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仙君道

時光荏苒,光陰似箭。

洪荒還是日月如故,強者為尊永遠都是洪荒世界的第一法則。

大魚吃小魚,凶獸吃小獸,循環不息,不休不止。

洪荒世界的島嶼洞府眾多,比如地肺山、蓋竹山、青遠山、安山、石磕山、東仙源、青嶼山、鬱木坑、赤水山、麻姑山頂後、君山、桂源、靈墟、沃洲、天姥岑、若耶溪、金庭山、馬嶺山、鵝羊山、真墟、清玉壇、光天壇、洞宮、陶山、洞靈源、三皇井、爛柯山、勒溪、龍虎山、靈山、白水源、逍遙山、閣皂山、始豐山、金精山、東白源、缽池山、論山、毛公壇、雞籠山、桐柏山、平都山、綠羅山、彰縣山、抱福山、大麵山、虎溪、元辰山、馬跡山、地德山、藍水、玉峰山、天目山、商穀山、張公洞、魚湖洞、中條山、地靈墟、綿竹山、甘山、瑰山、金城山、地靈山、北邙山、武當山、女兒山、少室山、廬山、西源山、南田山、玉溜山、抱犢山等等都是十分出名的。

不過說到最出名的就要數蓬萊了,當然東瀛和方丈也是名不虛傳的。

這三座仙山詭秘綺麗,虛無飄渺,隨風來去,若隱若現,雲霞藏其麵貌,海浪掩其形跡,隻有道行深厚,根形方正的仙人,才能登上三座仙島。

不過三者之中,當數蓬萊第一了。

它本來就是開天之初鴻蒙的碎片流落東海形成的一座仙島,這座仙島不入五行、超脫三界,外有鴻蒙紫氣保護,內有乾坤八陣守護。

外界的人算不到它,它時刻漂浮不定,一會兒在東,一會在西;內有乾坤,仙人野鶴時常見,草鳥蟲魚日日新。

煙霧朦朧,島嶼林立,神丹仙草茂密,靈氣充沛得驚人。

要說形容它的話,真的隻能是江郎才盡,照樣不能夠用世間的普通的辭藻來形容描繪。

簡單地說,它就是天上人間,世外桃源。

也許可以借用下麵一段話來形容其中的某座仙島美景——“根盤地角頂接天心。

遠觀磨斷亂雲痕,近看平吞明月魄。

高低不等謂之山,側石通道謂之岫,孤嶺崎嶇謂之路,上麵極平謂之頂,頭圓下壯謂之巒,隱虎藏豹謂之穴,隱風隱雲謂之岩,高人隱居謂之洞,有境有界謂之府,樵人出沒謂之徑,能通車馬謂之道,流水有聲謂之澗,古渡源頭謂之溪,岩崖滴水謂之泉。

左壁為掩,右壁為映。

出的是雲,納的是霧。

錐尖像小,崎峻似峭,懸空似險,削鋒如平。

千峰競秀,萬壑爭流。

瀑布斜飛,藤蘿倒掛。

虎嘯時風生穀口,猿啼時月墜山腰。

恰似青黛染成千塊玉,碧紗籠罩萬堆煙。”

也許也可以用下麵一段話來描繪其中的某處美景——“勢鎮汪洋,威寧瑤海。

勢鎮汪洋,潮湧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

水火方隅高積土,東海之處聳崇巔。

丹崖怪石,削壁奇峰。

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臥。

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

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

瑤草奇花不謝,青鬆翠柏長春。

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雲。

一條澗壑藤蘿密,四麵原堤草色新。

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

可是若是要想用詞匯來描摹出整個蓬萊島,想要寫盡全部的景色,真的就算你有鬼神之能,也隻能夠望島興歎啊。

離混元仙君和紅龍真君大戰也已經過了幾千年了,洪荒自從經過了這次大戰之後,蓬萊也從此出了名,一提到蓬萊的名字,真的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大家都知道蓬萊的厲害,把蓬萊都當成是爭霸的一大勢力,隻是知道蓬萊島主一向低調,無心爭霸,所以很多要想在洪荒稱王稱霸的勢力大鬆了一口氣。

