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姐妹之分
姐妹倆一個台前,一個台後,互不幹擾,卻互幫互助,活得有姿有態。趙戀成了角兒,也就瞧不上後台打雜的活兒了。
她常勸妹妹:“台下的日子是下苦的人過的,你一個年輕女孩子不把自己當成珍寶,非要當死魚眼珠子混在那攤死水裏,是嫌從前爹媽那輩的苦沒吃夠嗎?
不如到台前來唱戲,學個兩三年,旦角兒唱不成,總還有其它行當,即便是跑龍套,那觀眾的掌聲呼聲也都有你一份。到時你隻管端直地站在大燈底下,接受榮譽和讚美……”
任趙戀如何苦口婆心也好,趙悅也總是平平地一笑,用說了千百回的話拒絕趙戀:“台上的光鮮不也是背裏濕了多少汗水換來的嗎?不比台下輕鬆到哪兒去,我懶散慣了,練功是練不動的了,就喜歡在台下幹,自在。”
趙戀見趙悅總是無所謂的樣子,心裏的氣就不打一處來。人往高處走這一處世法則,在妹妹那裏就是廢律一條。
她心裏怪妹妹的時候也在怨母親,怎地不把她生得心再狠些,狠起來了把“長姐如母”那套東西搬了過來,壓到妹妹頭上,如此她就是再多不願也隻有聽話的份了。
姐妹倆說話老說不到一處去,但日子好壞總得過下去的。對於她們來說,戲團就是她們的家,有家就能過日子,日子過好了,過長了,就有奔頭。
可戲團的好日子卻到頭了。先是演出少了,再是唱戲的人少了,好像忽然間,那個總是熱鬧鮮活的台子,就變作不長一粒糧食的貧地了。
看戲的人越來越少,昔日站在台上一起演出鞠躬的人也一個個退出了。趙戀著急——她的青春已經奉獻給了劇團,現在也好不容易爬上了劇團主任的位置,出了戲團啥也幹不了,無論如何是不能再回到從前仰人鼻息的生活裏去的。
團裏開了不知多少次會,老團長提議上新戲,遭到老夥計們的反對。老戲一代代唱下來,戲裏人物一悲一喜都是早早就刻到了演員、觀眾骨子裏的,有共鳴的東西。
新戲上台,得經過多長時間融合且不好說,萬一受到觀眾不好的評價,那戲團往後再想翻身豈不是更難了。
趙戀倒持不一樣的意見。她是代表戲團到外地學習過外地戲種,見過優秀同行的人。老戲就是再好看,那天天年年的吃一道菜也有膩味的時候。
最後會議散了,團裏一致決定按趙戀說的辦——請人給戲團寫戲、排戲!
這一請,可不得了,把省裏最有名的戲曲文化研究學者、國內知名編劇、戲曲作詞作曲專家給請來了。
為了留下戲團,也為了在戲團留下,趙戀可真是拚了命。沒人知道她請來眾多名家花費了多少力氣和金錢,正如沒人知道她每天為了定下新戲的本子基調時,焦慮得整宿整宿睡不著的事。
趙悅把姐姐的情況看在眼裏,有心想為姐姐分擔,她將從師傅處聽來的戲本劇目,逐句逐字寫下手抄戲本,來到趙戀房間,一本本、一出出地和姐姐一起研究起來。
戲團的人守舊,名師們要創新,各自守著自己的陣營,會上談崩了一次又一次,仍沒定下適合的戲本。
後來,趙戀顧得了那頭就勸不好這頭,被磨得實在沒了脾氣,隻得“胳膊肘往外拐”了一回,同意放手讓名師們先閉門造車,最後她負責向上級反應。
編劇胡老師見趙悅對二棚子戲戲本頗有研究,對戲的整體架構也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便破例讓趙悅參與了戲本編製研究當中來。
名師到底是名師,在房裏熬了小半個月,終於寫出個可大可小的新戲來。
說它大,是因為依托了曆史事實為背景,講了國家曾為了通過南水北調來進行跨流域的水資源配置,兩次大規模的遷移鄖陽人民的事。
說它小,是因為以一個小家的視角開始,講述了年輕的副鎮長尹思媛作為移民工作組長,勸說娘家人、婆家人外遷的故事。
移民移的不僅是地方,移的還是情懷、意誌,是帶著相信國家,相信移民工作者的心,放棄原有的一切,移到陌生的地方重新開始的精神。
戲本的初稿一出來,趙悅就對胡老師佩服得五體投地。老戲本裏不是沒有家國英雄的情節,卻由於近代少人觀看的原因很少上演了,改成了各種家長裏短的故事。
新戲得到了趙悅的百分百支持,卻遭到了趙戀的質疑。大的故事,要配上大的布景,大的編排,這不論對當時走得隻剩下鼎盛時期的小半數人的戲團來說,還是對劇團有限的經費來說,無疑都是個巨大的挑戰。
趙戀又一次奔波在兩頭間,希望編劇老師怎麽想著法解決一下戲太大,演員不夠的事,求上級解決事太多,錢不夠的事……
趙悅認為姐姐目光太短淺,總想著眼前的利益,想不到戲上了以後能帶來多大改變。這種“長線投資”型的想法對於趙戀來說還是太過新鮮,姐妹倆因此沒少吵架。
戲到底是上了。老團長說了多少次情,磨破了多少片鞋墊子才跑出來的經費批下來了,人員不足的事,隻能是靠老演員輪番上場了。好在當年戲團還算是個體麵的工作,還是招來了新演員。
可排戲、唱戲的過程遠比想象的要艱難。老演員介紹來的新演員,互相之間牽牽扯扯地有些關係,為了唱詞和戲份,又開始吵開了。
趙戀天天有解決不完的事,有收拾不完的爛攤子,有時候難免想讓當時身為編劇組工作人員之一的妹妹幫著解決一些,可趙悅認為戲已經編排得很好了,該哪個角兒多唱,哪個在旁搭腔那都是早就定好的事,再為了這些事影響了新戲上台,有點得不償失。
兩姐妹的關係,終於因理念不合鬧僵了。從此,兩人即便是天天見麵,也是愛答不理,各自忙著各自的事。
最後,戲終於有了名字——《我的漢水家園》。自古以來人多少都有戀家心理,這套舍小家為大家的新編二棚子戲,又讓人們對“家”有了不一樣的見解。
《我的漢水家園》一登台,便取得了圓滿的成功。戲團終於迎來了久違的榮譽,從主創人員到演員,無一不獲得社會的高度評價。趙戀因此成功地留下了戲團,可趙悅卻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