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太上皇歸來2
朱祁鎮回到了馬車上,離開了他的這個傷心地。
他在蒙古呆了六年多。
無時無刻都在想著自己的失敗,也無時無刻都在掛念著那太和殿上的龍椅,那至高無上的權力……
他對這些食君祿的朝臣們有著無盡的恨意,為什麽,戰爭打贏了,也不將自己接回去。
為什麽要讓自己在蒙古呆了六年。
他們知道自己這六年是怎麽熬過來的嗎?
沒有人感同身受,他們隻關心自己的官位,隻關心自己的身家性命,從來沒有人想過他們的君主在蒙古喝著西北風。
這一次他回來了。
大明洪熙皇帝長孫,宣德皇帝長子,大明正統皇帝,回來了……
脫脫不花將朱祁鎮奉為座上賓,自從北京保衛戰勝利後,他也沒有受過什麽苦。
獨立的蒙古包,有著專門伺候他的蒙古女子。
在成化二年的時候,朱祁鎮與京師已經能夠聯係,他給錢皇後寫信,給孫太皇太後寫信,又給內閣六部官員下了旨意,但除了錢皇後給他回信以外,卻無人在對其有所回應。
孫太皇太後為大明安寧計,克製住了自己的念子之情。
錢皇後在收到信件後,便派出了自己的宮女太監,去了蒙古,照料朱祁鎮。
並在蒙古為其誕下了一子一女。
雖然朱祁鎮有酒有肉有女人,可終歸是階下囚,若是哪一日,大明與蒙古戰事重開,自己這個太上皇豈不是又成了一張王牌,君子不立危牆,跑。
蒙古人對他的自由限製並不大,但沒有人相助,他一個人也無法回到大明。
而錢皇後給他指派的太監,便解決了朱祁鎮的燃眉之急。
讓太監探路。
花了小半年,才算是摸清了路線。
而後,朱祁鎮便趁著夜黑風高,拋下自己的孩子,帶著四個太監,跑了。
在半路上,有兩個太監喂了狼。
曆經艱險,終於見到了大同城。
而後繞城而過、{明長城在正統年間並沒有修好}
按照六年前他意氣風發進軍的路線,重新走了一遍。
這中途又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
土木堡結束了自己的帝王生涯,而自己就在土木堡重新出發,將沒有走完的回京路走完,重新登上那至高無上的寶座。
夜色籠罩下的北京城顯得莊嚴,隆重。
一匹快馬自遠方疾馳而來。
“大同軍報,大同軍報,速開城門,速開城門。”一名身穿甲胄的騎兵對著德勝門城牆高喊道。
德勝門夜值守將是石亨的侄子,石彪。
士卒將在亭樓喝酒的石彪叫了出來,而石彪看著下方的軍士,高喊道:“可有令牌。”
“中軍都督府令,大同總兵令。”這甲士說著從懷中掏出了兩枚令牌。
這兩枚令牌放在一起可不是小事啊。
難道是蒙古人又找事了。
城門大開,甲士一躍而緊進。
中軍都督府,燈火通明。
朱壽看完軍報後,便將其交給了陳瀛。
陳瀛看完之後,也是滿臉凝重。
“成國公,明日朝會,此事當說不當說。”
“泰寧候以為,能不能說。“
“末將的想法應與成國公一般,陛下本就希望太上皇歸來,若是知道太上皇進入了大明境內,隻怕就憑著徐有貞那幫言官是擋不住陛下的。“
“這件事情陛下不能知道,不然會落得個不孝之名啊。”
朱見深的種種作為,讓他在勳貴心中的位置極高。
小的時候搗蛋調皮,長大之後,縱容家奴,將國家大事視作兒戲的朱祁鎮如何能與朱見深相比。
“李輔臣的彎彎繞繞最多,不如你我二人先去那裏通個氣。”陳瀛想了一會兒說道。
於謙與李賢思維不同,於謙走的是正道,行事磊落光明,若是找他商議,他一定順水推舟,直接將朱祁鎮接回北京。