不過就算是如此,也讓很多生靈妖獸向往,因為很多都是崇拜蓬萊島的島主——混元仙君的,也非常渴望能夠聽一聽混元仙君的講道。

可是,是人都知道蓬萊島漂浮不定,時來東時去西,常人很難找,也隻有那些有緣人才能夠得到這種機遇,一般人就算能掐會算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不過盡管如此,蓬萊島也是一天繁榮過一天,生靈的數量也是越來越多,這天混元仙君終於從閉關中醒來。

說道這次閉關,混元仙君還真是受益匪淺,他睜開緊閉了幾千年之久的雙目,隻見兩道白光從一雙紫眸中激射而出,直衝天鬥,引得蓬萊島生靈皆是驚懼不已。

他這一出關就馬上檢查修為,神念覆蓋全身,這一看不要緊,卻把他驚住了,雖然原本計劃修為能夠達到準聖境界也是意料之中,可是現在的修為不僅完成了預期,而下且還一下子跨越到了準聖後期的境界。

不過在他的修煉體係中,沒有準聖隻有仙武聖,雖然是叫法不盡相同,其實境界是一樣的,而且混元仙君屬於洪荒獨一無二的武修,能夠越級而戰,現在雖未成聖,其實戰鬥力和聖人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而且,令仙君驚喜的是血脈的等級業已從原來的醒世魔猿升級到了現在的驚世魔猿,也代表著他的戰鬥了也在成倍成倍的增長,肌肉骨骼強度更是於以往有了天翻地覆的不同,如果說以前的肌肉骨骼是石頭,那麽現在就是鋼筋水泥,用銅牆鐵壁來形容他的身體那是再合適不過了。

仙君笑從心中來,喜上眉梢,更加興奮得是感覺到全身的法力就像大海一般地澎湃,無窮無盡,任意揮霍也不可能會枯竭一般。

其實,最大的收獲應該說是仙君從這次的戰鬥中得來的經驗了,所以最是應該感謝的人還是紅龍真君了,雖然外界說他們是生死之敵,可是樂毅心中還是挺感激他的,是紅龍真君讓樂毅有了更加強大的動力去修煉,去戰鬥,去努力。

如果說原來的仙君在戰場上有一些青澀,像是一朵不成熟的花蕊,那麽現在的仙君就是轉變成了那個成熟的頂天立地的戰士了。

無可否認他的成功,不過蓬萊島的其他人也不能夠忽略,如果沒有眾位英雄豪傑的努力拚殺,想要取得這麽大的成果也是沒有那麽容易的。

仙君也是心知肚明,所以歸來時,所有的人無論是草木之精還是妖魔凶獸,亦或是仙人散修,隻要是參加過這次的戰役的人,就給出了豐厚的賞賜。

還答應要開壇講道,傳授武功秘籍,修煉功法。

這樣的舉動委實讓人感動,所有的人的心就這樣被仙君的一席話收買了。

這次立了汗馬功勞的應該要數仙君身邊的那幾位了,如果沒有他們的英勇統帥和機智果敢的話,想要這麽快這麽高效是不可能的了。

其中最大的還是趙虎了,所以仙君也是另有關照,特別照顧,給了無數的仙丹寶器,而且還答應了要單獨給他們講道,訓練他們。

這下把他們高興的,沒想到還沒開慶祝的宴會呢?

就被樂毅趕了去閉關了,可是也沒辦法,誰叫人家是老大,閉關就閉關吧,這一閉關就是幾千年。

小青最早出關,接著是碧落和雪劍,最後才是趙虎,收獲最多的一般也最遲出關的。

這可把小青他們給妒忌的,趙虎一下子成了眾矢之敵,遭到小青、碧落和雪劍無情的摧殘,當然這些都是開玩笑的。

玩笑過後,都是相互祝賀,當然每一個都是好漢,沒有一個是孬種,趙虎是準聖中期,碧落和雪劍也快要達到準聖中期,小青是準聖初期,不過基礎很是穩固。

趙虎閑來無事,和小青閑聊,“青兒啊,主人何時才出關啊?

我很想主人了。”

小青笑笑,道:“怎麽?

虎哥,看不出了你也有少女情懷啊,少女多情早懷春啊,嘻嘻!”

