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六聖人道果終成

女媧成聖之前,話說三清那邊正講道,像往常一樣,三清俱為一體,在一處各自傳自己的道法。

先是太上老君開口講道:“修丹之法,惟采真鉛為要著。

但鉛亦不同,有凡鉛,有真鉛。

凡鉛者,山中所出,乃有形之濁物,與我無情;真鉛蓄,家園所產,乃無形之道心,與我同類。

自古上仙,能以超凡入聖者.皆賴其真鉛道心之功,故曰用鉛不得用凡鉛。

但道心雖是先天真寶,乃自後天中產出,有用之時,有不用之時。

當其未結丹也,必借道心之真知,以製人心之靈知。

人心已定,靈知不昧,道心人心,動靜如一,真知靈知,虛實相應,聖胎已結,急當抽去道心之剛,溫養胎息矣。

夫用道心者,所以製人心,人心已靜,識神已滅,良知良能,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真靈獨存,炯炯不昧。

道心無所用,可以有無俱不立,物我悉歸空。

魚兔賴筌蹄而得。

既得魚兔,則筌蹄無用。

用鉛妙訣,實在於此。

倘不知用鉛之訣,當丹已結,而猶以道心為事,未免用道心而又起人心。

真靈又散,金丹得而複失,故曰用了真鉛也棄捐。

用鉛不用之訣,於此可以知矣。”

然後通天講道:“金丹大道,至簡至易,無有多語,不過煉道心中之真知,人心中之靈知耳。

道心剛健歸於中正,則道心常存。

以真知而製靈知,人心柔順歸於中正,則人心常靜。

以靈知而戀真知,剛柔相當,真靈合一,是謂鉛汞相投,金丹凝結矣。

其法至簡至易,約而不繁,雖凡夫俗子,得之立躋聖位。

但人多無大德行,無大福分,輕易不得。

若有大德行大福分者,得遇真人,指示簡易神妙之法,猶如睡夢初醒,始知大藥即在當人,不從他得,隨手揀用,無不如意,仙翁以夢謁西華有授,良有深意,不是設言,且西華真金所產之處。

華者真金精明之光。

九天者,純陽無陰之境。

真金者,真知之法象。

陰暗之中,忽來真知陽光發現,揀此真知歸於我家,與靈知相合,以火煆煉,至於純陽無陰之地,號曰七返九還,金液大丹,豈果夢也哉。”

元始也講道:“性命之道,造化之道。

造化之道,生生不息之道。

推其道源,益自虛無中而生一氣;自一氣而生天生地產陰陽;陰陽再合其中,又含一氣而成三體。

三體既成,一氣運動,陰而陽,陽而陰,於是萬物生矣。

即如草木之生,始而地中生一芽,是自虛無生一氣也;既而出地開兩瓣,是從一氣產陰陽也;又既而兩瓣之中抽一莖;是陰陽再合成三體也;從此而分枝生葉,是三體重生萬物張也。

天地聞一切有情無情之物,皆從此虛無一氣而生出,然皆順行造化之道。

修道者若知的順行造化,逆而修之,歸萬而三,歸三而二,歸二而一,歸二於虛無,則無聲無臭至矣。”

……

正講處,聖人威勢突然降臨,打了三清一個措手不及,而昆侖山山上的無論是精靈妖獸還是道法修士都是受不了聖人的威勢,跪拜起來。

隻剩下三清這三個苦苦抵擋聖人之威,這次可不必上次的後土成聖,這次的創立人族成聖的女媧的修為可是實打實的,就算是功德成聖也應該是功德成聖裏麵最強大的一位,所以三清再也不能夠像上次那樣輕鬆就可以抵擋住聖人的威勢,隻能夠三個人合力把這個聖人威勢屏蔽掉。

“真沒想到女媧道友最先成聖,反倒是作為首徒的我還沒有成聖,真是慚愧至極啊!”

太上老君掐指算了一下,立馬就明白了是何人成聖,不無落寞的說道。

“是極是極,女媧成聖也是我沒有想到的,不是實力最強的大哥也不是精通演算的二哥,更不是擁有洪荒至尊法寶誅仙劍陣的我,哎!”

