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走向深藍還是黃水防衛?(二)
海軍的路線問題這是一個非常敏感而且麻煩的問題,朱少銘並不願意過多地摻和其中,因為雙方現在的矛盾還處於上升期,在沒有到關鍵的時候跳出來當和事佬的話,下場一般都不會太好,即便是皇太孫,也是如此。
而且,雖然戰列艦作為海軍棋盤上的皇後,擁有著最奪目的光環,但是朱少銘很清楚實際上對於一個海軍來說,這支海軍所擁有的巡洋艦的重要性並不亞於他們所擁有的戰列艦,畢竟戰列艦是傳統意義上奪得製海權的關鍵,而巡洋艦則是維護和破壞海權的利刃。
朱少銘自己最自豪的大概就是在他的影響下,對於大明巡洋艦設計思想上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大明對於巡洋艦一開始是有著自己的一套獨特的“理解”的,這種特色其實很多國家都有,比如曆史上清朝在發展海軍的時候最開始折騰了一批戰貨兩用的兵船,想著平時的時候讓這些船隻運或補貼來降低平常的維護費用,戰時也能夠用來運載物資和士兵,同時裝備上火炮,遇到敵方的軍艦能夠作戰,一船多用,豈不美哉?
然後這些四不像就在馬尾海戰當中全部撲街了,軍隊經商的能有戰鬥力嗎?後來再也沒有人折騰這種船了,大明的軍艦特色自然沒有這麽奇葩,但是在朱少銘看來也是挺有問題的,那就是偏愛小船抗重炮,而且哪怕是中口徑艦炮,也更喜歡170mm這種接近大口徑艦炮級別的火炮!這自然是因為在海軍法頒布之前,大明海軍的軍艦規模長期受經費的製約比較有限,所以這些巡洋艦也就承擔了在關鍵的時刻投入艦隊決戰的任務——裝備更大口徑的火炮,就是為了能夠在刺刀見紅的距離上啃開假想的西方海洋強國的鐵甲艦的厚重鐵甲!
不過這種思路顯然是有問題的,在裝甲巡洋艦貼上大麵積的硬化裝甲之前巡洋艦想和戰列艦硬碰硬,那就真的是雞蛋找的錘子不痛快,而硬化裝甲出現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巡洋艦靠的也是高投射量的高爆彈,所以發展這種大口徑的艦炮對於巡洋艦來說是沒有前途的,作為一名出色的穿越者朱少銘自然要扭轉這種狀況,理想的巡洋艦是什麽樣的?價格適中的造價,優秀的適航性,不錯的航速,尤其是需要有不錯的巡航速度,適中但是足夠用的武備,在這個時代自然是要盡快的裝備上管退式速射炮,防護巡洋艦的話穹甲高度要足夠高,裝甲巡洋艦的話盡快的上硬化裝甲,而且防護範圍要足夠大。
而現在大明海軍的巡洋艦基本上正在按照他所期望的技術路線往下發展——起碼在他影響力比較強的北洋艦隊是這樣,南洋那邊還是有點“傳統”,或者說保守。
不過朱少銘自然沒有本事去自己當設計師設計,當誰都是五爺小說裏麵的徐傑啊?滿腦子的設計圖?朱少銘是做了很慚愧的一點小事,具體的就不展開細說了,打個比方的話基本上就是類似於一個有腦子的德棍催眠了希特勒,然後告訴他:你手下的德國軍艦設計師都是吃飼料長大的,你可長點心吧,讓意大利人給你設計軍艦吧!