趙虎的老臉掛不住了,反擊道:“你是想說自己吧,你對主人的情誼島上已經是傳為一段佳話了,要說是懷春也是你自己吧。”

小青被羞得滿臉通紅,久久才啐一口:“死老虎,不要臉,不和你說話了。”

碧落看了不覺莞爾,走到小青身邊,安慰道:“你別聽虎哥胡說,我看啊,他也隻會說些無聊事,沒其他能耐了。

我們還是耐心等等吧,主人應該就要出關了。

我想這次主人一定會給我們一個驚喜的。”

話音剛落,就聽到晴空一聲霹靂,驚雷爆響。

雪劍驚喜道:“主人出關了!”

隻見空中雲霧翻騰,慢慢顯出一個人來,你道是誰?

正是混元仙君樂毅。

看他什麽模樣——“身穿道服飄細,腰束絲絛光錯落。

頭戴綸巾布鬥星,足登芒履遊仙嶽。

煉元真,脫本殼,功行成時遂意樂。

識破原流精氣神,主人認得無虛錯。

逃名今喜壽無疆,甲子周天管不著。

轉回廊,登寶閣,天上蟠桃度度摸。

縹緲香雲出奇陣,仙武乃是混元君。”

仙君看了趙虎的修為,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看來你們這些年也沒有白過啊,正巧本尊今日出關,也好講講道法,讓蓬萊生靈感受一下道的氣息。”

雪劍和碧落聽說主人要講道,不由大喜,款款退下,即刻就去準備講道的各種事宜。

三天後的一天,蓬萊島上的一處仙山名叫洞靈源,這裏仙氣橫繞,靈氣逼人,山清水秀,生機勃勃。

那山真好山,細看色班班。

頂上雲飄**,崖前樹影寒。

飛禽淅瀝,走獸凶頑。

林內鬆千幹,巒頭竹幾竿。

吼叫是蒼狼奪食,咆哮是餓虎爭餐。

野猿長嘯尋鮮果,麋鹿攀花上翠嵐。

風灑灑,水潺潺,時聞幽鳥語間關。

幾處藤蘿牽又扯,滿溪瑤草雜香蘭。

磷磷怪石,削削峰岩。

狐C成群走,猴猿作隊頑。

萬壑爭流,千崖競秀。

鳥啼人不見,花落樹猶香。

雨過天連青壁潤,風來鬆卷翠屏張。

山草發,野花開,懸崖峭嶂;薜蘿生,佳木麗,峻嶺平崗。

碧落和雪劍選了這裏作為仙君講道的地方,布置好了陣法,設置完了座位,便運用神念傳聲之術告知了仙君。

仙君這時正在一條倒掛的瀑布下靜修,神念忽然有異,醒來便知講道之時到了。

仙君目測洞靈源,離了這裏好有三千裏地,卻見這麽遠的距離,仙君神念一閃,眼睛一眨,便坐在了洞靈源山巔之上的團蒲上。

這時卻沒有一個人發覺,當第一個人發現的時候,仙君已經開啟了尊口。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

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陰陽之候列,變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謀而遺跡自同,勿約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驗之事不忒,誠可謂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假若天機迅發,妙識玄通,成謀雖屬乎生知,標格亦資於治訓,未嚐有行不由送,出不由產者亦。

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隱,或識契真要,則目牛無全,故動則有成,猶鬼神幽讚,而命世奇傑,時時間出焉。

五藏六府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

精之案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力絡,其案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並為係,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

故邪中於項,因逢其身之虛,其人深,則隨眼係以入於腦,入手靦則腦轉,腦轉則引目係急,目係急則目眩以轉矣。

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亦則精散,精散則視岐,視岐見兩物。

陰極在六,何以言九。

太極生兩儀,天地初刨判。

六陰已極,逢七歸元太素,太素西方金德,陰之清純,寒之淵源。”

正所謂,聖人講道,地湧金蓮,天降天花,雖然仙君不及聖人,可是也相差不遠了。

每一個生靈都好像是剛出生的嬰兒一般,真實地感受了一番靈魂洗滌的滋味,道的氣息也好像是觸手可及,從來沒有的感覺在一瞬間體驗了個遍。

當醒來之時,無論是誰都有意猶未盡之感,細觀自己的修為境界無不提升了一個台階,使生靈歡欣鼓舞,興奮異常。

講道還在繼續,道的聲音不斷地吸引著島上或是島外的生靈。

隻要聽到講道的聲音沒有不被吸引的,都是懵懵懂懂極度享受地朝著蓬萊島湧去。

不到一天的時間,仙山就被妖魔鬼怪,精靈草木,仙人散修擠滿了,連站的地方也沒有,可是這個時候卻沒有人在意,全部都是在聚精會神地聽道呢!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混元講道中。”