通天看到太上老君的落寞,想到自己何嚐不是如此呢。

“哼!

就算現在成聖又如何,我們始終也是會成聖的,到那時成聖的我們未必就不比她一個靠功德成就聖人的強。”

元始始終還是看不起功德成聖後的女媧。

也是,成聖之法無窮盡,可細算也能夠算出大致有三,一是以力證道,這種證道方式最是艱難,可是成果也是最大,證道之人立馬就可以達到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地位,這一人也不能全算是人因為他是天道,像盤古就是如此,隻是失敗了而已;二是以三屍證道,這種證道方式難度屬於中等,不算太難也不是很易,成聖證道之後的修為境界僅次於以力證道,其中三屍證道的典型就是鴻鈞道祖,他就是通過斬三屍證道得到聖人果位的;最後一種則是功德成聖,這種成聖之法難度最小,不過證道之後的成就最低,不僅在修為上和其他的兩種證道之法的修為沒得比,在成聖之後的修煉進展速度也是遠遠不及其他的兩種。

所以就算元始天尊這樣子想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花開兩頭,各表一枝。

雖然是東邊成聖,可也波及了西方。

在西方極樂世界之中,接引和準提兩位佛祖自從在天山論道之後名頭也是響徹了洪荒,東方有一些修士在混得不如意的也來到了西方,由道化佛,歸入佛門。

所以,這時候的西方兩位佛祖還是過得是挺如意的。

瞧,這會兒他們也在講道呢,準提講道:“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從來皆妄物。

若知無佛複無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法身佛,沒模樣,一顆圓光含萬象。

無體之體即真體,無相之相即實相。

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動不靜不來往。

無異無同無有無,難取難舍難聽望。

內外圓明到處通,一佛國在一沙中。

一粒沙含大千界,一個身心萬個同。

知之須會無心法,不染不知淨業。

善惡千般無所為,即是南無及迦葉。”

接引也講道:“妄相不複強滅,真如何必希求。

本源自性佛齊修,迷悟豈拘前後。

悟即刹那成佛,迷兮萬劫淪流。

若能一念契真修,滅盡恒沙罪垢。

本是無生無滅,強求生滅區分。

隻如罪福亦無根,妙體何曾增損?

我有一輪明鏡,從來隻為蒙昏。

今朝磨瑩照乾坤,萬象昭然難隱。

我性入諸佛性,諸方佛性皆然。

亭亭寒影照寒泉,一月千潭普現。

小即毫毛莫識,大時遍滿三千。

高低不約信方圓,說甚長短深淺。

法法法原無法,空空空亦非空。

靜喧語默本來同,夢裏何勞說夢。

有用用中無用,無功功裏施功。

還如果熟自然紅,莫問如何修種。

善惡一時忘念,榮枯都不關心。

晦明隱顯任浮沉,隨分饑餐渴飲。

神靜湛然常寂,不妨坐臥歌吟。

一池秋水碧仍深,風動莫驚盡恁。

對境不須強滅,假名權立菩提。

色空明暗本來齊,真妄休分兩體。

悟即便明淨土,更無天竺漕溪。

誰言極樂在天西,了即彌陀出世。

人我眾生壽者,寧分彼此高低。

法自通照沒吾伊,念念不須尋覓。

見是何嚐見是,聞非未必聞非。

從來諸用不相知,生死誰能礙你。

住相修行布施,果報不離天人。

恰如仰箭射浮雲,墜落隻緣力盡。

爭似無為實相,還元返樸歸淳。

境忘情盡任天真,以證無生法忍。

魚兔若還入手,自然忘卻筌蹄。

渡河筏子上天梯,到彼悉皆遺棄。

未悟須憑言說,悟來言語成非。

雖然四句屬無為,此等仍須脫離。

悟了莫求寂滅,隨緣且接群迷。

斷常知見及提攜,方便指歸實際。

五眼三身四智,六度萬行修齊。

圓光一顆好摩尼。

利物兼能自濟。

我見時人說性,隻誇口急酬機。

及逢境界轉癡迷,又與愚人何異。

說的便須行的,方名言行無虧。

能將慧劍斬摩尼,此號如來正智。

欲了無生妙道,莫非自見真心。

真身無相亦無音,清淨法身隻恁。

此道非無非有,非中亦莫求尋。

二邊俱遣棄中心,見了名為上品。”

