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收獲(上)

今天,整個龍溪村村民們的目光都聚焦在水稻育種基地收割稻穀上了,早上天氣沒那麽熱的時候,還有不少老年人帶著孩子跑到基地邊的公路上來看熱鬧。

張軍與劉龍江等村委幹部也全部參與了收割行動,不過他們並沒有下田,而是負責組織村民以及後勤保障等工作,為村民送水,幫助村民用三輪車運送稻穀,幫助晾曬稻穀的村民,忙得不亦樂乎。

其間,張軍抽空拍了一段視頻,以及一些照片,這樣的場麵確實非常震撼人心,僅僅隻是看到照片和視頻就能夠讓人感受到收獲的喜悅,感受到了勞動的魅力。

張軍將視頻與照片發到了自己的朋友圈,並且配上一段抒情的文字:“金色的稻浪無邊無際,成熟的稻穀透出陣陣芬芳,而在勤勞的雙手下,它們變成了一堆堆金黃的稻穀,鋪曬在村裏新建的水泥公路上,遠遠看去如同潑墨的金色畫卷,是村民們用辛勤的汗水描繪出來的。”

隨後,他就忙碌去了。等到中午休息的時候,張軍發現,這條信息在朋友圈獲得上百人的點讚,還有數十條評論。其中一條評論引起了他的關注,是瀘州市電視台的一個記者朋友問他:“請問這是什麽地方?明天還要收割嗎?能不能來采訪呢?麻煩電話聯係。”

張軍看到這位叫劉小林的記者留下了手機號碼,顯然他是非常想采訪這種兩百多人在一起收割稻穀的題材。想了想後,張軍給劉小林打了電話過去:“劉記者,你好,我是L縣統戰部的張軍,現在雙龍鎮龍溪村任第一書記。”

“張書記好。你發在朋友圈的照片和視頻,是你們村上的嗎?你們村是不是建立了水稻基地,把所有的農田都平整在一塊了?”劉小林問道。

“劉記者,是這樣的,省農科院在我們村建了一個優質水稻育種基地,今天開始收割稻穀。因為要減少損失,省農科院要求用人工收割的方式,所以我們請了兩百多個村民來收割。”張軍解釋說。

“那今天能收割完嗎?整個水稻育種基地有多大的麵積呢?”劉小林問。

“整個水稻育種基地有近兩千畝,至少要三天時間才能夠收割完。因為這下午室外溫度太高,村民們要休息到四點過近五點鍾才下田,不然身體吃不消。”張軍說道。

“那我們明天上午下來采訪一下,拍點素材,最近收獲類型的新聞素材很容易在省電視台播放,遇到運氣好的,甚至還有可能在中央台播放呢。”劉小林笑著說。

“哎呀,那非常歡迎。我們龍溪村正需要這方麵的報道,隻是一向與省市媒體聯係得少,不知道這是不是你們需要的素材,就沒有與你們聯係。劉記者,那就明天見了。”掛了電話,張軍非常高興,對於龍溪村來說,這可是一個宣傳的好機會。

張軍想起之前平整花椒基地與柑桔基地的時候,縣裏麵的電視台下來采訪報道過,隻不過那是在縣級層麵,而且縣電視台的節目收視率也不高,看到的人也不多,宣傳麵沒有那麽廣。但是市電視台就不同了,那是更高層麵的媒體,宣傳的效果也將會更好,而且要是能夠推到省電視台播放,那就更好了。至於劉小林說的有可能上央視,張軍並沒有報以希望,因為在他想來,央視的節目都是高大上的東西,普通的收割稻穀的新聞,怎麽可能上央視呢?

下午,張軍找時間跟劉龍江和韓奇教授說起了市電視台明天要下來采訪報道水稻育種基地收割稻穀的新聞,兩人都非常高興。畢竟今年是個豐收年,預計產出的水稻種子會超出預期,所以韓奇教授等省農科院的專家們,也是心情很好的。

“今天下午就可以測算出畝產量了。”韓奇教授看著水泥公路上鋪曬成一塊一塊的稻穀,充滿期待地說。為了便於測算,上千收割稻穀的時候,是按照一塊田一塊田晾曬在一起的,而且用來測算的那塊田的稻穀曬得比較薄,按照今天的太陽烈度,到下午五六點鍾足夠將稻穀曬幹裝倉了。

就在水稻基地的旁邊,水泥公路的邊上,之前舉行啟動儀式的地方,修建了一排十多間房屋,其中有幾間是基地管理辦公室,但是更多的房屋都是倉庫,是用來堆放水稻種子的。而所有的種子都要等到曬幹之後方便存放了,才會運送到其他地方去。