頓了一頓,接著講道:“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

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

每會該一萬八百歲。

且就一日而論:子時得陽氣,而醜則雞鳴;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辰時食後,而巳則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則西蹉;申時晡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

譬於大數,若到戌會之終,則天地昏潿蛭鋟褚印T偃ノ邇陌偎輳緩セ嶂酰則當黑暗,而兩間人物俱無矣,故曰混沌。

又五千四百歲,亥會將終,貞下起元,近子之會,而複逐漸開明。

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

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到此天始有根。

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子會,輕清上騰,有日有月有星有辰。

日月星辰,謂之四象。

故曰天開於子。

又經五千四百歲,子會將終,近醜之會,而逐漸堅實。

大哉乾元!

至哉坤元!

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至此,地始凝結。

再五千四百歲,正當醜會,重濁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

水火山石土,謂之五形。

故曰地辟於醜。

又經五千四百歲,醜會終而寅會之初,發生萬物。

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群物皆生。

至此,天清地爽,陰陽**。

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寅會,生人生獸生禽,正謂天地人,三才定位。

故曰人生於寅。

感盤古開辟,世界之間,西方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

“此是天地之由來。

接下來本尊將要講講何謂道。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道乃宇宙之本源,是世間萬物之始。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種類繁多,可有仙道、魔道、佛道、武道……

像是洪荒赫赫有名的仙道之祖鴻鈞老祖創出仙之道,西有準提道人、接引道人自創佛道,魔道之祖乃是羅T。”

“老師,您修的是何道?”

一隻猴精問道。

“嗬嗬,本尊自感仙之力重術不重鬥,所以創出武修之道。

武者鬥也,鬥天鬥地鬥人,與天鬥力有樂,與人鬥智其樂無窮。”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

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濁。

有動有靜。

天清地濁。

天動地靜。

男清女濁。

男動女靜。

降本流末。

而生萬物。

清者濁之源。

動者靜之基。

人能常清靜。

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

人心好靜。

而欲牽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

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

心無其心。

外觀其形。

形無其形。

遠觀其物。

物無其物。

三者既悟。

惟見於空。

觀空亦空。

空無所空。

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

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

即是真靜。

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

既入真道,名謂得道。

雖名得道,實無所得。

為化眾生。

名謂得道。

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上士無爭,下士好爭。

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

既有妄心,即驚其神。

既驚其神,即著萬物。

既著萬物,即生貪求。

既生貪求,即是煩惱。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

流浪生死。

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趙虎問道:“成聖有何法?”

答曰:“大道三千,條條可以證道,證得一道便可立地成聖,不過大體有三種,一是以力證道,此證道之法最難,不過成功者修為境界皆是上乘;再者是斬三屍成聖,此證道之法不難也不易,證得此道者僅是中庸之道,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則已;餘下便是功德成聖,此法最是容易,不過也最是下乘。”

仙君接著講道:“修煉有三寶三要。

三寶者,精、氣、神也。

精,先天一點元陽也;氣,人身未生之初祖氣也;神即性,天所賦也。

此三品上藥,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化道,三寶之旨也。

三要者,一曰鼎爐,異名雖多,而玄關一竅,實鼎爐也;二曰藥物,異名亦多,而先天一氣,實藥物也;三曰火候,名亦甚多,而元神妙用,實火候也。”

“人體有三關三田。

夫背後尾閭、夾脊、玉枕,謂之三關,屬督脈,為陽;前麵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謂之三田,屬任脈,為陰。