準提接著講道:“五更天時盤坐,坐到巳時(9:00—11:00)起來,坐時不忘不助,若忘若存,寂寂惺惺,圓圓明明。

打坐進入狀態後,便可開關。

所謂開關,為開關展竅。

中年學道者,隻要凝神有法,調息有度,陰蹺氣萌,攝入鼎內,勿忘勿助。

後天氣生,再調再烹,真機自動,乘其動而引,不必著力開,而關自開;不必著力展,而竅自展。

真氣一升於泥丸,於是河車之路可通。

全憑自然而然。

乘乍動而又靜之際,微微起火,逼尾閭,逆流天穀。

自然煉精化氣,灌注三宮。

以後複得外來妙藥,擒製吾身之真氣,令其交絕,同落於黃庭之間,結為朱橘,是為內丹。

展開關竅後,便進入小築基。

攝元陽而入內鼎,有胎自己綿綿,然後生後天之藥,而行玉煉之功。

此時要配合外煉己,萬象皆空,一塵不染,即古人對境忘情之旨。

小築基後,進入大築基。

養靈珠而生外鉛,金水溶溶,勤行周天之妙,而完盡性之功。

此時要配合內煉己,河車之事,玉液之功,即《參同契》“內以養己”之內容。

至於河車之功,在築基中十分重要。

自築基以來,金鼎充足後,調內息,凝內神。

神息相依,風火**,忽然而靈芽吐萌,氣機生動,即起河車以煉之,使之自下往後,由督脈進,逆流天穀,而返中宮,此得藥當行之事也。

……

其妙在意守於內,神馭於外。

神守內庭,隻貴凝,而不貴運,運則必用意,周天之妙,外運逸,而內掌勞,故內掌必以意擋之。

……

真意居中,調遣呼吸,以內應外。

詳細做法為:“運氣開關,所以開關築基,得藥結丹也。

其中次敘,從虛空中涵養真息為始。

收心調息,閉目存神。

靜之又靜,清而又清。

一切放下,全體皆忘。

混混沌沌,杳杳冥冥。

功夫到此,如天之有冬,萬物芸芸,各返其根。

如日之有夜,亥漏沉沉,各息其心。

此無知、無識時也。

誰曉得無知、無識之際,才有一陽來得,恰如冬之生春,夜之向曙。

驀地一驚,無煙似有煙,無氣似有氣,由下丹田薰至心闕,使人如夢初醒。

初醒之候,名曰活子時。

急起第一河車,采此運行,遲則無形之氣變為有形。

此氣也,名壬鉛,名後天,又名陽火,故曰子時進陽火。

何為進陽火,學人把初醒之心,陡地撥轉,移過下鵲橋,即天罡前一位。

誓願不傳之真訣也。

此心名曰天地之心,又名妙心,又名元神,又名真意,又名玄關發現。

移至尾閭,守而不亂。

霎時間真氣溫溫,從尾閭骨尖兩孔中,透過腰脊,升至玉枕,鑽入泥丸。

古仙雲:‘夾脊雙關透頂門,修行路徑此為尊。’

即此。

愚人不知運氣,便要舌舐上顎,以承甘露。

籲!可笑亦可憐也。

皆不得師之過也。

須知運氣一道,隻可引氣入喉。

《黃庭經》曰:‘服食玄氣以長生’,因此陽火之氣紫黑色,名曰玄氣耳。

服食之法,須要口訣,乃能送入氣管。

否則走入食管。

否則走入食喉,從何處立得丹基?

須把這陽氣送下氣喉,至於玄膺,乃化為甘露之水。

《黃庭》曰:‘玄膺氣管受精符’此之謂也。

玄膺名玄雍,又名玄壅,言人之氣到此壅塞也。

俗人不知玄妙,氣至泥丸,就想他化為神水,如吞茶湯一般。

吾恐氣管一滴,便叫汝咳而不休矣。

蓋水者有形之物,安能入得氣管氣安能入得氣管?

