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風漸起

張度哪敢坐啊,站在那裏:“是……是……”

孫傳文看他緊張的話都說不清楚,代為說道:“張度是讀過書的,但功名無望,就做了刀筆吏。刑部那裏覺得有的太輕有的太重,後來一氣之下不幹了,遇到不平事就做訟師。今年辦了兩個案子,其中一個萬年縣縣丞之子調戲民女卻不追究,他就把萬年縣縣丞拉下馬了。”

“有點意思,行,你願意幫朕伸張正義,查處貪官汙吏嗎?”

“小民願意。小民……孤身一人,願意的。”

李承乾點點頭看向孫傳文:“我記得朕在城裏有兩處宅子?”

孫傳文:“前一陣抄沒,因是皇家,所以大家現在有五處宅子加一個魏王府。”

“你去安排吧,選一個距離宮城近的,實在沒有置換買賣都行,總之你去著方便。先把張度安置好,包吃包住,其他的朕籌劃籌劃再說。”

“是。”

“你說找到六個,還有一個沒帶來?”

“還有一個前天在刑部大牢,人還沒判呢,說是昨天就被大理寺卿親自下令調到大理寺大牢了。”

“孫伏伽親自下令?”

唐代大理寺管審判也就是相當於最高法,刑部掌邢獄緝拿以及複核流放以上案件複核,禦史台檢查百官。

但刑部和大理寺也有重疊衝突的地方。大唐刑部有大牢,有點類似於拘留所,還關押普通案犯。大理寺也有大理寺獄,也就是中央監獄,關押官員(禦史台獄)以及重要案犯。而宗正寺還有一個天牢,關押宗室子弟。關鍵是中間區分有時候比較模糊,所以有的時候就搞笑了。

如果是宗室子弟犯罪了,那麽沒審理清楚之前到底關押在哪裏?刑部大理寺和宗正寺三方就得好好掰扯掰扯了。

重要一點的人物沒準就得到朝堂上去掰扯。

掰扯完先關押在哪裏,再掰扯誰審理。沒準禦史台還要摻和一腳,那就繼續掰扯。

比較重要的案子皇帝知道了就得發怒,有你們掰扯這功夫早就審完了,三司會審吧。

三司會審這個詞唐代沒有,但曆史上早就有這項製度,最高級別那就是太尉司空司徒三法司會審,一般就是大理寺卿刑部尚書和禦史中丞。

總之界定不清楚就是一團糟。就比如這件事來說,還沒宣判呢,大理寺一般不會提人,而提了人呢也說的過去。

張度遲疑一下鼓足勇氣:“陛下……我知道,這件事我知道。孫大夫是為了保護趙廣。如果趙廣不被帶走,會在刑部大牢被活活打死的。”

“得罪人了?”

“是,王侍郎的晉陽王家。晉陽許多人都知道王侍郎的一個子侄通過手段將女子變成侍女,然後每年都打死好幾個,但從律法上又有各種理由脫罪,所以沒人能管。後來趙廣跑到那裏把那人殺了。前兩天被刑部抓到的。”

李承乾微微點頭,含笑道:“王家?王家好啊。你們兩個把這件事查清楚,隨時跟進,想盡一切辦法給他脫罪。朕也看看孫卿怎麽鬥王家。”

第二天剛要帶著蘇妃去遊玩,內侍太監前來稟報:“陛下,兵部尚書李大人求見。”

“宣。”

李勣四十多歲,雖然是武將出身但文韜武略樣樣精通和李靖有些類似,猛一看上去有些書卷氣。隻是此刻的李勣眉頭州城川字,急匆匆走進來一躬身:“臣李勣,拜見陛下。”

“平身,叔公來坐。”

李勣落座,李承乾從容的沏茶,但李勣忍不住了,李勣遞上來幾個奏疏。

李承乾隻能放下茶杯打開。

奏疏上的內容是安州市麵糧食和鐵器被大量收購。安州是吳王李恪的封地。

第二封奏疏是岐州糧價略升,坊間鐵器不見。岐州是蜀王李愔的封地。

第三封是鄜州市麵糧店和鐵器工坊已經關閉。鄜州是叔公荊王李元景的封地。

第四封是絳州市麵糧店無糧。絳州是叔公徐王李元禮的封地。

李勣沉著臉眉頭直跳:“陛下,絳州的奏疏和密報六日前已經送抵中書。楊師道……臣不見陛下召見,也不見回複,隻能自己來了。”

他是不願意求見李承乾的,其他朝臣也不願意,尤其是開國武將,大興宮宮變他們都有自己的猜測。沒掛印而去已經是為了天下子民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收購糧食鐵器,其他我那些叔公們可有異動?”

李勣搖搖頭:“暫時未見異動。臣正在加緊盤查,但想必近期應該多是書信往來,隨後可能還會有。”

“那就是了。朕知道了,叔公喝茶。”

知道了?喝茶?

李勣愕然的看著李承乾。

有人要造反了,你這個皇帝不著急?告訴我這個兵部尚書知道了,讓我喝茶?

李承乾神態從容的倒上茶水:“高明對叔公自然不會隱瞞,朕缺的是時間,如果朕馬上做出應對,時間就會提前。如果朕現在嚴禁糧食流通,那麽一旬內必定烽煙再起!不做任何準備,以房相和叔公的能力,也能麵對。”

李勣愣了一下,不得不承認李承乾說的有道理,而且房玄齡和自己的水平在這裏擺著呢,這一點自信他還是有的。

明天有人造反,他照樣能調動出軍隊來,拆東牆補西牆這一手他玩的遊刃有餘。

“有人造反啊?既然有人要造反,那麽他們造反的時間就由朕來定!”

李勣愕然的看著李承乾,有人要造你的反,你現在告訴我他們什麽時間造反你來定?

李勣心中憋屈的走了,李承乾看著窗外心中歎一口氣。

人性啊!

當初還是主辦謀劃,將黑鍋甩給了李泰。

但是自己名聲很差,而且當日確實是進兵皇宮,這些也瞞不住。現如今諸般謀劃雖然騙了天下人,但還是沒能消弭掉災禍。因為他們不需要真相,隻需要知道我李承乾名聲差,他們不服!

接下來幾天,李承乾帶著兩人走遍上苑,心中逐漸完善自己的規劃。朝堂上依舊是暗流湧動,隻不過大家爭奪的目標不再是滿朝所有位置,而是變成了將作監和原本就空缺的刑部尚書位置的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