此陰陽升降之路,自背後督脈上來,即屬子,自前麵任脈下去,即屬午,子午抽添,所謂周天火候是也。

先說三關:尾閭關在背後夾脊下,脊骨盡頭處,其關通內腎之竅。

直上至背後對內腎處,謂之夾脊雙關。

又上至腦後,謂之玉枕關。

三關通起一條髓路,號曰漕溪,又曰黃河,乃陽氣上升之路。

再論三田:泥丸謂之上丹田,其穴在兩眉正中入內三寸之地,方圓一寸二分,虛間一穴,乃藏神之所。

心下三寸六分,名曰土釜,黃庭宮也,乃中丹田,方圓一寸二分,亦虛間一穴,乃藏氣之所,煉丹之鼎。

直下與臍門相對過處,約有三寸六分,故曰“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

自天至地八萬四千裏,自心至腎八寸四分,天心三寸六分,地腎三寸六分,中丹田一寸二分,非八寸四分而何。

臍之後,腎之前,名曰偃月爐,又曰氣海。

稍下一寸三分,名曰華池,又曰下丹田,方圓一寸二分,亦是虛間之穴,乃藏精之所、采藥之處。

此處有兩竅,向上一竅通內腎,直下一竅通尾閭,中間乃無中生有之竅,強名曰玄關,直一之氣產生之時,玄關自開。

有奇經八脈。

八脈者,衝脈在風府穴下,督脈在臍後,任脈在臍前,帶脈在腰間,陰蹺脈在尾閭前陰囊下,陽蹺脈在尾閭後二節,陰維脈在頂前一寸三分,陽維脈在頂後一寸三分。

凡人有此八脈,俱屬陰神,閉而不開,惟神仙以陽氣衝開,故能得道。

八脈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氣之祖。

采之惟在陰蹺為先,此脈才動,諸脈皆通。

次督、任、衝三脈,總為經脈造化之源。

而陰蹺一脈,上通泥丸,下通湧泉。

倘能知此,使真氣聚散,皆從此關竅,則天門常開,地戶永閉,*脈周流於一身,貫通上下,和氣自然上朝,陽長陰消,所謂“天根月窟閑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

得之者身體輕健,容衰返壯,昏昏默默,如醉如癡,此其驗也。”

碧落問道:“人何來?”

仙君答曰:“當人未生之時,一點初凝,總是混沌性命。

三月而玄牝立,臍如瓜蒂,兒在胎中,隨母呼吸。

既生而剪去臍帶,天翻地覆,則一點真陽,凝聚於臍中。

乾變為離,坤變為坎,故神出氣移,遂不複守胎中息。

息不守則心火屬離,如汞欲飛,又加以思虛念想,益不與腎水相接。

腎水屬坎,如鉛欲沉,又加情動失固,益不與心火相接。

腎自腎,心自心,水火各居,是任其升沉,坎離不得顛倒矣。

不但不能生丹,而且生疾病耳,焉有生理。

又論胎息,呼不得神宰,一息不全,吸不得神宰,亦一息不全。

使息息歸根,以接先天元氣,神入氣中,氣包神外,如胎兒在母腹中呼吸一般,即為胎息。

蓋呼吸者氣也,神者心也,以神馭氣,以氣留形,以神馭氣而成道,即以火煉藥而成丹也。”

雪劍問曰:“如何成仙?”

答曰:“訣曰:氣是添年藥,心為使氣神;能知神氣祖,便是得仙人。

蓋呼吸所從起者也,呼為父母元氣,吸為天地正氣。

令氣合形,神合氣,則命在我矣。

凡人不知收藏呼吸之地,強閉出入,與死靜者無異。

又或任其出入,則元氣隨呼氣而出,反為天地所奪。

是以有抽添之說,使氣之呼吸至於根蒂。

吸自外而內,呼之亦入內,吸則來於玉洞,呼則直上昆侖巔頂,呼吸旋為一氣,成為胎息。

雖然,一氣如何至此?

蓋呼吸久,但覺有一吸至於內,久之而並不覺氣急,猶子在母腹時,即為胎息也。

但凡人隻知吸之在內,不知呼之亦在內,知之則可奪天地之正氣矣,而後方謂之“添年藥”。”

接著說道:“又曰:汝欲內呼吸,汝當得其一,則萬事畢。

一之為物,有兩竅,兩竅又止一竅。

此一竅也,無內外,無邊際,中有乾坤理五氣、合百神,此根蒂之處、結胎之所,性命始於此,精氣神俱生於此。

及吾生身受氣之初,父母精氣相交之頃,流注一線之路,其中似有一管相通,故曰無孔笛,沒口人吹也。

有此管,然後生腎,生諸髒腑,一身經脈,皆從此生,又曰總持門,曰三關要路。

在母腹時,吸至此竅,合天降,呼從此竅,合地升,又名為龜鼻頭,惟此一竅,乃內呼吸之根蒂,先天元氣實遊於此,天地正氣實從此入。

人以命門為玄,腎堂為牝,此處立基,謬之千裏矣。

不知玄牝乃天地之根,在西南坤地,臍後腎前,而又非臍下一寸三分,亦非兩腎間之空竅。

此乃真竅,能得而知。

上通泥丸,下透湧泉,中接心腎,內虛而直,不可形求,不可意取。

先天真種實藏於此,通天地,通神聖,得則生矣,失則死矣,“真人之息以踵”者此也。

此天仙下手處,舍此而下,酆都九幽者也。”