故《黃庭》曰:‘出清入玄二氣煥,子若遇之*漢。’

猶言清氣出於丹田,玄氣入於玄膺,二氣轉換雲爾。

氣化為水,灑濯心宮,仍落於虛無竅內。

寶之裕之,是為築基。

築基既久,積累益深,乃有一個時候,照常靜坐。

忽於丹田中突出一物,有聲如雷之響,有色如星電之光,是為後天中先天藥。

即按第一車運之,至於泥丸,始化為液,餌而服之,方得玉液丹頭。

此得藥結丹之始也。”

接引道:“舍利子即堅固子,又名佛骨。

此攀俏崛鬆駒矗蘼氹猶遠⑾才Ю鄭揮紗朔⒍晟釗站茫藕木。

ㄋ藍選Q矣屑詿耍私倘鬆偎脊延暈儔I酰淇繕匝鈾暝攏荒艸ぞ謾I襝杉壹詿耍舜穎駒聰率鄭倘碩崽斕刂乓暈掛媯怪び豢鰨徊劍韉匠ど凰賴夭健地門者,口也。

天關者,鼻也。

按地者坤也,內象則脾胃,包羅水穀,上通於口,故口者地戶也。

乾者金,其內象則肺,下覆諸藏,上通於鼻,是為天門。

此句是指修士功夫已達辟穀,可以長餐靈牛喚鶚常咳瘴ㄘWゴ玻蔥牡幽睿皇鉤聚匚畚伊槊鰨蟶拋勻緩蝦汀5貝酥保閿姓鴝朝者陽時,夜者陰時,非僅指天地之朝昏,是兼指吾身中之陰陽而言。

功夫到此,身中陰陽與天地盈虛相呼應,故吾人宜俟其時以候天人合發之機。

真元充盈,氣足不食者是自然之辟穀。

體力強健、肌膚光潤、氣生蘭香,是功夫之效驗,有益無損。

若夫強自枵腹忍饑者,麵容枯槁、神昏氣衰,非長生之正途,實求死之捷徑。

一點陽精,即丹也。

秘在形山,即為色身至寶也。

丹非別物,即先天一點至陽之精,又謂先天真一之氣,又謂浩然正氣;藏之為真空,發之為妙有;其體為天良,其用為道心,是人色身中至寶,非心腎所有之物,乃在元關中藏之。

元關一竅,無方無所,無形無象。

此丹亦無方無所,無形無象,動靜自如,色空不拘,活活潑潑的,如運火煆成堅實之物;常應常靜,常靜常應,變化無窮,神妙不測。

雖天地神明不可得,而測度居於色身之中,而能點化色身,所謂法身者是也。

係乎身者,係乎法身也。

法身成就,聖胎完全,命基堅牢,有為事畢,無為事彰,可以修性矣。

性之真宗,無生之妙用也。

修命者所以長生,修性者所以無生,無生則無死。

無生無死,與太虛同體,形神俱妙,永脫輪回,超出乎天地之外,不待他身後世,眼前獲佛神通。

蓋無生之道,頓悟圓通,萬有皆空,直超彼岸。”

……

佛道正傳自妙處,就有聖人之威從天而降,佛門的南無燃燈上古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王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過去未來現在佛。

南無清淨喜佛。

南無毗盧屍佛。

南無寶幢王佛。

南無彌勒尊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無量壽佛。

南無接引歸真佛。

南無金剛不壞佛。

南無寶光佛。

南無龍尊王佛。

南無精進善佛。

南無寶月光佛。

南無現無愚佛。

南無婆留那佛。

南無那羅延佛。

南無功德華佛。

南無才功德佛。

南無善遊步佛。

南無旃檀光佛。

南無摩尼幢佛。

南無慧炬照佛。

南無海德光明佛。

南無大慈光佛。

南無慈力王佛。

南無賢善首佛。

南無廣主嚴佛。

南無金華光佛。

南無才光明佛。

南無智慧勝佛。

南無世靜光佛。

南無日月光佛。

南無日月珠光佛。

南無慧幢勝王佛。

南無妙音聲佛。

南無常光幢佛。

南無觀世燈佛。

南無法勝王佛。

南無須彌光佛。

南無大慧力王佛。

南無金海光佛。

南無大通光佛。

南無才光佛。

南無旃檀功德佛。

南無鬥戰勝佛。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文殊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

