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奮鬥(中)
三天後,張軍接到景宏集團辦公室主任詹誌群的電話:“張書記,我們已經根據龍溪村兒童之家的麵積找專門的遊樂設備公司設計了裝修圖紙,我在微信上發給你看看,如果可以的話,過一兩天我們就讓人下來裝修了。”
“哎呀,那真是太感謝了。我馬上看看,看後再回複您。”張軍連忙說道。
隨後,他把對方設計的效果圖發到村委幹部群裏:“劉支書,各位,這是景宏集團找人幫忙設計的留守兒童之家的效果圖,大家看看有沒有修改意見,如果沒有,他們過兩天就叫人下來裝修了。”
葉明英立即回複了一個點讚的圖,隨後發表自己的意見說:“我個人覺得設計得很溫馨,充滿童真童趣,非常完美了。”
“是呀,英姐說得對。比起鎮上的幼兒園還好看,我估計我女兒會很喜歡這兒的。”陳波回複說。
“嗯,設計得太好了,不愧是專業人員設計出來的。我覺得這樣就很好,個人沒有意見。”周慶中說。
“天啊,簡直太美啦。我們讀書的時候做夢都想要這樣的幼兒園,但是卻不可能,沒想到現在村上就可以有這樣的兒童之家。”何小蓉驚呼道。
“好,非常好。”刁世平隻發了廖廖幾個字。
“我看著也覺得好,而且是專業人士設計的,我也沒什麽意見。小張,你的文化水平高一些,你看看如何?有什麽要修改的地方沒?”劉龍江最後發言,不過他本身並沒有意見,而是問張軍有沒有意見。
“我也覺得設計得不錯,但是還可以在這個角落位置,安裝一排矮點的長凳,如果以後來兒童之家玩的孩子多了,還可以坐在這邊看書,而做作業的桌子凳子數量有限,有可能滿足不了所有娃兒。”張軍看了看幾張效果圖後說道。
“嗯,是這個理呢。那就麻煩小張跟他們說說吧。”劉龍江想了想回複。
張軍便打電話給詹誌群,告訴她村裏的幹部們看後都很滿意,隻有一點小小的改動要求,主要是擔心坐的凳子偏少了,而且這個角落比較空曠,增加一排長凳並不顯得擁擠。
“聽了你的分析,我也覺得增加一排長凳確實可行,那就這麽定下來吧,我讓設計的人把長凳加上去,後天我帶人下來裝修吧。”詹誌群笑著說道。
兩天之後,她果然帶著一個裝修團隊下來了,約有七八人,而且各種遊樂設備也同時帶來了,而且牆壁上麵粘貼的畫紙與地麵上鋪的塑料地毯都是準備好的,因此隻用了大半天時間,就將整個兒童之家裝修好了。同時各種遊樂設備與桌椅、長凳也全部擺放到位,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龍溪村留守兒童之家的裝修裝飾工作,讓整個場地煥然一新。
張軍將放在農家書屋的200冊兒童書籍搬出來擺放到角落裏的小書櫃上,詹誌群還帶來了各種玩具,也擺放到各處,讓整個留守兒童之家充滿了無窮的趣味。不過,這一天並不是周末,因此隻有近處幾個沒有上學的小娃兒在爺爺奶奶的帶領下過來看熱鬧,當即就進去玩了起來,直到天黑為還不想離開。
中午,在劉龍江家裏辦了生活,請詹誌群與裝修的同誌們吃飯,雖然比較簡單,但都是農家風味,也是自家種的新鮮蔬菜,讓她們滿口稱讚。
“詹主任,鄉下條件簡陋,飯菜都比較簡單,你們克服一下哈。”張軍對她說。
“張書記,我覺得農村自產的飯菜都特別好吃,以往中午我都吃得少,今天中午可是吃了兩碗飯。說實在的,有時候我都在想,等到退休了,就回老家去住,每天呼吸著鄉下的新鮮空氣,吃著自己種的菜蔬水果,喂點雞鴨,那生活簡直不要太美了。”詹誌群笑著說。
“詹主任,你這話讓我想到了很久以前讀到的一個故事,一個富翁碰到一個鄉下老農,兩人聊了起來,富翁說他夢想的生活就是能夠住在山中,過自給自足的生活,每天都可以在屋前的樹下曬曬太陽。而老農說,你想要的生活,就是我現在過的生活。富翁愣了一下,感歎說,有時候我們要的東西很簡單,甚至可能就在我們身邊,但是我們自己把事情想得太複雜了。其實,珍惜當下的生活,好好地過每一天,做有意義的事情,人生也就有了意義。”張軍說。
