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火炕推廣一波

“哦?”朱元璋看向朱英,“英兒有事要問他?何事?”

不等朱英回答,朱元璋就有了猜測,“莫非英兒又想到了什麽?”

他已是相信大孫子有著點金之手了。

想想看,之前的白糖、奶茶、毛氈製品,哪個不是風靡應天府?

對於普通人家來說,有這樣的子孫,必是能夠讓家業被發揚光大的。

而對於朱元璋來說,他有這樣的子孫,能幹的事情可比普通人多多了。

他忽然說道:“爺爺記得,英兒你當初曾提過,將白糖獻給工部?”

工部有自己旗下的大作坊,很多公營的作坊,最上麵都是工部在監督。

當初朱元璋也曾答應過朱英,隻不過後來沒顧得上這件事。

朱英也想起這件事了,看向爺爺,促狹地說道:“原來爺爺說的認識工部的官員,竟是這麽個認識法?”

這何止是認識工部的官員啊,應該說,是所有工部的官員,都認識他爺爺啊!

生殺大權都掌握在這個人手裏,說一句話,就得屁滾尿流地去完成。

隻不過他當時是真沒往這方麵去想,所以也沒覺得爺爺說出這樣的話有什麽奇怪的。

現在想來,這十年來,他雖是一直作為富家翁之孫生活在應天府,但還真沒遇到過什麽難辦的事。

就算是偶爾被人刁難了,哪怕對方是權貴,基本上不出三天,這事兒就能以著他想不到的方式被解決了。

因為他一穿過來就享受著這樣的生活,在穿過來之前又生活在現代社會,所以一直沒發現這其中的問題。

如果去想,其實就能發現其中問題所在了。

哪怕這裏是應天府,哪怕他是富家翁的孫子,但在這個皇城裏,招牌掉下來砸死三個人,其中一個都可能與權貴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這樣的天子腳下,他又不是一個會對權貴立刻折腰的人,能十年來一直過著太平無事的生活,這其中若沒有他真正身份的原因,打死現在的朱英,朱英也不信。

朱英又問道:“爺爺,家裏的人,都是什麽來路?”

“管家跟幾個管事是錦衣衛?阿牛也是?”

他甚至想到了他去過的幾個莊子,對那幾個莊頭也有了懷疑。

“那幾個莊子的莊頭也是錦衣衛?”

朱元璋搖頭,道:“管家是,管事裏有幾人是,但也有幾人不是,阿牛是,莊頭裏隻有兩人是,剩下的不是。”

“回頭爺爺叫阿牛與你仔細說,以後阿牛就依舊跟著你吧。當然,若是你不喜歡讓他跟著,爺爺再給你挑幾個人。”

“錦衣衛終究是要交到你手裏。”

朱英有點好奇地問道:“爺爺,那暗衛呢?”

這問題一出,站在旁邊的大太監都倒吸一口涼氣。

好家夥,這樣的問題,皇長孫居然就這麽問出來了?

這樣的事,豈能隨便問皇上的?

難道就不怕皇上覺得這是有了別的心思,想要提前摸底?

哪怕皇長孫如今的身份、地位,都是依靠著皇上的寵愛與信任,本人並無什麽權勢,但誰也不敢說,會不會因此出事。

但朱元璋顯然對此並不在意,甚至很隨意地回道:“暗衛自然是有,不過卻不像是你想得那樣,話本上的內容不要當真。”

噫,居然不是真的?

也是,如果大明皇帝真像影視劇或是小說裏帝王一樣,有著一群絕對效忠自己的暗衛,甚至一代代都培養了大批的暗衛,那還建立錦衣衛、東廠、西廠做什麽?

錦衣衛、東廠、西廠的建立,不就是為了填補這部分的空白嗎?

朱英微微紅了臉。

見大孫子的反應,朱元璋想了想,道:“不過,你之前提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看朱元璋的表情,竟像是真的在考慮朱英的提議。

朱英不擔心爺爺搞出小說裏那種暗衛來,卻擔心爺爺提前將東廠、西廠全都搞出來。

在曆史上,東廠名為東輯事廠,是在永樂十八年建立的。

也就是說,這是朱棣後來搞出來的機構。

朱元璋這時候還沒有東廠,西廠就更別提了。

唯一稱得上是秘密機構的,也就是洪武十五年建立的錦衣衛了。

若爺爺真將與東廠、西廠類似的機構提前搞出來……

朱英想了想,似乎也沒什麽?

他不像是這時代後來的文臣集團,對東廠、西廠深惡痛絕。

淮西集團在洪武年間被搞掉後,文臣集團隨著時間推移,就逐漸成為了左右朝堂的存在。

大明中後期的黨爭,在朱英看來,比太監參政更可怕,更麻煩,也影響更大。

後來的大明皇帝重用太監,焉知不是因為文臣權利太大、文臣集團無法壓製?

重用任何一個文臣,對方都可能倒戈向某一文臣集團。

畢竟,親族、後代、師生、鄉人等,編製出一張大網,幾乎將所有在大明官場上的大臣一網打盡。

這一點,武將勳貴不能避免,文臣亦是不能避免,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唯有太監,無子孫根,無後代,沒有世俗意義上的師生關係,便是有親族、鄉鄰,也不成氣候。

太監更被人鄙夷,唯一能抱住的大腿,唯有用他們的主子。

主子死,則他們亡。

在非亂世的時候,太監是真的好用。

當然了,權勢這東西太誘人,即便是用太監,也不能百分百放心,也要防著出現十常侍之亂的事。

所以,先有了東廠,後又有了平衡東廠權利的西廠。

平衡之道,同樣也是帝王心術。

朱英沒繼續這個話題,覺得繼續說下去就有些危險了,他轉移話題,突然提道:“爺爺,方才孫兒說,正要找工部尚書,其實是為了一種可以在冬日裏令人不至於因寒冷而死的東西,火炕。”

“火炕?”

“是,如今時間已是來不及了,但孫兒還是希望,冬天到來前最好能推廣一波火炕。這就是火炕的圖紙以及說明,孫兒昨夜畫了出來,一直帶在身上,您先過目一下。”

說著,就從袖袋裏取出了卷起來的厚紙,遞給了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