南無西天極樂諸菩薩。

南無三千揭諦大菩薩。

南無五百阿羅大菩薩。

南無比丘夷塞尼菩薩。

南無無邊無量法菩薩。

南無金剛大士聖菩薩。

南無淨壇使者菩薩。

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

南無八部天龍廣力菩薩。

如是等一切世界三千諸佛、五百阿羅、八大金剛、無邊菩薩都知道這是聖人成聖之兆,皆都跪拜,隻是作為西方佛教創始人的兩位佛祖準提和接引不能,絕對不能跪拜自己的同門,如果跪了下去就等於是承認了自己不如女媧,成就也就被定格了,永世也不能超越女媧,除非天地破碎重開天地才有可能獲得重來的機會。

所以準提和接引合力苦苦支撐,隻求這聖人之威不要持續太久才是,否則他們就真的要永世活在女媧聖人的陰影之下了。

還好,這也沒有持續太久,威勢就消散了,好不容易準提和接引才喘口氣,累的是氣喘籲籲,相視而笑,好險!

否則後果真的是不堪設想。

“哎,女媧道友已經成聖了,西方何時也能夠出現一位聖人啊。”

準提知道成聖之人正是女媧,很為西方的前途擔憂,如是說道。

接引安慰準提道:“該是你的還是你的,方正西方成聖的必定是你我二人,隻要專心參研佛法,終歸會有成聖的一日的。”

“但願如此,但願如此啊!”

準提喃喃道。

女媧創造人族成聖,這讓無論是東方的生靈還是西方的勢力都是震驚了,沸騰了。

雖然先前有過成聖之兆——那是平心娘娘身化地府六道輪回成聖,不過顯然是沒有這次的強大,所以女媧給予洪荒世界的震撼可想而知是無比巨大的。

昆侖山上這時正值白雪皚皚的冬季,真個是──雪積如山聳,雲收破曉晴。

寒凝楚塞千峰瘦,冰結江湖一片平。

朔風凜凜,滑凍棱棱。

池魚偎密藻,野鳥戀枯槎。

塞外征夫俱墜指,江頭梢子亂敲牙。

裂蛇腹,斷鳥足,果然冰山千百尺。

萬壑冷浮銀,一川寒浸玉。

東方自信出僵蠶,北地果然有鼠窟。

王祥臥,光武渡,一夜溪橋連底固。

曲沼結棱層,深淵重迭Z。

通天闊水更無波,皎潔冰漫如陸路。

山上的美景卻依然壯觀,真是個——“青如削翠,高似摩雲。

周圍有虎踞龍蟠,四麵多猿啼鶴唳。

朝出雲封山頂,暮觀日掛林間。

流水潺潺鳴玉,澗泉滴滴奏瑤琴。

山前有崖峰峭壁,山後有花木華。

上連玉女洗頭盆,下接天河分派水。

乾坤結秀賽蓬萊,清濁育成真洞府。

丹青妙筆畫時難,仙子天機描不就。

玲瓏怪石石玲瓏,玲瓏結彩嶺頭峰。

日影動千條紫豔,瑞氣搖萬道紅霞。

洞天福地人間有,遍山新樹與新花。”

那邊女媧成聖,這裏三清也十分著急,不過天道總是公平的,該來的還是會來。

這天,太上老君閉關時心神突然被牽引,不過他沒有製止,因為他知道他的機緣到了。

心神在虛空萬千法則之中遨遊了良久,終於一朝頓悟似地,太上老君突然衝破陣法,升上萬裏高空,神光亂射,祥雲集聚,大開金口道:“吾乃鴻鈞首徒太上老君,今日創一教,喚作人教,天地可證,道心可表。

天道隱,人教出!”

