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提前百年出世的一條鞭法

朱元璋此時雙眼微闔,久久的沉默著。

實在是今日裏朱高煜的有些話讓他太過感慨了。

勳貴可殺可不殺,文官想殺隨便殺……

隻要理由足夠,涉及的事情夠大,他朱元璋再來一次胡惟庸案、李善長案又能如何?

反正自己一個暴虐成性的名號怕是在史書上已經逃不過了,那何必還遮遮掩掩、畏手畏腳?

但殺人的事情先放到一旁,這屠聖治本之法才是真正的金玉良言啊!

自家大孫子有句話朱元璋相當認可,那便是民無地不穩。

當年他老朱為啥最終走向造反這條路了?

歸根結底不還是因為混口飯吃,還不是因為沒有自家的田地?

朱元璋感慨了一番,細細琢磨著朱高煜今日裏的所言所語,計較著裏間的得失。

‘這士紳一體納糧先不說,這事兒牽扯太大,咱若是一道政令下去怕是都有些扛不住。’

‘倒是這攤丁入畝可以弄!’

‘對,就按照這個法子來,咱不管你家裏到底幾口人,人多人少咱都不管!’

‘地多的,你就給咱多交錢,地少就少交,咱看那些七裏八鄉的土地主怎麽弄。’

‘哼,反正地就在那

裏,難不成還能跑了不成?’

‘這個好,有這招咱還真不愁銀子了!’

朱元璋越想越覺著此計精妙,可不曾想,朱高煜還有後續沒提呢。

“犁清土地不過隻是開始,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製度,那麽即便是現在弄明白了,過些年照樣會故態複發,土地仍然會被吞並。”

“老爺子、劉叔,何謂製度?”

“那便是要以國法框定行為,得到國法允許的那自然百無禁忌,若國法禁止的,自當明正典刑。”

“否則,縱使皇爺爺做過一次,將來父王再做一次、兩次,終究也不過是秋風掃落葉罷了。”

“待到來年秋風起,照樣落葉遍地!”

一聽到這裏,朱元璋就感到一陣頭大。

他實在是想不出該如何阻止富商、勳貴吞並土地。

因為朱元璋比在場所有人都明白,這人的貪欲一旦打開以後是填不滿、止不住的。

哪怕殺得人頭滾滾又如何?

總會有些蠢材認為天高皇帝遠,自以為聰明的弄些手段迫害百姓。

朱元璋有心開口求教自家大孫子,正打算開口時忽然發現自己老四居然在一旁看戲,還看得津津有味的?

這不禁讓老朱惡從

心頭起怒從膽邊生,一對虎目猛的就瞪了過去。

那神色,似乎要不是最後一點顧忌,當場就得一腳踹過去了。

朱棣都被自家父皇這眼色這給弄傻了,這又是要幹嘛?

眼見著對方朝著自家大兒子努了努嘴,這才明白原來是要讓自己開口求大兒子啊。

得,明白了,老爺子好麵子,覺著自己老是開口不好意思了唄!

隻是朱棣心中也是頗多怨懟。

您覺著對自己大孫子老是開口不好意思,那我朱棣衝著自家大兒子開口就好意思了?

您的麵子要,我就不要麵子了?

朱棣倒是有心反駁一二,可一看到朱元璋那臉色,頓時從小養成的那股子對於自家老爹的畏懼本能又浮上了腦海。

轉頭打算衝著自家大兒子彰顯一把老父親的威嚴吧,可抬頭看著自己兒子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樣,頓時又覺著自己貌似像個傻子一樣。

往日裏他覺著自己也算個人物,不說走一步算三步,但至少也是有有腦子的。

可自己大兒子呢?

走一步看十步都是最少!

自己最多看三步,甚至三步都不到!

這一比較,朱棣感覺自己簡直不要太蠢!

算了,他

們爺倆都厲害,我一個都惹不起!

那能咋辦,換個方式老老實實地幹活唄。

想到這,朱棣臉色一變,衝著朱高煜輕聲問道。

“小哥,那你覺著,攤丁入畝和士紳一體納糧還不夠?還需要什麽樣的國法來限製?”

朱高煜這些東西本就沒打算藏著,直接坦言道。

“一條鞭法!”

“所謂一條鞭,乃是把原有的各種亂七八糟的稅都均攤到土地上去!”

“這樣一來,在清丈土地以後,朝廷便隻要根據土地魚鱗圖冊每年照實收稅,隔上幾年重新清丈一遍新開肯的土地就行了。”

“有多少土地交多少稅,地多的多交,地少的少交,沒有地的不交。”

“如此一來,也能有效的防止底下的官員爛收苛捐雜稅!”

“如今百姓身上背著的苛捐雜稅,有多少是朝廷真正收取的,又有多少是當地的胥吏們欺上瞞下弄出來的?”

“經過這麽一改,那就全都不存在了,國朝於農民於土地就一種稅,那便是土地稅。”

“至少這條政令的推行會讓賣兒鬻女、家破人亡這種事情少上一大半吧!”

說到這裏,朱高煜也有些感歎。

此令,最初

是在嘉靖九年之時,由桂萼提出的,當時一問世便掀起了滔天大浪。

而後,桂萼沒能繼續下去的政策在張居正這位權相手裏徹底發揚光大。

不得不說,張居正於改革之事上,有能力、有手段、有魄力。

但可惜的是,他沒碰上一個好的皇帝。

萬曆皇帝不僅僅被利益受損的文官們徹底給忽悠傻了,同時作為被張居正扶上皇位的皇帝,他也被張居正大權在握的模樣給嚇住了。

等到張居正一死,他徹底擺爛了不說,還報複性的把張居正的一係列改革新政全給毀了。

原本能續命百年的大明,僅僅隻度過了十年的萬曆中興,便再次衝著懸崖一去不複返了。

可如今呢,朱高煜怎麽會允許大明還走上原本的老路?

他為了造反都準備好幾年了,又怎麽可能讓其他人出來幹擾?

朱高煜在那兒默默感歎,朱元璋父子倆則同樣在細細思索著。

這新政的好處大不大?

自然大!

但就是因為太大,反而讓他們覺著有些棘手了。

到時候他們麵對的可就是天下所有士紳、官員了,甚至連得了好處的百姓估計也會被煽動著站到對麵去!

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