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領帶大王

變頻空調的研發,是很長的一條路子,沒個幾年時間肯定沒戲,這隻是一條未來的方向,但幾年時間對於一家專注於家用電器的公司來說,也算不了什麽,而無論是研發新技術還是開發新市場,都需要大量的資金。

70年代雖然是電子、個人計算機與軟件行業爆發的起點,也有很多黃金機遇,但總的來說,可開發的市場還是太小了,比如很賺錢的街機,現在就搞不出什麽新花樣,因為芯片技術達不到複雜遊戲的要求,街機始祖雅達利在今年會推出一款遊戲打磚塊,內部的操作就非常簡單,也隻能這麽簡單,再複雜一點,裏麵速度再快一點,芯片就吃不消了。

不過遊戲簡單歸簡單,還是很受歡迎的,這部簡單的遊戲給雅達利帶來了數百萬美金的利潤,是未來這家巨頭的第一桶金。

對於街機這個行業,陳誌文自然很關注,但72/73年的時候,芯片技術差,香港又沒這方麵人才,他本人也不懂,加上也沒什麽錢,自然隻能放棄。

現在倒是可以進入了,不過受製於芯片能力,可以開發的遊戲非常少,而且短期獲利不會很強。

在電子科技不行的情況下,為了美的發展所需要的巨額資金,就隻能靠著香港最賺錢的兩門生意——地產與金融了。

陳誌文一直在安排自己的操盤手,分時間分賬戶在股市上收購九龍倉的股票,利用的資金也是海外調回來的資金,從而避過匯豐的耳目,從去年到現在,一共已經收購了15%的九龍倉股票。

不過與後世李嘉成收購九龍倉股票引起全港關注不同,陳誌文的收購沒有掀起任何水花,第一是因為時間不同,李嘉成收購九龍倉是在77-78年,那時候香港股市已經回升,資金活躍,雖然那時候的九龍倉股票也是半死不活,但大環境之下,很多資金入場,李嘉成收購的多了,就引起了關注。

現在麽,這一年多一來整個恒生指數腰斬之後又腰斬,九龍倉的股票也在緩緩下跌,而更方便的是,九龍倉為了籌集資金修建海港城,大量在股市上進入增股融資,這些股票大量流入股票市場,陳誌文的收購,完全是正常不過的操作,無論是股民、九龍倉本身以及證券公司,都沒發現有資金在一直收購九龍倉。

而九龍倉之外,陳誌文暫時還沒有對其他股票動手,一則是因為資金有限,二則是因為長江實業、新鴻基這種未來潛力之星的股票,實際上這幾年的漲幅也不多,完全可以等以後資金自由了再投資,再說,收購九龍倉可不是為了賺一筆,這是一個事業的起點。

地產之上,陳誌文還是安排手下專心收購工業地產,也會收購一些乙種公函換地證,另外也安排了律師去太古城協商,最終拿下了一棟靠近維多利亞海港的一棟樓,按現在220一尺的價格,交了5%的定金,合同也簽的很嚴格,到期陳誌文不支付合同作廢,房子被太古收回,而支付也是按照74年的房價。

陳誌文可是知道,到了76年,這裏房價就能上漲到接近400港元一尺,到了80年,可以輕鬆破千。不過利潤率再高也隻是一棟樓,投資也隻是對這裏位置的興趣偶然而已。

陳天福那邊,按照上次陳誌文的要求,注冊了投資公司,隨後在中環買下了三處位置還不錯的店鋪,稍微簡單裝修一下就開始了營業,主要業務就是吸納社會閑餘資金,房產證往大堂中心一放,真的很有信任感,加上一年大概率10%的回報率與本金百分之百的安全性保證,第一天營業就吸納了50萬港元,後續平均每天二三十萬,雖然不多,但也算是個開始,再說,隻要膽子大,這些錢再上杠杆,就可以有著不小的用途了。

當然,這種情況一般是不容許的,但香港過幾年後能出現陳鬆青這樣的世紀巨騙,現在的監管之亂,可想而知。

安排好一切後,陳誌文來到了自己的物業,希爾頓酒店場所,今天,他包下了一間獨立套房,招待一位客人。

“曾生,這是從法國進口的葡萄酒。”陳誌文將酒杯倒好後遞給了眼前的一位約40歲的中年男子。

“陳生太客氣了。”曾姓中年男子笑著說道,接過酒杯賠償了一口,讚道:“很不錯,比我以前在國外喝的強多了。”

“那是當然,一千多港元一瓶呢。”陳誌文笑了笑說道:“曾生,你也應該知道我今天叫你出來的目的了,你覺得我們能合作嗎?”

“陳生,你父親已經與我聯係過,能有合作的機會,又能將產品賣往美國,我自然很樂意,隻是我的公司都是生產領帶的,我看過你父親給我的傳真清單,似乎領帶的數量非常小啊。”曾姓男子說道。

“這我知道,金利來隻做領帶,所以我的想法是我們合資建設工廠,你來管理,我負責訂單,專門生產美國訂單上的主要商品,比如短袖、冬衣、棉被、**用品等等。”陳誌文說道。

眼前之人,正是後世香港最出名的領帶大王曾梓倖,這位也是後世香港製造業行業中,為數不多活到21世紀的代表人物,1968年開始在香港成立領帶公司,實際上也是避開了當時香港製造業中競爭最激烈的成衣,發展十幾年後,借著改革開放進入國內市場,初期配合國家的三來一補政策為國家出口創匯,到了90年代,國內開放自己的市場,金利來就借著早入的機會成為國內最知名品牌,隨後領帶事業到了極限後,也開始發展成衣、皮包等行業。

不過畢竟是製造業,還不算高端,跟香港那些地產巨頭比起來還差遠了,曾梓倖之所以出名,還是因為他在慈善領域的成就,一輩子一半資金都捐給了內地,不管是不是出於什麽目的,這樣的人,又有能力,陳誌文自然願意與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