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父子對話

劉布回到家中,坐在馬車上一路私想,還真是讓他想到一個應對的辦法。

聽他老爹的口氣,不讓他辦粥棚,並不是因為錢的問題?而是因為怕他冒頭,樹大招風,城南劉家,富甲天下,現在人人都盯上他們了。

再做一些出格的事,盯上的人就更多,劉運橋不過七品小官,現在已經是有點難以招架了。

劉布得出一個結論,不搞粥棚,主要是怕我出風頭,被當官的矛頭所指,最終收拾了。

劉布他從自己贈予奶奶的佳句中得到一個靈感就是:“修合無人見,勤緣有天知。”

就是說事情你做不做,揚不揚名無所謂,最關鍵的就是要做,隻要你做了,最終還是有人會知道的,人在做天在看。

連劉布都覺得劉家,實在是太有錢了,這麽多錢不用來幫人,讓人餓死,讓銀子爛在了庫房裏麵,有傷天和。

但是劉布可以肯定,如果捐出去,估計99.9%都是讓這幫當官的給貪了,流不到了災民的手上去。

回到了劉府,劉布叫來了許建強和劉富貴,然後告訴他們自己新的計劃,粥棚是繼續開,不過不在劉府門口,開在劉府門口,依舊是每天500斤,過多不供,但是他們會移師城外,多開了幾個粥棚進行供應,擴大供應。

劉遠橋撈了不少的錢,不缺錢,不缺糧,但是就怕別人把他們當靶子,他決定在在城外開幾個粥棚,不掛劉家的招牌,直接的就在城外擺,救濟難民。

劉布也得為自己的事著想了,老爹是個能人啊,居然為他弄了一個浮山衛所千戶的官職,這可是一個千戶官,那千戶官已是不小了,雖然說現在這幾十年文貴武賤,但是要弄一個實缺的五品千戶,還是相當的難的,但是他說弄來就弄來了。

劉布有點犯難了,我從來就沒有當過官,領過兵,就連一個管理人員都沒有當過,那我該怎麽當好這個千戶官呢?這個是管理上千人哪?

而且以後鎮守的的浮山衛所算是山東半島的要衝之處,雖然沒有登州那邊那麽的要緊,但是也是一個要命的地方,稱得上戰略要地,再過了二百年多年,德國人入侵山東,日本人入侵山東,就是從這裏登陸,然後占領山東半島,襲擊京城,強迫朝廷同意協議的。

劉布沒有當過官,真是不知道如何當這個官呢,如何當好這個千戶官了?

如果天下沒有大亂,他大可以做一個甩手掌櫃,但是今時不同往日了,天下亂世將起,他們也不可能再過這種安樂太平日子了,手中有兵都不知道好好的訓練和利用,最終來說不免走向了滅亡之路。

所以回到了家裏麵劉布也沒有再出去也沒有喝酒,而是去了書房,學著老爹的樣子在看戚繼光的《紀效新書》。

《紀效新書》是戚繼光在東南沿海平倭戰爭期間練兵和治軍經驗的總結,是當代知名兵書,兵家經典。

《紀效新書》所述內容具體實用,既是抗倭中練兵實戰的經驗總結,又反映了當代訓練和作戰的特點,尤其是反映了火器發展一定階段上作戰形式的變化,具有較高的軍事學術價值。

劉布在發現這幾天老爹在書房裏麵看的都不是什麽子詩經集,而是這一部《紀效新書》,當時他就覺得有點奇怪,你一個貪官汙吏,看這兵書幹啥?想來可能覺得他的老爹也覺得,世事是不對了。

作為世家大族,手裏必須有兵,如果手上無兵的話,估計最終來說還是被人殺死,或者失去家族的權利或者富貴。

所以劉布自己也決定研究研究一下,學著來管理衛所和當他的千戶官。

劉布有些犯難了,以前從來沒幹過這勾當,現在一當就是大官,而且是介乎於營長與團長之間的官銜呢,管著1000多人真的不算是小官了,如果是沒人管的地方都可以獨霸一方了。

所以他想看看書,看看有什麽可以獲得的靈感。

今天劉遠橋早早的下值,大概四點就下了值回來,他馬上把劉布叫進了書房。

劉遠橋說道:“詩會的事情為父已經知道了,我就想問你為何如此的狂妄自大呢?”

劉布隻好說道:“不是兒子狂妄自大,而是這些人真心的沒有用了,他們的水平就這麽一丁點,還敢稱高人名士?”