可這個結果,勳貴們並不樂意見到。
而李賢不同,李賢雖然也是讀書人,進士出身,但腦子機靈,不古板
“刻不容緩,我們現在就去。”說完之後,朱壽與陳瀛便帶著親兵離開了中軍都督府,直奔李賢的府邸。
李賢的府邸在皇宮的不遠處,與衙門機構都在一個片區。
事出緊急,也沒有什麽拜帖,二人直接登門。
守門的奴仆一看到這十幾個騎著高頭大馬的甲士嚇了一跳,還以為自家老爺犯了什麽事情,深夜來堵門抓人了。
在李府的客廳中。
剛剛被吵醒,披著一件外袍的李賢,看著書信,臉色也越來越凝重。
他放下書信問道:“什麽時候發現的。”
“韓總兵在脫脫不花那裏有軍事暗哨,蒙古人是在太上皇離開六日後發現的,而暗哨知道之後,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將這個信息傳遞給了大同,若是太上皇沒有走錯路線的話,應該已經過了大同,在居庸關或者紫荊關附近,但現在並不確定太上皇從哪個關口入關。”陳瀛略一沉思後回答道,陳瀛說完之後,感覺哪裏有些不對勁。
“此事,於首輔可曾知道。”
“這戰報到了我二人手中,便立即來尋李輔臣了,並未告知於太保。”
李賢淡淡一笑。
“你們有你們的方法,內閣也有內閣的章程,隻怕於首輔比我們都要提前知道了。”
“什麽,難道?”陳瀛有些不信,這個信息走的是軍隊的驛站加急戰報,於謙即便布置下了手段,也不會比他們早知道。
“懿安太後派過去的太監宮女中,有於太保派人護送的,由武陽候石亨負責,據我所知,在護送的隊伍中就有於太保的暗線,大同的密探是盯著蒙古人的對象。而於太保派過去的人,卻是時時刻刻在太上皇的左右,他消失一日,信息就會傳遞過來,即便在路程上沒有這個戰報快,也要比這戰報早一些入京。”李賢輕聲說道。
“那於太保若是知道的話,他有什麽布置嗎?”朱壽眉頭緊皺,實際上它並不願意讓於謙知道此事。
不然他們的操作性就低了。
雖然在成化元年,英國公張輔在世的時候,四人達成了協議,可於謙得態度卻是模棱兩可,共同處事得久了,眾人也都發現,於謙的性格是不會玩陰謀詭計……
“之前沒有,昨日從陛下那裏回來後,有所布置。”
“什麽布置。”朱壽趕忙問道。
“泰寧候應該知道一些吧。”李賢說著看向了陳瀛。
“你知道。”朱壽看向陳瀛,已是有些摸不著頭腦,這些文官整日彎彎繞繞的,說話也說不明白。
“昨日,有陛下朱批,讓中軍府發令,責紫荊關守將黃立極,居庸關守將井淵封關十日,排查可疑人等,據我所知,副都禦史孫祥也在今日,隨同軍令去了紫荊關,兵部左侍郎王文,今日也出發去了居庸關,難道,於太保想在紫荊關或者居庸關攔住太上皇嗎?”
若是沒有太上皇歸來之事,這本是稀鬆平常的一次警備演練,可現在這個當口,於謙操縱的這兩件事情,那目的就非常明確了。
剛剛陳瀛卻並細想,經過李賢的一開導,豁然開朗。
“雖然於首輔為人正直,但為了大明,即便他看不起這種下三濫的手段,他也會用的,可敬啊。”李賢深吸一口氣滿臉正色的說道。
“那我等要做什麽,封閉京師,悉數排查。”朱壽正色道。
“不行,居庸關與紫荊關是重鎮,本就有閉關盤查之先例,可京師卻沒有之先例,一有風吹草動,便會人心惶惶,弄不好還會傳到太皇太後,陛下那,到時候事情就難辦了。”
“那我等就什麽都不做。”
“京師不能關閉,但皇宮方麵,我們能夠想些辦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