天道有感,降下無邊功德,太上老君終於靠著斬落的三屍和功德衝破了聖人關卡,成就了聖人果位。

同在昆侖山閉關的通天和元始第一時間知道了太上老君已然成聖,也被牽引頓悟。

通天教主立截教成聖,而元始天尊則是立闡教成聖,同一天之中三清成聖,天下震驚。

西方的二位——準提道人和接引道人立時知曉了三清成聖的消息,也是感悟到了自己的機緣,準提和接引金口異口同聲地傳遍整個洪荒道:“吾準提道人,吾接引道人,今創一教,名西方佛教,凡普天之下願意誠心向道者,皆是佛門弟子,吾二人願意用無量道果永生永世普度眾生,以求共渡極樂,一享佛道無上極樂境界。”

天降功德,但此時西方二位發覺功德太少,實在是不夠兩人同時衝擊聖人關卡,無奈之下,隻好發下宏願誓言:“吾等第一願。

我作佛時。

我刹中無地獄餓鬼禽畜。

以至飛蠕動之類。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願。

我作佛時。

我刹中無婦女。

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

以至飛蠕動之類。

來生我刹者。

皆於七寶水池蓮花中化生。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願。

我作佛時。

我刹中人欲食時。

七寶缽中百味飲食化現在前。

食已。

器用自然化去。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願。

我作佛時。

我刹中人所欲衣服。

隨念即至。

不假裁縫搗染浣濯。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五願。

我作佛時。

我刹中自地以上至於虛空皆有宅宇宮殿樓閣。

池流花樹悉以無量雜寶。

百千種香。

而共和成嚴飾奇妙。

殊勝超絕其香普熏十方世界。

眾生聞是香者皆修佛行。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六願。

我作佛時。

我刹中人皆心相愛敬。

無相憎嫉。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七願。

我作佛時。

我刹中人盡無***佚嗔奴愚癡之心。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八願。

我作佛時。

我刹中人皆同一善心。

無惑他念。

其所欲言。

皆預相知意。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九願。

我作佛時。

我刹中人皆不聞不善之名。

況有其實。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願。

我作佛時。

我刹中人知身如幻。

無貪著心。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一願。

我作佛時。

我刹中雖有諸天與世人之異。

而其形容皆一類金色。

麵目端正淨好。

無複醜異。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二願。

我作佛時。

假令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

以至飛蠕動之類。

皆得為人。

皆作緣覺聲聞。

皆坐禪一心。

共欲計數我年壽幾千億萬劫。

無有能知者。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三願。

我作佛時。

假令十方各千億世界中諸天人民。

以至飛蠕動之類。

皆得為人。

皆作緣覺聲聞。

皆坐禪一心。

共欲計數我刹中人數有幾千萬。

無有能知者。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四願。

我作佛時。

我刹中人壽命皆無央數劫。

無有能計知其數者。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五願。

我作佛時。

我刹中人所受快樂。

一如漏盡比丘。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六願。

我作佛時。

我刹中人住正信位。

離顛倒想。

遠離分別。

諸根寂靜。

所止盡般泥洹。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七願。

我作佛時。

說經行道十倍於諸佛。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八願。

我作佛時。

我刹中人盡通宿命。

知百千億那由他劫事。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九願。

我作佛時。

我刹中人盡得天眼。

見百千億那由他世界。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願。

我作佛時。

我刹中人盡得天耳。

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說法。

悉能支持。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一願。

我作佛時。

我刹中人得他心智。

知百千億那由他世界眾生心念。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二願。

我作佛時。

我刹中人盡得神足。

於一念頃。

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世界。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三願。