劉遠橋道:“其實讓你去那裏並不是為了什麽,而是為了讓你擴展人脈,認識更多的人,捐錢也不是貢獻,而是一種籠絡人的手段,現在正是艱難的時候,我們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朋友。”

估計李天伊也是這麽想的,所以才會一直壓著劉布,吃著它上,誰知讓劉布反咬了一口,狠狠的打臉了。

劉布道:“兒子認為,這些靠錢拉攏來的關係,在與權勢對碰的時候,沒人敢為我們家說話。”

劉遠橋有些驚訝的看了兒子一眼,然後說道:“看起來你好像是有些想法。”

劉布說道:“現在正是艱難的時候,朝廷無力,地方大亂,要想在這個世界上活得好,就隻能靠自己了。”

劉遠橋說道:“本來想叫你再住上一陣子的,但是你如此的會惹事,沒有辦法了,收拾好行裝,明天回老家去。”

劉布從父親的臉上看不出什麽喜怒之色,但是並不認為這是對他的一種懲罰,應是一種保護,他心裏麵在想形勢有如此的危急了嗎?

劉布道:“父親,其實我們掙的錢也足夠多了,所謂千裏為官隻為財,掙的錢多不花,放在家裏也是跟石頭泥土沒有什麽分別,既然事不可為,為何不退一步海闊天空呢?”

劉遠橋這次算是驚訝了,雖然說這小子是隨口說來,但其中好像包括了一些道理似的,劉遠橋道:“祖宗留下來的家業不能在我手上而丟,否則就是不孝子之子,而且在為人處世,有什麽事情是一帆風順的,是沒有艱難險阻的,凡是遇到艱難險阻便退縮,還能成什麽事?”

劉布隻好恭恭敬敬地說道:“兒子受教了。”他算是明白了一點,在這個家隻要你討好了老爹,討好了奶奶,你就可以像螃蟹一樣橫著走。

劉遠橋說道:“你平時不看書怎麽就能做出這種詩來,是從哪裏抄過來的吧,或者是從哪裏聽說的吧?如果是有什麽破綻和尾巴,趕緊叫人收拾收拾。”

劉布說道:“這還真是兒子做的,沒有抄襲,沒有槍手,至於我為什麽有這樣的才華,隻能說是古人說的好,好詩好句隻是妙手偶得,我就是妙手偶得,為什麽千古以來作詩的人,有像李白杜甫,王渤這種佳作名句不斷的,也有很多人隻是靠一兩首詩,同樣名傳千古,後者可能就是妙手偶得,偶然而得吧,靈感來了,誰也擋不住。”

劉布這個說法勉強的讓劉遠橋認可了,因為畢竟劉布也讀了10多年的私塾,雖然大多數時間是在睡覺,打鬧,但是畢竟讀了10多年的書,所有的書都讀過,四書五經都大都能背,雖然考試連童生都過不了,但是,沒有功名而做出千古佳作的人也不是沒有。

然後劉遠橋又在問:”現在在家裏麵做什麽啊?”

劉布道:“我在看書。”

劉遠橋問:“你在看什麽書?”

劉布說道:“正在看《紀效新書》,因為父親讓我回浮山衛為當千戶,我想應該看一些兵書,想想應該怎麽學會練兵打仗。”

劉遠橋道:“讓你回去老家,隻讓你看家,守住地盤就行了,不是叫你回去打仗,打仗的事情也用不著我們來,你既然看了《紀效新書》,可有什麽感悟?”

劉布說道:“這是一本好書,如果熟讀練兵,打仗不是難事。”

劉遠橋說道:“《紀效新書》乃是鹹少保一生心血所著,但是書成幾十年,能成為成為戚少保第二的,能從中學著什麽東西的,卻好像沒有一個人,你有什麽看法嗎?”

劉不道:“看法不多,主要就是很多東西,人人都知道,但是要做到卻是很難,而且《紀效新書》雖然是有很多對的,但是他又有一些是死的東西,要活學活用才能夠靈活。”

劉遠橋點了點頭,道:“沒事就在家裏麵好好的看書,學習學習戚少保是什麽練兵用兵?”

戚繼光是跟著張居正混,後來張居正倒台以後他也跟著倒台,被貶去廣東擔任總兵,朝廷對他的評價也就是一般,但是黑白對錯,公道自在民心,民間都知道大明開國以後200年來最能打的就是戚繼光和李成梁兩個人了。

戚繼光是山東登州人,跟他們是老鄉,還與劉家有一些偏遠的親戚關係,所以劉遠橋一直非常的推崇戚繼光,視為偶像。

劉不道:“兒子明白了,沒有什麽事就回去看書了。”

劉遠橋說道:“粥棚是怎麽回事?還在搞,難道就非得跟我對著幹?”

劉布道:“這可是老佛爺的修行啊!”

劉遠橋歎了一口氣,說道:“你的馬車收回來歸我了”。然後,揮了揮手,讓劉布滾蛋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