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佛門異變

釋迦牟尼伸手接過盒子,小心翼翼的打開,藏青色的盒子內,是一張明黃色印著佛偈的紙張,紙張包成一個包裹,放在藏青色的盒子裏。

那藏青色的盒子可能有屏蔽靈氣的作用,在未打開盒子之前,這東西沒有半點兒靈氣波動,可當盒子打開之後,拿出明黃色的紙張,銀黃色的包裹,巨大而強烈的靈氣波動浮現出來。

這明黃色紙張也是一件珍貴的寶物,名叫聖人佛偈,是佛門第一代聖人,曾經證道之後,用靈氣書寫的佛偈,這聖人佛偈一共七章,擁有斬斷因果的強大能力,可與包裹中的東西來相比,這佛偈便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隻見釋迦摩尼打開這佛偈的時候,手都在輕微的顫抖,體現出來內心的極度不平靜。

明黃色的佛偈被緩緩展開,其中的事物顯露了出來,那是一捧細沙,這捧細沙通體呈現銀白色,顆粒均勻,晶瑩剔透,美輪美奐。

當細沙顯露在陽光之下,細沙上就浮現出了一方小世界的虛影,裏麵一個陸塊緩緩旋轉,這還不是最讓人驚訝的,最讓人驚訝的是,這個小世界可以看見細節。

如果目力足夠,仔細的看,就能分辨出陸塊上山山水水,森林荒漠,在所多有,再仔細的看,則能發現十數個大大小小的城市點綴其中,如果再深入地看,城市還能放大,可見每座城市都有所不同,有的依山而建,有的逐水而居,有些是農耕鄉村,有些則是貿易為生。

釋迦摩尼修為深厚,所以他看到的更多,當他運功雙目,再放大一層,就可看到那座依山而建的城市,修有恢宏城牆,兩端都連著絕壁,巧妙地利用了天險。

城牆上,甚至可以看到站崗的守衛,還有隊隊來回巡邏的戰士,城區內則十分擁擠,街道狹小,縱橫交錯,來來回回的人流密密麻麻,也有妖獸被人馴服捆住,隨著人流緩行。

如果換玉皇大帝來看,那麽他在這細沙之上,還可以看到城中人流的衣飾容貌,如果借助鴻蒙紫氣來看,甚至可以看到芸芸眾生的表情!

這一粒沙,竟然就是一個世界!這便是佛門三大聖寶之一,佛門世界沙!

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佛門世界沙,與十八葉琉璃菩提和金婆羅花共稱佛門三大聖寶。

其中,佛門世界沙,一粒世界沙可化萬千世界,世間繁華。充滿無盡造化之力,十八葉琉璃菩提相傳是菩提老祖正道所化,有比如洗經伐髓,脫胎換骨的功效。

而金婆羅花,三千年方得綻放,隻需聞上一聞,便能斬斷業果,立得重生,自聞嗅的這一刻起,之前的你與以後的你再無關聯,這便是佛門的三大聖寶。

而如今,釋迦摩尼拿走的世界沙,幾乎占佛門總共世界沙的三分之一,可見這三大佛門聖人為斬殺地藏王,下了多大決心。

其實他們擔心的倒不是地藏王,就算他天賦再高,佛法再深,也不過初入聖人,他們怕的是玉皇大帝阻止他們的行動,而這世界沙便是抵擋玉皇大帝的準備,最後,釋迦摩尼離開了靈山,不知去往何處。

而在天庭之中,玉皇大帝正端坐在淩霄大殿上,十指敲擊著龍椅的椅背,不緊不慢,極有旋律。

突然,玉皇大帝敲擊龍椅的食指,頓時一停,敲擊聲突兀的停了下來,玉皇大帝的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他喃喃自語道:“嗯,不錯,大魚終於上鉤了。”

玉皇大帝緩緩站起身子,氣勢變得如淵渟嶽峙,一道殘影出現,華服的一角在空中打出了一聲氣爆聲,他的本尊已去了萬裏之外。

在一處峽穀,正道成功的地藏王來到了這裏,隨後,一道身影從峽穀深處走了出來。

看到那個身影,地藏王的眼神皺縮。

“未來佛……釋迦摩尼……”釋迦摩尼從峽穀深處不急不忙的走了出來,他的氣勢如高山一般,令人望而卻步。

他的右手拿著一杆大紅大黃的佛杖,佛杖頂端掛著三枚拳頭大的舍利子,綻放著晶瑩的光輝。

他的左手拿著一串佛珠,佛珠圓潤而又深邃,上麵鐫刻著不同的佛門佛偈,彼此形成緊密的聯係,使得一串佛珠,猶如一體一般。

他的眉眼間盡是一片慈悲,卻夾雜著無窮的殺意,讓所有看到的人都感覺到極其的不協調,而巨大而亮麗的袈裟披在他的身上,又為其增添了一抹莊嚴而肅殺。

他麵無表情的看著地藏王,低聲說道:“南無阿彌陀佛,你不該在此時成佛……”沒有再多餘的廢話,頌完佛號之後,他便徑直向地藏王走了過去。

地藏王看著這一幕,感到有些心酸,他嘲諷道:“這就是我佛門所說的慈悲為懷,以天涯蒼生為己任?難道為了一己之私與異族攜手,紊亂天道,這是佛門該幹的事?”

“你們的格局還是太小。”說完這句,釋迦牟尼仿佛不想再解釋更多的話,抬起了右手的佛杖。

頓時,峽穀內金光大作,無數佛光從佛杖頂端匯集在一起,然後席卷向地藏王。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些佛光能透過地藏王的身體湧向了巨大峽穀的峰脊。

巨大峽穀的每一座山峰,接連湧現出點點佛光,彼此交相輝映,連成一道巨大的陣法,這陣法籠罩了整個巨大峽穀,在龍岩峽穀內圈出了一個方圓數裏的小空間。

在這個小空間內,釋迦摩尼與地藏王對視著。許久,釋迦摩尼開口:“既然是佛門之事,就應該用佛門的規矩來處理。”

“佛門皈依有四,一比佛理,二比佛辯,三比佛法,四比佛緣。”

地藏王也表示讚同,在佛門中,比佛理是比試對佛法典籍精通了多少,以一問一答形式前者問,後者答,然後後者問,前者答,循環三次,看哪個人對佛法更為精通。

而比佛辯則是就一個問題,引用佛法典籍進行辯論,看最後哪方可以辯論成功,這一比,考驗的是對佛法典籍的理解程度,以及對世間萬物的參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