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初學刺繡

第二天,福運來就知道了她外婆這一次來為什麽說會長住。

看著福外婆擺在她麵前的東西,福運來下意識的看向一旁的福滿滿,隻見福滿滿已經笨手笨腳的開始了。

顯然在她還沒有回來的幾個夜晚,福滿滿已經先一步開始學了。

福外婆感受小外孫女的走神,心中有些失望,但還是十分慈祥的道:“來來可以先跟外婆學一學,如果實在不喜歡了,我們再放棄好嗎?”

雖然,她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把這身手藝,傳授給小外孫女,但如果小外孫女不喜歡,她也不會強求。

畢竟,現在啊,她繡的這些花啊草啊鳥之類的,已經不時興了。

外麵最流行的,早就變成了什麽列寧裝。

常惠芸雖然不覺得這些簡單的衣服漂亮,可小年輕們穿上也確實精神。

簡單也有簡單的好!

她老家人雖然遺憾這門手藝,可能不會有發揚光大的機會了。

但隻有刺過繡的才知道刺繡的艱難。

以後,再也不會有大量的女孩依靠這門技術吃飯,也不會因為這門手藝,明明距離上年紀就還有不小的年齡,卻早早的就活得像瞎子一般。

常惠芸是真的打心底裏感謝小外孫女換來的養身丸。

就是因為她年輕時,為了跟她家老頭子一起養家,天天手上繡活不離!

這雙眼睛早早的就模糊掉了。

後來這門手藝不再重要,她的眼睛才沒有繼續瞎下去。

在村子這種熟悉的地方,過日子還沒有什麽問題,可要走遠一點,真的跟個半瞎子沒有什麽區別。

服了養身丸之後,常惠芸沒有關注她身體的變化,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她那一天一天清晰的眼睛上麵了。

到現在,她的這雙眼睛,不說能與年輕做繡活時,分線如牛毛時的相同。

可跟同村的老頭老太相比,她也不差什麽了。

這一次,常惠芸堅持一個人走這一路,她雖然知道這是任性了。

可她真的想要好好感受一番,能夠獨自一人在外麵,依靠自己辨認一切的感覺。

這種感覺,真的格外讓人滿足。

福運來自然不知道她外婆的想法,聽到外婆的話,頗有些不好意思的點了點頭。

她並不是沒心學,就隻是覺得意外罷了。

福運來知道外婆做衣服有一手,可她沒想到,外婆這一次特意過來他們家常住,竟然是準備教姐妹倆刺繡。

盡管現如今,刺繡的衣服沒幾個人敢穿,可福運來是知道曆史進程的人。

自然知道再等個幾十年,一幅好的繡品都可以上拍。

真正純手工刺繡的衣服,以福運來前世賺的那點錢,估計連個邊角料都舍不得買。

甚至就連手藝本身,都是上了非遺保護名錄中,極為珍貴的物種之一。

於是,接下來這小小的一間房裏,一人教、兩人學,都認真無比。

也幸好,福家的房子是大雜院的正房,比院子裏的其它人家的房子地基高了不少。

如果不是有人特意湊在她們窗子前麵,根本就不會看到三人在忙些什麽。

眼看著臨近中午,劉秀梅進來給三人倒了些熱水,就直接道:“媽,這事也不急在一時,你們先休息休息,下午在繼續吧!”

正為兩個孫女學得專注而開心的常惠芸,下意識的看了一下天色,才發現這時間真不短了。

她趕緊叫了兩人先起來,刺繡這事,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學會的。

而保護眼睛跟脖子,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除此之外,還有一雙需要時常養護的手。

福運來坐的住,被叫起來後活動活動脖子後就好了。

反倒是福滿滿,她上班的時候都是站著的,突然讓坐這麽久,站起來感覺全身上下都不對勁。

在房間裏活動了一圈,姐妹倆又被趕到了外麵。

等到房間裏沒人了,劉秀梅才問起了母親的打算。

對於她教兩個孩子學刺繡的事情,劉秀梅自然沒有意見。

可這事,真的不是一天半天,甚至是一年兩年都肯定不會有結果的。

她媽能在他們家待這麽久嗎?

雖然福高明早就分了家,她老人家即使在他們家住多久都沒有影響。

但她娘家那邊……農戶人家,可最是沒有秘密。

她媽過來教兩個孩子刺繡的事情,也不能直白的到處嚷嚷,那到時候村裏肯定會有各種猜測。

她哥嫂,這不得委屈大了?

“你啊……就是心思重!”常惠芸輕輕點了點女兒的額頭,她笑道:“你忘記了,你哥他們一年到頭就來你們家好幾次!”

“上一次換了油枯的廠子,明年他們也準備去看看能不能有機會。”

“到時候要是真換了油枯回去,就一心盼著他們進城的村裏人,還有誰會開口亂說!”

她這女兒在城裏住久了,就忘記了農家人雖然有些人那張嘴確實麻煩。

但隻要能跟糧食扯上關係的,他們再敢張嘴,自家人都先收拾了。

聽到老母親說油枯的渠道,劉秀梅微擰起了眉頭,看樣子得趁家裏人沒來,跟朱家那邊聊聊。

城裏的關係,並不是那麽好拉上的。

畢竟,上一次他們能夠那麽順暢,那是因為找對了人。

而沒有朱家這個中間人,他們下次再去找,能不能找到人都是一回事。

而即使找到了,就他們村子裏產出的那些東西,還真很難引起對方的興趣。

晚上,福運來去廠裏前,劉秀梅拉了女兒商量了一番,她今天下午已經去朱家轉了一圈了。

現如今,誰不缺好東西,有著福運來這邊的渠道,劉秀梅真願意拉近關係,那還真不是問題。

隻是她一直不願意讓女兒為難,也不想從女兒手上出去太多的東西,所以關於女兒,關於渠道這事,她一直都守的緊緊的。

即使隨著福運來一次又一次的帶回來東西,大雜院裏不知道有多少猜測跟詢問,劉秀梅也是半點不鬆口。

可以說至今,能在劉秀梅手上得到最多好處的,就隻有朱家了。

但嚴格說來,兩家也算是渠道交換的一種方式。

在這個時代,算是頗為常見的一種獲得好東西的方式。

福運來聽到說是為了讓外婆長期留下來教她們刺繡的需要,不隻毫不猶豫的答應了,連她媽準備給的活動資金她都沒接。

看到女兒一邊答應一邊飛奔著離開,劉秀梅好笑不已。

她會直接告訴女兒,也隻是不想讓女兒覺得她在隨意使用這些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