑也在看到女帝的不表態後,繼續拱手看向女帝說道:“陛下,臣有鬥膽有一言,還請陛下恕罪!”

女帝聽後看了一眼狄仁傑,隨後又看向程處弼為首的武勳集團。

最後點點頭說道:“朕赦你無罪,你說吧!”

聽到女帝讓狄仁傑大膽地說,程處弼也瞬間反應過來。

即便他們武勳集團明確反對,女帝還是支持狄仁傑出言。

看來女帝是支持兵募,想要用兵募來削弱他們這些老武勳的兵權。

如今自己都把太宗皇帝和高宗皇帝搬出來了,依舊沒有擋住狄仁傑的攻勢。

他們武勳集團的形式已經不容樂觀了。

虧得前幾日自己看到女帝拆分禦史台時還幸災樂禍。

這下禦史台被女帝剛剛拆分,尚未完成重組。

禦史們如今也都成了泥菩薩,都自身難保了,更別說出言相助了。

而狄仁傑在得到女帝的默許後,目光看向程處弼。

“廣平公,安西四鎮落入番賊之手。”

“欲收安西,先穩隴右。”

“隴右不穩如何出兵攻殺番賊?”

“隴右不穩如何護衛關中和京畿的側翼?”

“若關中和京畿不穩,勢必會波及都畿和河東。”

“屆時兩京民心不穩,五道局勢不明。”

“我大周之根基就會動搖?”

“試問廣平公,屆時又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