“韓院長,這些種子主要會發放到哪些地方去種植呢?我們村還剩下有近千畝普通農田,明年有沒有機會用上這些種子呢?”張軍問道。

“這些種子大部分都會運送到成都平原各地,首先要滿足這些產糧大縣的需求,因為土壤的原因,這些產糧大縣可以提高相當大一部分糧食產量。當然,你們L縣也是產糧大縣,可以給你們縣裏留一批種子。而龍溪村就不會說了,我們會免費贈送一些種子給村裏,滿足剩下的農田種植所需。”韓奇教授笑著說。

事實上,一畝農田隻需要兩三斤穀種就可以了,龍溪村還有近千畝農田,隻要兩三千斤穀種就可以滿足明年的栽種了。而水稻種子的畝產量在1400斤以上,龍溪村的水稻基地有一千八百多畝,算下來可以收獲穀種千噸以上了。

當然,這隻是粗略地估計,具體的還要等到下午晚點穀種曬幹之後稱過了重量才知道。不過,龍溪村基地的這點穀種,最多滿足十多個縣的需求,想要滿足更多的需求根本不可能。所以對於省農科院來說,發展更多的育種基地才是促進糧食產業大發展的途徑,而龍溪村基地在這個方麵倒也是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太陽漸漸地偏西了,不過這個季節要到八點半以後才會天黑,所以正是大家奮力收割稻穀的好時機,沒有火熱的太陽炙烤大地,氣溫也降了下來,偶爾河邊還有涼風吹來,大家幹活的時候也輕鬆了許多。

“第一塊田裏收獲的穀種已經曬幹得差不多了,可以裝袋進倉保存了,現在風過之後,稱一稱重量吧。”韓奇教授指揮著村民們,用風車將穀子裏麵的灰塵和稻草殘渣吹幹淨,然後一袋袋地裝了起來。

“總重量14775斤,這塊田總共有8.56畝,算下來畝產量為1726斤。天啦,這個產量也太高了吧?一般情況下畝產1200斤便算高產了,現在竟然畝產達1700斤以上,不愧是優質水稻呀。”最終計算出來的畝產結果,令所有人大為震奮。

“不過,如果是農戶種植,可能達不到這個產量的,但是畝產1500斤左右卻是沒有問題的。”韓奇教授笑著對大家說。

“韓院長,那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如今農戶的水稻畝產量在1200斤左右,即使畝產量增加300斤,這個賬算下來,僅僅我們村剩下的近千畝農田就可以增收三十萬斤稻穀,相當於增收了三十多萬,而且每年都可以多收入這麽多了。如果將這個範圍擴大到全國,那每年增收的稻穀可不是小數目了,足夠養活三分之一的人口了。”張軍心中略為估算了一下,最後得出的結論非常驚人。

“想要推廣到全國栽種,短時間內還不可能達到要求,如今我們的的水稻育種基地太少了,每年生產的水稻種子遠遠滿足不了那些糧食大省的需求,更不用說還有那麽多普通的農田。”韓奇教授感歎地說。

“現在沒有,以後肯定會有的。韓院長,按照畝產1700斤來計算,整個龍溪基地的收獲的稻種就有1500多噸,恐怕這幾個倉庫完全裝不下呀。”張軍笑了笑說。

“今天上午收獲的,應該全部都可以裝袋進倉存放了,而今天下午收獲的,明天上午曬過後也應該可以裝袋進倉了。我們明天下午開始有專門的運送車前來運輸,大部分的種子都要轉移到專門的倉庫去存放,這邊的倉庫隻能留很少一些,供給你們縣裏和村上明年使用。”韓奇教授點頭說。

“那明年這育種基地用的種子呢?是用這些種子,還是你們提供專門的種子呢?”

“育種基地用的種子不一樣,明年會專門從海南那邊運送過來,那是袁老研究出來的首批種子,隻有使用首批種子才有可能達到1700斤以上的產量。如果再使用它產出的種子,估計產量也隻有1600斤左右,但是再拿出去做種子,畝產量還會降低一些,就達不到畝產1500斤的目標了。”韓奇教授搖搖頭說。

田間,村民們還在奮力地搶收著,兩三公裏長的公路上,到處都鋪滿了收獲的稻穀,已經曬幹的稻種開始風幹淨後裝袋進倉了,而下午新收的稻穀則全部攤開在公路上,負責的村民正在將其中的稻草殘渣清理掉,細小的葉片則會等到曬幹後再用風車風幹淨,整個基地的稻田裏與路邊都是一幅忙碌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