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結對(上)

“我沒想到一個村,能夠把地形圖做到這個程度,簡直聞所未聞,可見工作很細心,跟你們合作一定可以很好地完成我們的科研工作。雖然還沒有看現場,也還沒有對土質進行檢測,但是即使土質不符合水稻育種要求,這麽大連片的農田也可以建成一個優質水稻基地。

當然,優質水稻基地與優質水稻育種基地聽起來差不多,涉及到的科研項目與科研經費卻有天壤之別,我們已經了解了基本情況,那麽就到現場去看看吧,同時完成取樣工作。”韓教授高度稱讚龍溪村的工作,表示了由衷的欣賞,言語間表達出合作的意願。

隨後,一行人乘車經過機耕道來到龍溪河下遊的農田間,韓教授一行下車來,幾個助手分別從車上提出一個個銀白色的密封箱子,打開之後裏麵有一些試管、燒杯等工具。他們花了一個多小時,在十八個不同的地點采集了一些土壤、田間水、甚至包括龍溪河水,準備帶回去檢測。

張軍發現,省農科院這些專家非常敬業,也非常務實,一直忙到中午一點過再回到鎮上用餐,他們沒有絲毫怨言,言語間都是對表現了一處有可能建成優質水稻育種基地的欣喜。

“如果建成了優質水稻良種基地,不僅僅是對你們村有好處,對老百姓有好處,對促進我國的優質水稻產業發展同樣有著巨大的好處。因為建成一個近2000畝的水稻良種基地,可以提供至少800萬畝的優質水稻種子,每年可以增產30000多噸水稻,這個細賬算起來可不得了。

而且,如果建成普通的優質水稻基地,土地流轉補助可以讓村民的收入翻倍;但要是建成了優質水稻育種基地,經費補助可以讓村民的收入增加兩倍。而且基地建設經費至少有數百萬,到時候請村民務工還可以增加他們的收入。”吃飯的時候,韓奇教授拉著張軍興致勃地對他說。

“感謝韓院長對我們村的關心關切,我們一定配合省農科院搞好科研工作和建設工作。還有我們今年規劃了通村公路建設,大概下個月就會開始修水泥公路,爭取早點把農田兩邊的水泥公路修好。隻是我們還有一個大的難題,那就是龍溪河上在村內還沒有一座公路橋,我們已經納入三年規劃,正在各方麵籌集資金,爭取早點把通車的公路橋修好,到時候水稻基地建成兩邊往來也更方便。”張軍說道。

“修一座公路橋需要多少經費?如今你們籌集了多少經費?”韓院長想了想問道。

“龍溪河的河麵不太寬,因此修一座20米長5米寬的公路橋預計需要200多萬,目前鎮上支持了我們30萬,縣裏交通局還可能爭取到一部分資金,另外我們還會發動村民捐款部分,不過缺口還是不小。”張軍為難地答道。

“這樣吧,如果能夠合作,我可以在項目報告裏麵專門列一項基礎設施經費,要是建設水稻育種基地,這筆經費可以給你們80萬,但要是優質水稻基地,就隻能給你們50萬。其他的缺口就隻能靠你們自己想辦法了。”韓院長說道,開口就至少給了五十萬,多的話可能有八十萬,讓張軍與劉龍江等人都非常驚喜。

“感謝韓院長想得這麽周到,龍溪村修公路橋是一件大好事情,確實需要的經費很多,隻能夠通過各方麵想辦法來籌集。雖然縣上的扶貧基礎設施建設經費有限,但為了鼓勵龍溪村,我會打個招呼,給你們特批30萬修公路橋吧。”這時,楊朝榮常委也開口說,他就是分管縣裏的扶貧工作的,有他開口這30萬就妥妥的了。

“劉書記,我們一起感謝韓院長、楊常委還有石書記,你們真是幫了我們大忙了。原以為這橋至少要等兩三年才有希望修建,但是現在希望已經看到一半了。接下來我們會繼續努力,想方設法爭取資金,力爭早日把公路橋修起來。”張軍與劉龍江都很激動,端起茶站了起來感謝幾位支持修橋的領導。

“我們的檢測結果一個星期就可以出來,加上項目報告和立項,大概需要半個月才會有結果。但是你們放心,即使無法建成優質水稻育種基地,也可以建成優質水稻基地的,這個我可以保證。”下午離開的時候,韓奇鄭重地對眾人說。

“那我們就等待韓院長的好消息了。韓院長,這些天我們需要做些什麽呢?”張軍與他握手問道。

“這些天,你們要發動群眾,簽訂一份同意流轉土地的協議,我回去後會叫助手聯係你們,把協議模板發給你們。我估計這其中你們還會遇到困難,因為協議至少要簽十年,可能有些老百姓不一定願意流轉農田,需要你們把前期工作做好。給予老百姓的補償方麵,我們會擬定兩種情況,最後立項的是哪種情況,就按照哪種情況來執行,這些也需要你們先做好解釋。”韓奇院長對張軍和劉龍江說。