我作佛時。

我名號聞於十方無央數世界。

諸佛各於大眾中稱我功德及國土之勝。

諸天人民以至飛蠕動之類。

聞我名號乃慈心喜悅者。

皆令來生我刹。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四願。

我作佛時。

我頂中光明絕妙。

勝如日月之明百千億萬倍。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五願。

我作佛時。

光明照諸無央數天下幽明之處。

皆當大明。

諸天人民以至飛主動之類。

見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

皆令來生我國。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六願。

我作佛時。

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

以至飛主動之類。

蒙我光明觸其身者。

身心慈和過諸天人。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七願。

我作佛時。

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

有發菩提心。

奉持齋戒。

行六波羅蜜。

修諸功德。

至心發願欲生我刹。

臨壽終時。

我與大眾現其人前。

引至來生做不退轉地菩薩。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八願。

我作佛時。

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號。

燒香散華。

燃燈懸繒。

飯食沙門。

起立塔寺。

齋戒清淨。

益作諸善。

一心係念於我。

雖止於一晝夜不絕。

亦必生我刹。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九願。

我作佛時。

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

至心信樂欲生我刹。

十聲念我名號必遂來生。

惟除五逆誹謗正法。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願。

我作佛時。

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

以至飛蠕動之類。

前世作惡。

聞我名號。

即懺悔為善。

奉持經戒。

願生我刹。

壽終皆不經三惡道。

徑遂來生。

一切所欲無不如意。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一願。

我作佛時。

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

聞我名號。

五體投地稽首作禮。

喜悅信樂修菩薩行。

諸天世人莫不致敬。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二願。

我作佛時。

十方無央數世界有女人聞我名號。

喜悅信樂發菩提心。

厭惡女身。

壽終之後其身不複為女。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三願。

我作佛時。

凡生我刹者一生遂補佛處。

惟除本願欲往他方設化眾生。

修菩薩行。

供養諸佛。

即自在往生。

我以威神之力。

令彼教化一切眾生皆發信心。

修菩提行。

普賢行。

寂滅行。

淨梵行。

最勝行。

及一切善行。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四願。

我作佛時。

我刹中人欲生他方者。

如其所願。

不複墜於三惡道。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五願。

我作佛時。

刹中菩薩以香化幡蓋。

真珠瓔珞。

種種供具。

欲往無量世界供養諸佛。

一時之頃即可遍至。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六願。

我作佛時。

刹中菩薩欲萬種之物。

供養十方無央數佛。

及自然在前。

供養既遍。

是日未午即還我刹。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七願。

我作佛時。

刹中菩薩受持經法諷誦宣說必得辯才智慧。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八願。

我作佛時。

刹中菩薩能演說一切法其智慧辯才不可限量。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九願。

我作佛時。

刹中菩薩得金剛那羅延力。

其身皆紫磨金色。

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說經行道無異於諸佛。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十願。

我作佛時。

刹中清淨照見十方無量世界。

菩薩欲於寶樹中。

見十方一切嚴淨佛刹。

即時應現。

猶如明鏡睹其麵相。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十一願。

我作佛時。

刹中菩薩雖少功德者。

亦能知見我道場樹高四千由旬。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十二願。

我作佛時。

刹中諸天世人及一切萬物。

皆嚴淨光麗。

形色殊特。

窮微極妙。

無能稱量者。

眾生雖得天眼。

不能辨其名數。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十三願。

我作佛時。

我刹中人隨其誌願所欲聞法。

皆自然得聞。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十四願。

我作佛時。

我刹中菩薩聲聞皆智慧威神。

頂中皆有光明。

語音鴻暢。

說經行道無異於諸佛。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十五願。

我作佛時。

他方世界諸菩薩聞我名號。

歸依精進。

皆逮得清淨。

解脫三昧。

住是三昧一發意頃。

供養不可思議諸佛而不失定意。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十六願。

我作佛時。

他方世界諸菩薩聞我名號。

歸依精進。

皆逮得普等三昧。

住是三昧至於成佛。

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諸佛。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十七願。

我作佛時。

他方世界諸菩薩聞我名號。

歸依精進。

即得至不退轉地。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十八願。

我作佛時。

他方世界諸菩薩聞我名號。

歸依精進。

即得至第一忍。

第二忍。

第三忍。

於諸佛法永不退轉。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這兩人也終於都靠著發下的宏願,天道降下的無量功德才勉強成聖。

同一天三清成聖,西方二人成聖,鴻鈞一門皆已成聖,天下妖魔鬼怪,土地山神,四方精靈,八方修士,無不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