“塞兌者,口開神氣散,故塞之也。

垂簾者,眼全開神漏,全閉神昏,惟垂簾微啟耳。

兩眼之中即天根,即所謂性命關也。

其根生於眼,眼屬心,心生造化,自屬玄之又玄者,仙家謂之玄牝之門。

心腎內日月,交接於內,兩眼外日月,交接於外,攢簇水火而不散,氣自調矣。”

“欲明回光調息,須知觀音常之妙用。

觀音堂者何?

觀屬眼,音屬耳,眼屬心,耳屬腎,心腎相接處,為觀音堂,主持一身神氣者也。

其法自兩眼角收心一處,收到兩眼中間,以一身心神,盡收此處,所謂“乾坤大地一起收來”是也。

心定之後,自此用眼下看鼻尖,直下看到臍下。

眼常在此處,寂然不動,任鼻呼吸,調息綿綿,若存若亡。

不假工夫,則真息自調,“息不由於鼻外,思維止於身中”。

正謂此耳。

又曰“蟾光終日照西川,即此便是藥之根。”

蟾光即眼光也,西川即臍下坤地也。

如此回光於臍下,以調真息,是神入氣穴。

回光日久,腎中一點真陽,上與心神相合,則心息相依(內息者氣也),心息相依則水火既濟。

回光調息工夫,遇靜即行,不拘子午,十二時中皆可為。

即行功時,意失便收來,所謂“放去收來總是伊”。

是工用久,心內自悟,五賊先去,五賊乃眼耳鼻口意。

眼不外視而內照,則魂在肝而不從眼漏;耳不聞聲而返聽,則精在腎而不從耳漏;鼻不嗅味而調息,則魄在肺而不從鼻漏;口不開言而塞兌,則念在脾而不從口漏;意不妄想而默守,則神在心而不從意漏。

如此精神魂魄意,攢簇在坤位,則獨修無漏矣。”

“藥者何物,吾身元氣是也。

元氣行乎氣血之中,而耳能聽,目能視,手能持,足能行。

然而人之生,元氣生之也,所以強名其氣曰“命”,而心有神,強名曰“性”,神氣交,性命合,故曰“雙修”,工夫隻在一“雙”字,心火上炎,腎水下漏,便不雙也,故修性兼修命也。

雙修之道無他,不過取腎中之氣,以合心中之神耳。

采氣之訣:脊骨二十一節,自下而上,七節之旁,兩腎居之。

天一生水,夜子時後,一陽初生,身中元氣,從尾閭穴,自下而上,卻行到腎。

兩腎中間有一竅,正七節之中,元氣從此而出,衝動陽關。

所以人睡到半夜子時之後,外腎陽舉。

陽不自舉,內腎竅中之氣發出而外腎舉也。

當其內腎陽氣將到外腎之時,不妨披衣起坐,垂目閉口,調息綿綿,存想兩腎中間,若有氣從此出,此氣即謂之鉛,為水中金也,又名白虎。

夜夜行工,坐更餘方睡。

腎絡連心,下動上應,一月之間,覺兩腎中間氣動而出,隻因起坐,寂然不動之中,複以*采之,欲罷不能,欲解不釋,此氣不得順而下行,乃逆而上行。

丹道隻在一“逆”字,順於凡母則成胎,逆受靈母則成丹。

外腎不舉,便是陽氣不行之驗。

不采之采,是名為采,而所謂煉精化氣者也。

又人吃五穀諸味,濁化為渣,清化為津,津又化為,不煉,便作怪想欲。

隻用丹田自然之風,吹動其中真火,火在下而水在上,水得火蒸,自然化氣而上騰,蒸透一身關竅,是為煉而化真氣也。”

