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大明莆田係
旁人不清楚,可朱元璋難道自己還不清楚從寶貝孫子那裏,趁著對方醉酒糊弄來的東西有多珍貴?
當即連早飯都顧不上了,直接搶過一匹朱棣家的馬,打馬便朝著宮中趕去。
而朱棣見此,除了長歎一聲以外,也唯有同樣打馬跟上了。
可剛剛衝出去不遠,朱棣卻發現自己父皇忽然一拉韁繩調轉馬頭衝入了一道暗巷之中。
朱棣雖然心中有疑,但仍舊毫不猶豫的跟了過去。
當先進入,便發現自家父皇正端坐馬上等著自己。
“老四,咱琢磨著,大孫子那兒弄來的東西,可謂國之重器,怎麽小心都不為過。”
“你幫著咱尋思尋思,到底怎麽安排妥當一些!”
朱棣聞言楞了一會兒,沉吟片刻後,朗聲道。
“父皇,如兒臣所想,你我二人怕是不能這麽回去,得掩蓋下行蹤才是。”
“不然都知道你我父子二人便裝出行,到時候兒臣擔心會一路順著咱們的蹤跡找到高煜那邊,那可就是大.麻煩了。”
“另外,無論是燧發槍還是弗朗機炮,待會兒肯定得試用。”
“偏生那等物件一用起來便動靜頗大,故此兒臣
覺著不如去禦馬監的校場一試。”
“提前安排蔣指揮使進宮安排一番,掃清那些一些不相幹的,正好方便你我父子二人直奔禦馬監!”
朱元璋聽完點點頭。
“不錯,老四你倒是個做事周全的!”
“蔣瓛,按老四剛剛說的,你先行一步,先把昨天保管好的家夥事送去禦馬監,再把校場那邊戒嚴。”
“另,征調軍器局、兵仗局的火器大匠遮掩行蹤直奔禦馬監,咱隨後就到!”
“遵陛下命!”
蔣瓛躬身接令後,轉頭就翻身上馬朝著宮中衝去。
倒是朱元璋父子二人,在一眾錦衣衛的掩護下,絲毫不起眼的繞過皇宮正門,從側門直接去了禦馬監。
這禦馬監聽名字不過是個宮中養馬的地方。
可實際上,此地乃是軍營,鎮守此地的乃是真正的皇帝心腹,為的就是讓皇帝在宮中還有一定的兵權。
隻不過眼下再次操練、服役的全是身強體壯的太監罷了。
這群人斷了是非根少了家族羈絆,論身份又是皇帝家奴,還經過精挑細選、反複審查,最是忠心不過。
正因為如此,朱棣一提朱元璋便覺著這地方確實不錯。
等到父子二人來到禦馬監,一處早已被蔣瓛安排錦衣衛團團圍了個水泄不通的院落裏。
父子二人一眼便看到了院子中央裏那兩輛他們倆昨晚還辛辛苦苦拉著的大車。
大車之上被刷了桐油防水的油布蓋了個嚴嚴實實,隻能勉強看出個外形,卻壓根不知道裏麵是啥。
恰在此時,被錦衣衛喬裝打扮放在馬車裏送來的軍器局火器大匠,也終於到了。
朱元璋手一揮便免去了幾位瑟瑟發抖的大匠們的行禮,轉而一臉火熱的看著眼前的大車。
讓不相幹的人趕緊滾蛋,隻留下朱棣、蔣瓛以及軍器局大匠留下後。
壓根等不及其他人動手,老朱自己就上手直接把油布給掀開了。
看著眼前那敦實、厚重的弗朗機炮,以及那黑黢黢的炮口,老朱連呼吸都急促了不少。
而一旁的朱棣也沒閑著,扭頭就把一旁放著的箱子給打開了。
裏麵放著的果然就是他昨天親自上手試過的燧發槍。
朱棣毫不猶豫的拿起燧發槍,也沒上火藥,直接熟稔的往肩上一架,輕輕一口扳機。
啪~
一聲輕響,差點沒讓一旁的大匠把眼珠子瞪出來,卻讓
朱棣興奮得眉梢都在樂嗬。
沒錯,就是這個,咱昨天心心念念的就是這個!
父子二人各自看著自己手邊的寶貝,簡直是愛不釋手。
心中幾乎不約而同的感歎道。
“有了燧發槍和弗朗機炮,北元殘部算個屁?”
“阿魯台部算什麽?”
“東瀛又算什麽?”
一時間,父子二人皆是豪情迸發、躊躇滿誌。
就在他們二人琢磨著東征西討、開疆拓土之時,被他們忽略了的軍器局的兩位大匠,此刻正兩眼冒光的看著老朱父子二人手裏的新式槍炮。
自元末明初各路征戰的時候,火器其實就已經運用到了各路征戰當中。
鄱陽湖一戰裏,雙方就沒少用火炮對轟。
故而朱元璋這個馬上皇帝對於火器那不是一般的重視。
大明初建的時候,火器製造可是專門放在寶源局這個負責製造錢幣、農具等物事的機要部門的。
後來隨著火器的發展和製造規模的擴大,更是專門設立了軍器局專司火器製造,同時兵仗局也有部分人手投入到了火器製造上。
但要是論及專業的話,軍器局自然是老大。
看如今征調來的師傅九成來
源於軍器局,就明白軍器局在火器一事上的強勢了。
卻說這幫子能在軍器局稱得上一聲大匠的,那自然是本事、眼光樣樣不缺的。
故而,在他們眼裏,光是能看到眼前這等神奇的新式槍炮,就不枉今天受到的這番驚嚇了。
一個個猶如看到了絕世美女一般,哪怕不敢往朱元璋父子二人身前湊,卻一個個伸長脖子,眼睛恨不得直接長在那上麵再也不挪開了。
這一看,就入了迷。
直到朱元璋連連喊了兩聲,一眾大匠才恢複過來,想起了還有個皇帝在一旁呢。
冷汗直冒的同時趕忙跪倒在地連聲請罪。
朱元璋毫不在意的擺了擺手,他自不會跟這些工匠們計較些許小事。
他現在就關心一點。
“爾等都是火器一事上的老手,好好看看這新式槍炮,然後仔細琢磨琢磨。”
“咱眼下需要你們老實回答幾個問題。”
“此等火器到底如何?”
“比起我朝現有的火器提升到底大不大?”
“若是好,那麽好在哪裏?”
“軍器局可否根據這樣品進行仿造,成本幾何,產量又如何!”
“細細看、細細想,答得好咱有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