嗯,根本不需要費心費力的自己去設計軍艦,作為一個國家高層的重要人物,他完全可以從源頭上來解決問題。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的,紫禁城裏的條件這麽好,朝堂上的文武諸公個個都是人才,朱少銘超喜歡這裏的,為什麽要自己跑出去設計軍艦打工啊?專業也不對口啊。
本來,朱少銘都已經打定主意,就這樣吃瓜看海,反正初代前無畏大家彼此都有不少毛病,自己犯不上因為這點事勞心費力,反正新的戰列艦肯定會采用硬化裝甲和炮塔化的主炮以及速射化副炮,有這幾個怎麽折騰性能也不會差哪裏去的,畢竟就算是造一艘19世紀末的俾斯麥又如何?俾斯麥戰鬥力那也是有保證的,下限還是不低的,不吹不黑,俾斯麥服役的時候,除了維內托,有哪個戰列艦能說綜合性能比俾斯麥強?1940年俾斯麥拍拍胸脯來一句勞資世界第二那是真沒毛病的。
那不就行了。
和奈傑爾聊了半天之後,想開了的朱少銘心情總算是好了不少,神清氣爽的準備擺駕回宮,東宮那邊還有點事要處理,今天晚上到時候好好放鬆一下,比如說在演武場和侍衛玩玩全甲搏擊啥的,這種在後世21世紀都算得上是非常冷門的運動在這邊的大明卻是一種相當流行的運動——起碼屬於高爾夫那樣的在有錢人中比較流行,尤其是大明過去兩百年來出了三個真正的馬上皇帝——肅宗、顯宗和昭宗(肅宗定西域,顯宗拓蒙古西藏,昭宗結束南北戰爭經略東北),所以大明在17世紀開始的風氣也變得不同。或者說返祖?更接近明初那時候。
不得不說一個強勢的皇帝的個人性情在某種情況下是能夠影響整個國家的風氣的,鐵血強宋講究一個東華門外唱功名方為好男兒,所以宋朝的好男兒都是做的一手錦繡文章的風流士子,武夫再怎麽牛逼也是被人看不起的,如果趙官家當年選拔科舉不是靠著錦繡文章,而是隻比彎弓射箭提刀砍人,那麽東華門外的好男兒就是一群糾糾武夫了,真要是這樣別說遼國和女真,就是成吉思汗的蒙古照樣也能被這樣的大宋好男兒給踏平了——遼人、女真人和蒙古人加在一起才多少人啊?一錢漢五個十個換一個也換不起啊,可惜這種轉變對於靠著黃袍加身獲得皇位的趙家皇族來說,是根本不可能的一種選擇。
而到大明從17世紀開始,這個位麵的崇禎大概像是被穿越了或者是重生了,操作騷的一逼,選擇用新武勳集團替代宦官在朝堂上製衡原來已經過於強大的文官集團,這些新武勳集團基本上都是出身招安的農民流寇和災民組成的新軍,皇帝“回購”藩王的封地然後分給新軍士兵和軍官,哪怕是最基層的士兵也能夠分到20畝地,等老了退伍之後還能獲得剩下的20畝地,即便戰死這些土地也可以由兒子來繼承,對於這些新軍來說,那真是爹親娘親沒有皇帝老子親了,皇帝手裏有了一隻聽話的而且能打的部隊,而且土地分下去之後他媽的又能收得上稅了,原來曆史上不少有名的“反賊”,比如李定國,後來甚至官拜三邊總製,封國公,這樣的操作給大明在17世紀創立了一個全新的武勳集團,能夠在朝堂上製衡文官,而這個武勳集團的武二代三代,又讓這個武勳集團的實力發展到了頂峰。
一支武勳集團的頂峰,其實並不是初代那一批人,草莽起身大概能夠出名將,但是整個集團的總體實力絕對不是最強的,武二代三代一方麵自小的生活條件更好,同時又受到自己長輩的言傳身教,往往是既能識文斷字,又能提刀砍人,就像大明國力最強的時候也正是成祖時期,打了那麽一場浩**的內戰之後回頭還能到草原上到處砍人。
而這支武勳集團也支撐起了肅宗和顯宗兩代皇帝的偉業,尤其是舉起以漢為師的大旗之後,為了能夠保持這種進取和尚武的氛圍,全甲械鬥開始成為了一項在上流社會當中所流行的運動——這個時候的盔甲在日新月異的火藥武器麵前已經沒什麽太大的作用了,戰場上也沒有身披全套重甲的士兵了,所以自然不會像過去那樣嚴格控製民間的鎧甲,你穿的像個鐵罐頭一樣擋得住火繩槍和燧發槍嗎?而哪怕到了昭宗結束南北戰爭之後,雖然昭宗在戰爭當中用近代化的新軍埋葬了這時已經成為保守集團的武勳貴族支持的北方,但是昭宗並沒有丟掉“以漢為師”的這杆大旗,畢竟這玩意很好用,而全甲械鬥也就自然的繼續流行了下來,不過隨著鋼鐵越來越廉價,這項運動也逐漸下沉。
對於朱少銘來說,實在是沒有比這更“放鬆”的“休閑運動”了。
(扯這麽多,就是補充一下背景設定,不過本書的背景設定,尤其是古代的設定,不一定嚴謹,不要過度深究,大家看看就好,主要還是描寫當下)
不過朱少銘剛剛回到東宮門口,就發現鴻臚寺卿和海軍部長帶著人來拜訪自己。
帶的人一男一女,男的朱少銘認識,是蘭芳駐明大使,女的朱少銘身邊的衛隊長劉十三認識,劉十三以前是錦衣衛的,這個女的他熟。
錦衣衛北鎮撫司六處處長白芷。
錦衣衛一共有六處,分別負責不同的任務,而錦衣衛六處是專門司職對外情報的,不過,蘭芳加入“北約”之後,就已經不算是“對外”了,按理這應該算是五處負責,他們是負責對內的,就算要來也應該是六處的處長來啊?
到底發生了什麽?是蘭芳和荷蘭人仗打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