“張軍,劉支書,韓院長這麽支持村上的工作,你們一定要抓住機遇,回去做好相關的群眾工作,爭取項目立項下來,就可以馬上開展後續工作,避免耽誤今年的耕種。相信這對老百姓來說也是一件大好事情,盡管可能有個別老百姓不理解,你們要耐心細致進行思想動員工作,把前期準備工作做好。”楊朝榮常委也叮囑兩人說。

“請韓院長和楊常委放心,我們會倍加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早日把群眾工作做好,爭取早日建成基地。這些農田涉及到38戶貧困戶和106戶普通農戶,隻要基地建成發放的補助,基本上能夠讓這38戶貧困戶經濟收入達標了。如果平時再給他們務工的機會,讓他們日常也有一些收入,那他們脫貧就沒有問題了。事關全村三分之一左右的貧困戶脫貧的希望,我們和村委一定會好好做群眾工作的。”張軍連忙說道,劉龍江也在旁邊點頭應著。

“這麽算下來,修橋的錢至少已經有一百一十萬了,而且還很有可能是一百四十萬,差不多夠一半了。”村上的其他幹部並沒有去鎮上吃午餐,等到張軍與劉龍江回來說起修橋的事情後,大家都非常震驚,也非常驚喜。特別是刁世平,之前他一直反對修橋的規劃,就是因為需要的資金太多了,但是現在才過去幾天,就籌集到了近半的資金,讓他的心裏也動搖了。

“劉書記,看來是我想錯了。想到需要那麽多錢,我就覺得犯愁,所以才會反對在三年內修橋的規劃。沒想到你和張書記這麽快就爭取到了近半的資金,看來隻要努力想辦法,並不是沒有辦法的。那麽接下來我們就一起想辦法吧,爭取早日把公路橋修起來。”刁世平找到劉龍江誠懇地說。

“世平,你能夠這麽想就對了。咱村幾個村委幹部,在這種大事情上要意見一致,才能夠把事情幹成。我看到張書記確實時時處處都在努力想辦法,所以咱們也得努力一些,把目標放在村裏那些成功人士身上吧,下來聯係聯係他們修路和修橋的事情,爭取讓他們捐一部分錢。”劉龍江說,這種事情就得由他們來做,張軍的話他們不熟悉,自己由刁世平當村幹部都有一二十年了,這些人還是知道的,多少還有一些薄麵的。

“還有稻田基地涉及到的群眾工作,也由我們去做吧。張書記這邊扶貧工作太忙,分給我們幾個吧,大家都出一份力,不要把張書記累著了。”刁世平點點頭說道。

接下來幾天,劉龍江、刁世平帶著除陳波之外的村幹部們,開始去做那些農田涉及到的群眾的工作了,絕大部分群眾都非常支持,但是也果然有少數老年人不願意,他們隻想自己每年種田收獲一些稻穀裝進倉裏,心裏才覺得踏實。

張軍並沒有參與,遇到不願意的群眾都是其他人反複上門做工作,有的還要給在外麵的兒女打電話,動員他們給家裏的老人做思想工作,最終還是做通了工作,把協議都簽好了,土地也重新丈量過了,就等著韓院長那邊的消息了。

而3月29日,縣委統戰部與匯興公司的幫扶幹部全部都下村來了,參加了龍溪村的結對幫扶工作會,楊朝榮常委、李才平部長與匯興公司的黃總、周總都前來參會了。兩個單位也給每個幫扶責任人分配了幫扶的對象,而領導強調之後,張軍安排具體工作。

“我們兩個單位一共有51位幫扶責任人,結對的貧困戶是121戶,所以安排下來有一半的人結對2戶貧困戶,有一半結對3戶貧困戶,都不算多。據宣傳部的光頭書記說,他們每個人至少聯係了4戶貧困戶,有少數人還是聯係的5戶貧困戶。

今天大家下去後,一是要與貧困戶認識一下,介紹一下自己,讓貧困戶知道你們是幫扶責任人,是哪個單位的,以後會經常去他們家;二是填寫幫扶手冊,要把貧困戶的信息對照之前的信息表和實際情況記錄下來,特別是身份證號不要弄錯了;三是宣傳小額扶貧貸款政策,告訴他們這2萬塊錢是由他們出麵貸款,由村上集體使用辦企業,年底給他們分紅,不需要他們付利息,到期後也會由村上統一還銀行,一定要讓他們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