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激烈的政策
朱棣到底還是心疼自家老爹的,一見老爹這模樣,趕忙衝著朱高煜問道。
“小哥,你這話說的未免也太過嚴重了吧?”
“我記得上次咱們聊到這事兒的時候,你也說了,科舉其實是最適合這個時代的,怎麽忽然間就成了誤。國害民的惡政了?”
“大明朝堂可就指望著科舉取士呢,這要是沒了這玩意兒,到時候怎麽招納人才?”
朱高煜端起一旁的茶盞不慌不忙的喝了一口,這才緩緩說道。
“李叔著急了!”
“我何時說過要廢了那科舉製度?”
“自那隋煬帝楊廣弄出這科舉取士之法後,這東華門外唱名早已成了無數人一輩子的追求了!”
“真要是把科舉給廢了,那已經不僅僅是朝堂招不到人的問題了,而是天下動**的問題!”
朱元璋這會兒聽到這裏也緩過來了,一雙略有些渾濁的眸子緊緊地看向了自家大孫子,想聽聽對方到底能說出什麽高論來。
實在是因為八股取士於他而言太過重要了!
科舉一事對於大明也太過於重要了!
朱高煜倒是不慌不忙。
“剛剛我已經說了,我要廢掉的不是科舉,而是八股!”
“為何?因為八股沒用啊!”
“四書五經讀得再熟,哪怕倒背如流了,八股文章做得極好,可那又能如何?”
“這樣的人是能執政還是能算賬?是能掌軍還是能清理刑名?”
“都不行!”
“二位回過頭去看看曆朝曆代絕大多數的官員、臣子你們就能發現,但凡那些能在知縣、知府等親民官任上幹出成績的,實際上都是有根底的!”
“要麽就是家中親友本就是當官的,要麽就是師長當中有當官,有人言傳身教不說,還得給他配上幾個靠譜的師爺,這才能幹出一番名聲!”
“那麽,這就有個問題了!”
“科舉,考的那些東西,到底有什麽用?”
“或者說八股取士在大明這些年,讓無數讀書人埋頭苦讀窮經皓首之下,學到了什麽?”
“沒有!那就是一門應付考試的學問,考上考不上這輩子除非當個教書匠,否則一輩子都用不上了!”
“二位覺著呢?”
咱覺著?
朱元璋這會兒覺著頭皮發麻!
因為他居然覺著自家大孫子說的是對的!
而朱高煜見對麵這二位都沒說話,心裏也暗自得意的一笑。
來自後世的
他,比所有人都清楚八股取士到底是個什麽玩意兒!
那其實就是個考核邏輯思維能力的漢字版數獨遊戲。
說白了,先用四書五經打底,然後爛熟於心以後,再把八股的規則吃透、弄懂、搞明白以後,那就是個填空題。
後世早已有無數人把這八股文當做視頻素材給說了個明明白白了。
“小友,你覺著,不考八股的話,那考啥呢?難不成還跟以前一樣每次都隨意出題,然後就考那些四書五經?”
朱元璋的問題可謂是一針見血,但朱高煜也不著急,反而笑眯眯的答道。
“其實吧,儒家最開始的時候,在孔聖人的時候所提倡的君子六藝,那其實就是最好的考核科目。”
“禮、樂、射、禦、書、數,真要是這些方麵都合格,至少比現在八股取士弄來的強不少吧?”
“更何況,我覺著,不僅君子六藝,兵法策論、經史子集啥的都得算上!”
朱元璋父子倆聽到這整個人都不好了,朱棣驚訝的喊到。
“這怎麽可能?”
“這麽一弄豈不是全亂了?”
“誰能學這麽多東西?”
朱高煜直接一擺手,毫不在意的說道。
“怎麽可
能亂?”
“絕對亂不了!”
“你們呐,是在內心深處把那君子六藝的標準定得太高了,就好比射這一項,我也沒說要求人百步穿楊啊!”
“兵法韜略以及君子六藝裏射、禦兩項,也不是說讓人非得練成個高手高高手才行,更不是讓他們去生死搏殺!”
“不過就是強身健體同時漲一漲陽剛之氣罷了!”
“二位想想,但凡曆朝曆代盛世來臨的時候,讀書人是不是都有種文武雙全的感覺?”
“強漢如何?班固班超兄弟倆可是文臣?照樣北伐匈奴!”
“三國如何?各路諸侯誰手裏沒幾個能文能武的謀臣?”
“盛唐如何?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中那些文臣哪個沒上過軍陣?”
“哪怕是被人罵成軟骨頭的富宋,不照樣有辛幼安這等文能寫就稼軒詞,武能揮師破敵軍的文人?”
“所以說,這君子六藝、兵法韜略就得讓人學、讓人考,才能一代代的傳承下去,才能讓文人不重蹈大宋的覆轍!”
“文人就是一個國家的意誌最明顯的體現,他們的思想意誌好戰,那國家才能挺直腰杆、富強起來!”
朱元璋父子二人聽到這裏,算是大概明
白朱高煜的意思了。
說白了,這八股改成新的考試內容後,最重要的還是讓文人重塑風骨、學會腳踏實際。
不過,朱棣也有疑問:“小哥,你這麽搞,不擔心到時候這文人造反嘛?畢竟都學了這些本領了!誰知道他有沒有這個心思!”
朱高煜看朱棣這會兒跟看二傻子似的,久久才答道。
“李叔,你到底是怎麽想到這一出的?”
“大明蒸蒸日上、民眾安居樂業,那某個官員或者藩王或者其他別有用心的,他本事再大,拉誰造反?”
“別說造反了,百姓隻要小日子過得好好的,但凡跟風險有關的事兒,你逼他幹他都不幹!”
“所以啊,這天下亂不亂,最後還是看朝廷、看皇帝以及看施政,跟人學什麽本事壓根沒啥關係!”
父子兩人一想也是,自家做的好自然就沒人造反,而且就算造反也沒有人擁護。
而且結合之前朱高煜出的那應對清查土地的政策一看,自家這麒麟子,還真就把民意給拿捏得死死的了!
那對於他們父子二人來說,這可就是一種重重的鞭策了啊!
不僅天下臣民看著他們,連他們的子孫也在一旁虎視眈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