留守兒童之家裝飾完畢,門口還有一塊牌子,也是景宏集團做好的,當然牌子下方還有景宏集團的LOGO,張軍讓他們掛在了門口。隨後,他把室內室外的照片發給了致公黨的羅主委,告訴她村裏的留守兒童之家已經準備好了,就看“小善叔叔信箱”項目什麽時候能夠進村了。
“張書記,我已經聯係好了成都那邊,初步定在6月25日星期六這天,到時候需要村上把留守兒童全部組織起來,當然其他孩子也可以參加活動,其他的就我們準備了。”過了一會兒,羅主委回複說。
“好的,那就感謝了哈。到時候需要邀請我們統戰部和鎮上的領導參加嗎?”張軍又問。
“統戰部這邊我去跟李部長匯報吧,鎮上你們可以跟分管文教的副鎮長匯報一下,看他能否參加,不能參加也沒什麽關係。”羅主委說。
“就這麽辦吧,我們來組織留守兒童和孩子們,如果還有其他需要準備的,麻煩跟我說就是了。”張軍答複說。
距離活動時間還有一個多星期,張軍並沒有立即通知留守兒童家庭,而是組織村民將新一批花椒樹苗全部及時栽種下去,不耽誤它們的生長時間。之後的管理維護工作,有匯興公司請來的技術專家與周慶中負責,張軍就放手沒去管了。
“不知道明年能不能結出花椒來呢?現在市場上的幹花椒要五六十塊錢一斤,如果我們按照畝產10斤幹花椒計算,全部花椒樹都結出花椒後,每年可以收獲幹花椒3萬多斤,算起來可以收入兩百來萬,除去流轉土地的分紅和管護人員的工資,剩下的利潤能夠有二三十萬,那村上有錢了,就可以幹更多的事情了。”看到花椒樹栽種下去了,劉龍江喜滋滋地算著賬,充滿了期待。
“明年恐怕不能抱太大的希望,估計能夠有三分之一長勢不錯的花椒樹能夠結花椒就不錯了,其他的恐怕得等到後年才能夠結花椒了。當然,明年哪怕隻有三分之一的花椒樹結出花椒,也可以將前期墊付的資金還清了。”張軍笑道,他雖然沒有那麽樂觀,但還是看到了希望的。
“嗯,水稻基地的收入、養豬場的收入、花椒基地的收入,以及流轉土地的分紅,這各種各樣的收入加起來,不知不覺間我們村裏的增收方式就有這麽多了。張軍啊,是你給村裏帶來了希望和改變呀,這下我對整村脫貧摘帽完全有信心了。”劉龍江笑著說。
“劉叔,我可不敢居功。雖然我做了一些事情,但更多的工作卻是村委的同誌們在做,你們做得比我更多。咱們龍溪村村委班子是一個集體,沒必要分得那麽清楚,隻要早日整村脫貧,早日摘帽,我的工作就可以交差了。當然,龍溪村的遠景規劃更讓我充滿期盼,我想看到龍溪村實現華麗蝶變,成為我們規劃中的新村的樣子。”張軍搖搖頭說。
6月24日下午,村上在廣播裏麵通知了家裏有留守兒童的,直接喊著那些孩子的名字,通知他們第二天到村辦公室來。雖然沒有說什麽樣事情,但是這幾天每天都有一些老人帶著家裏的孩子到留守兒童之家來玩,村裏已經漸漸傳開了,不過暫時來得多的還是附近的人。
“啥子留什麽的家喲?不曉得在搞些啥子?”有的老年人根本聽不懂留守兒童之家是什麽,聽到廣播後跑去問其他村民。
“老輩子,是留守兒童之家,也就是那些媽老漢出去打工不在家的娃兒,就是留守兒童。村上是專門給他們修建了玩的地方和做作業的地方,放假的時候可以讓他們去村上玩,還有人輔導做作業,不讓他們在外麵到處亂跑。”有年輕的村民給他們解釋說。
“我們家還有老人在呢,怎麽能叫留守兒童呢?隻不過讓娃兒可以在一起做作業,還有人管他們做作業,這倒是個好事情。”
“是呀,聽說是那個小張書記請人來搞的,村上修的房子,裏麵的玩具、書本、桌子、凳子都是小張書記在外麵找人送的。而且明天還要搞個儀式,還要給留守兒童送些東西。”
“哎呀,有東西送呀,那明天我早點帶我孫孫過去。猴子,今天晚上早點睡覺,明天去村上領東西。”雖然大多數村民,特別是老年人都不懂什麽是留守兒童之家,但是聽說要給娃娃們發東西,大家還是積極性很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