“既覺腎水上升,便以心氣下降。

心氣謂之汞,以其木生火也,又名青龍。

心氣下降,則水火迎合,心腎二氣,自然**,即身中夫婦也。

以意為媒,用意勾引,意即中央土也,又曰戊己土。

所謂**,隻心腎二氣,循環於心下腎上之間,玄門指為洞房。

循環百遍,**數足,自然落於黃庭(下丹田)相迎。

無夜不**,夜夜落黃庭,則夜夜元氣凝聚。

常人以之延壽,玄門以之修煉,皆借此氣為丹頭也。”

“元氣積聚丹田,上無路可通,隻得下穿尾閭,由尾閭而夾脊、而玉枕、而泥丸,則背後氣通也。

前降之氣,愈引後升之氣,上而複下,下而複上,玄門所謂“河車運轉”、“夾脊雙關透頂門,修行徑路此為尊”者也,總之是任督二脈通。

任起中極之下,上至咽喉,屬陰脈之海,督起少腹以下,至上鵲橋,屬陽脈之海,二脈通,則百脈皆通。

又曰“皆在心內運天經”,“天經”即二脈也,“晝夜存之可長生”也。

運轉之後,複落黃庭,自覺黃庭內有氣存焉,以心常常照顧,所謂心息相依,又謂凝神入氣穴者此也。

行住坐臥,照顧不移,神氣自凝,一氣既歸中,鼻中氣自微,所謂“調息要調真息息”者此也。”

“丹道當夜氣之未失,但凝神聚氣,端坐片時,少焉神氣歸根,自然無中生有,漸凝漸聚,生出一團陽氣。

聞至人調息養性之訣,無非精氣通身,煉一身之陰氣而已。

若於寂然不動之中,複有動機,即如法采之,此時更加觀照而凝神,以助火工。

即不必三個月時候,或靜坐時,或睡醒時,覺腹中有衝和之氣,升撞不定,此真陽之氣動也。

即用微意,采此真陽之氣,引到頂上正路中,所謂“倒行逆施,以能升頂”者此也。

複自頂上引至腹中,又自腹中引入尾閭關。

前後數回,片晌工夫,一得永得,其氣常自周流矣。”

“又曰:能奪天地之真氣,可以長生。

法可早晨於高處,向日靜坐,存想太陽包羅吾身,連身化為太陽。

無思無欲,混混沌沌,天地之氣漸漸歸於吾身。

亦可二六時中隻向日,如日在東,眼則向東,日在西,眼則向西。

總是吾身與太陽相抱,輪轉不息,方能得之。

合月之氣亦然。

然凝一之久,又複周流循環不已。

鼻息之氣接天地之氣,天地之氣從鼻入,接著腎中之祖氣,與之混合一運。

此人之氣而漸與天地合,以為後來煉氣化神張本,補益吾鑿喪之真氣,所謂“竹破以竹補”也。

又以此融化凡精,而生真氣,真氣已足,自然化神,充滿一身內外。”

“如欲得丹,必須棄世大靜,小靜三日,中靜五日,大靜七日。

靜中自然生動,所謂“人死自活”,此時全仗道友護持之力。

“混沌鴻蒙,牝牡相從”,鴻蒙者一氣未分時也,相從者陰陽混於中而不相離也。

當其未離也,神凝氣聚,混融為一,內不覺一身,外不覺宇宙,與道為一,萬慮俱遣,溟溟滓滓,不可得而名,強名曰“太乙含真氣”,又名曰“先天一氣”,為金丹之母。”

“……”三千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對於修仙訪道之人,何其短哉!

蓬萊萬物生靈在仙君的講道中受益匪淺,在道的氣息中滋潤,不斷進步。

“好了,這次講道就到這吧。

散了吧。”

仙君背負著手,飄逸地揮一揮衣袖,對眾人說道。

“諾。”

眾位生靈雖然十分不舍,可是還是十分聽從仙君的吩咐,各自退去。

果然不到一柱煙的時間,這裏便是人去樓空,萬籟俱寂,隻餘下趙虎、小青、碧落和雪劍他們。

這時候仙君開啟了尊口,聲音飄渺空靈,仿佛就在耳邊卻似天邊,道:“爾等都是本尊最寵愛的,修為也是不低,可是若是想要在洪荒世界分一杯羹還得要更強,本尊便單獨為你們講道一千年,千年之後爾等就馬上閉關領悟,能夠領悟多少就看你們的緣分了。”

眾人聽了無不大喜,馬上回到各自的座位上,豎起耳朵生怕漏聽一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