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想法子改善生活條件

“我去看看雞肉是不是燉好了。”

蘇舸小臉通紅,找個借口去了廚房。

雞肉已經燉得軟爛,蘇舸用筷子戳了戳,接著把泡好的粉條倒進鍋裏,等粉條煮好後,將切碎的香菜和蔥花灑了進去。

一鍋美味的雞肉燉粉條就做好了。

蘇舸手藝沒有杜秋梅那麽好,不過勝在食材好,隻是簡單地做一下,雞肉味道也非常不錯。

隔著鍋蓋,蘇舸都聞到了濃鬱的雞肉香味兒。

盛銳和盛佳在外麵和大院裏的孩子瘋玩了一個下午,回來時候兩個人都滿頭大汗的,一進屋就端起搪瓷缸噸噸噸灌了一肚子水。

喝飽了水,兩個孩子吸了吸鼻子,同時聞到了從廚房裏傳來的香噴噴的氣味。

“小嬸做什麽了?好香呀!”

盛佳對哥哥說。

盛銳使勁吸了兩下,這味道簡直太香了,香的他本來就餓癟了的腸胃,咕嚕嚕地叫了起來。

蘇舸聽到動靜,從廚房出來,正好聽到聲音,不由笑了。

“你們快去洗手,今天晚上有雞肉燉粉條吃。”

聽到有雞肉吃,盛銳和盛佳歡呼出聲,眼睛興奮得發光。

孩子們去洗手的時候,盛啟暉走過來,對蘇舸道:“盛一碗雞肉給一大爺家送去吧,一大爺和一大媽平時很照顧咱們,有啥好吃的也想著,也給他們送一碗打打牙祭。”

“行,我盛一碗出來,讓小銳送過去。”

等盛銳洗完手回來,便被指派了送雞肉的活兒。

為了防著被大院裏其他人家看見碗裏的雞肉,蘇舸特意拿個盤子蓋在了碗上,遮擋住沁鼻的香味。

過了十分鍾,盛銳從一大爺家裏回來了,碗裏的雞肉沒了,多了一碗栗子羹出來。

栗子羹是一大媽剛做好的,還泛著熱氣。

剛巧盛銳過去送雞肉時,栗子羹剛出鍋,一大爺和一大媽不好平白收人家這麽好的東西,趕緊送了一碗栗子羹當回禮。

“他們也太客氣了。”

蘇舸看著滿滿一碗栗子羹,感慨道。

“今天咱們有口福了,一大媽做栗子羹是一絕,趁熱吃味道更好。”

盛啟暉道。

於是這個晚上,一家四口圍坐在桌邊,吃一盆雞肉燉粉條,和一碗栗子羹。

中午盛啟暉和蘇舸在杜秋梅的不斷招呼下,吃了不少菜,到了晚上也不大餓,兩個人都沒吃多少。

那盆雞肉燉粉條幾乎都被盛銳和盛佳給吃了,尤其盛銳,半大小子正是能吃的時候,唏哩呼嚕地就是一碗,然後再盛第二碗。

那碗栗子羹,蘇舸和盛啟暉一人分了小半碗,剩下的都給了兩個孩子。

盛啟暉果然沒說錯,一大媽做栗子羹的確一絕,入口香甜軟糯,濃鬱的栗子味兒,甜度適宜,太好吃了。

吃了一勺,讓人還想再吃下一勺。

見蘇舸愛吃,盛啟暉把自己沒怎麽動過的小半碗倒在了她的碗裏。

“怎麽都給我了,你也吃呀。”

盛啟暉笑笑,“我以前常吃,你愛吃就多吃點。”

話音落下,盛啟暉的視線停駐在蘇舸唇角的一點上。

那裏沾上了一小塊淡褐色的栗子羹,盛啟暉沒忍住,探手過去按在她唇角,抹掉了那點栗子羹。

“粘上了一點,幫你擦掉。”

他表麵雲淡風輕,實則心髒跳得飛快。

蘇舸唇角的觸感,令他不由回憶起下午那個旖旎的親吻。

某處又在蠢蠢欲動,盛啟暉別開眼,心裏對它念叨著,你又不行,天天激動個什麽勁兒呢。

閑著你了是吧。

這頓飯吃得最開心的要數盛銳和盛佳,兩個孩子都吃得肚皮圓溜溜,一本滿足。

吃完飯,盛銳幫著收拾桌子,還要去洗碗,盛佳去給哥哥幫忙。

蘇舸想攔著他們,盛啟暉沒讓。

“他們要去,就讓他們去吧,咱家不養閑人。在力所能及範圍內,也讓他們幹點活兒,不然都給養嬌慣了。”

蘇舸想想,盛啟暉說得也有道理。

這年頭,孩子都早熟。

在農村十歲的孩子已經跟著下地幹活,城裏的孩子也都能幫著家裏大人照顧弟弟妹妹,幫著做飯洗衣。

是她自己總在用後世的觀念去看待現在的孩子,老覺得他們還小。

其實人家盛銳在她來之前,就能負責做全家的飯菜呢。

不過今天晚上孩子們吃得滿足的小模樣,給了蘇舸很大觸動。

晚上躺在**,她半天沒睡著,在考慮要不要去黑市看一眼。

雖然動**年月沒過去,但這個時候也是有黑市的,隻是現在的黑市更為隱蔽,也更為危險。

蘇舸想的是,如果能賣出一些空間商品,在黑市換回大米、白麵、肉之類的,時不時給孩子們補充些油水就好了。

不過思來想去,她老覺得風險太大。

還有不到半年,動**年月就要結束,如果自己這個時候去黑市被抓,總覺得有四九年入國\/軍的感覺。

要不還是走另外一條路子,先賺點小錢吧。

蘇舸所想的另外一條路子,還是中午時候經杜秋梅提醒想到的。

吃午飯時,杜秋梅說那隻雞是農戶養的,有些農村山高皇帝遠,偷摸養雞也沒人管。

蘇舸就想著,這不失為一個賺錢的好方法。

她的空間裏有布料、日用品、小食品,這些都可以拿去農村換糧食和家禽。

尤其布料和日用品,因為農村是賺工分的,到年底會按工分發錢,但是隻有錢沒有票,所以農村人想買布料和日用品很難。

有些手巧的農村婦女會織土布,但土布不論是花色還是麵料質量,都和紡織廠生產的差遠了。

而買日用品,更是沒票不行。

因此蘇舸覺得自己這個想法應該是可行的。

用物資換物資,換回來的都自家吃了,即便真被人查出來,也不算投機倒把。

蘇舸思來想去,越想越覺得這法子好,能改善家裏的生活條件。

至少時不時的能給孩子們吃上頓肉。

隻是,師公那裏離濱江太遠了,遠水救不了近渴。

自己要找換東西的村子,還是得在濱江市附近下手。

可她自小生在城裏,對濱江市周邊的農村一點都不了解。

得找個熟悉的人,好好打聽一下目前農村的情況。

蘇舸在認識的人裏扒拉了一圈,很快找到一個最合適的人選。

蘇誌勝最小的妹妹,她的小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