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時局之憂
眾人得了李琛的承諾之後,紛紛歡呼了起來,一個個湊到費康身邊,覥著臉借他的刀一觀。
可是費康這會兒正把這柄刀視若珍寶,抱著怎麽都不肯鬆手,結果被眾人大大的鄙視了一番,說他實在是小氣。
十幾個及冠亦或是尚未及冠的少年聚在一起,可是相當熱鬧的,不多時李琛安排的酒菜便端了上來,擺在了眾人的麵前。
酒自然是李琛家釀的春露白,平日裏普通人家,可是喝不起這種美酒的,不過跟李琛做了朋友,想喝這種已經名揚冀州的春露白,對這些少年們來說,就不是什麽難事了。
而菜肴則很簡單,他們都是少年郎,家境不佳的,平時多是素的粗茶淡飯,隻要有肉就成,即便是個別家境好的,這個年紀也是很愛吃肉。
所以菜肴也僅僅是每人兩大盤肉,一盆肉湯而已!
不過這肉卻是平日裏有錢人家並不常吃的豚肉,也就是豬肉!
因為這個時代缺少烹飪調料和技巧,豬肉處理不好,會有一股子腥臊味,特別是有些豬沒有閹割,肉會很騷,故此不為人所喜,有錢人家視之為鄙,故此極少吃豬肉,隻有窮人才會偶爾吃豬肉。
可是李琛卻愛吃豬肉,特別是肥瘦相間的五花肉,說起來醬油這種東西,起初也正是因為李琛愛吃豬肉,才跑去鼓搗了幾個月搞出來的,開始僅僅隻是為了滿足他個人的口腹之欲的副產品罷了。
後來他才知道,醬油這個東西,東漢末年還未出現,居然被他給提前鼓搗了出來,並且成了他們家的一門獨門生意,讓李辯這個擅長經商的從父(叔叔)給賣成了貢品,現如今市麵難求。
難怪西山之中的青麵黃會稱李琛為販醬小兒,也是因為這個!
李琛在弄出了醬油之後,還親自用豬肉加醬油做出了一道菜,名曰紅燒肉,但凡品嚐過一次之人,都難忘此道豬肉所製的美味。
就李琛那個稍顯迂腐的父親李振,本來從不食豚肉,一次在弟李辯的極力推薦之下,嚐了一次之後,也喜歡上了此道菜肴,專門派廚娘從李琛這裏學去了這道菜的做法,成了他們李家的家菜,隔三差五的要吃上一次。
而這幫少年們都嚐過此道菜,自然也都極其喜歡,半年不見李琛,真的要把他們饞死了,今日近一些的人,聞風都趕了過來,說不得也是奔著這道紅燒肉來的。
見到紅燒肉上來之後,這幫小子立即就嗷嗷叫了起來,不管是平日裏斯文與否,這會兒立即都開始據案大嚼了起來。
“我看你等不是思念我了!是在想我家的這紅燒肉了吧?”李琛指著堂中據案大嚼的家夥們笑罵了起來。
眾人飲酒的時候,都相談甚歡,自然有人少不得問起了李琛此次範陽之行的事情。
說到這裏,李琛的臉色便沉了下來,搖頭道:“當今世道不好呀!來往於範陽之間的時候,途中見到很多流民,這些流民衣不遮體,食不果腹,遊**於鄉野之間卻無人賑濟。
所以這一路上往返期間,我多次見到路有餓殍!雖然還沒到餓殍盈野的地步,可是也堪稱是觸目驚心!
正因為流民增多,以至於一些流民為了活命鋌而走險,此次我去範陽,路上常有賊人試圖攔截與我,想要害我性命、奪我錢財和馬匹,幸好我尚有一些勇力,才僥幸多次擊退了賊人!
但是隨我前去範陽的兩個家奴,卻在路上被賊人所害!實在是可惜!”
李琛稍停了一下之後,麵露怒色,繼續說道:“可恨朝中閹黨把持權柄,這幾年來,別的地方我們不知,僅僅是冀州數郡,水災、旱災、蝗災,還有大疫連番出現,可是朝廷卻對災區罕有賑濟之舉,更不要說減免稅負徭役,以至於許多黔首(平民百姓)家破人亡,不得不棄地而去!
我途經巨鹿和安國的時候,甚至見過有些鄉裏,十室五空,即便是活下來的人,入冬之後,黔首隻能在野地之中尋找野菜果腹求生!一個冬天過去,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凍餓而死!
另外我還見到,許多地方遇災之後,官府賑濟不利,鄉民染病,又請不起疾醫診治,便隻能求太平道道人施法,好多人信奉了太平道,本該朝廷官府管的事情,現如今百姓卻將希望寄托於信道之上,如此下去,恐怕……”說到這裏,李琛不由得歎了口氣沒有再往下說,因為再說下去的話,傳出去恐怕就會給他招來禍端了。
眾人聽罷之後,頓時也都覺得心情沉重了起來,雖然他們並未親眼所見,但是從李琛言語之中,卻也可以想象得出,現如今外麵許多地方的慘狀。
他們之中幾個人雖然家境不錯,算是富戶,家境殷實一些,倒是不虞受餓,可是剩下的多隻是一些務農的中人之家,每年田地所產,也僅僅夠他們全家吃飯,卻無多少剩餘。
這些少年,卻是能體會到,一旦他們這樣的家境遇上災年或者疫病的話,那麽對他們家裏來說,無疑立即便會讓他們破產,那麽隨後搞不好就會也為了活命,成為棄了田地的流民,說不好,也會成為倒在路邊的餓殍。
雖然眼下他們這裏還沒有遇上這樣的災荒,可是誰又能保證,這麽多天災就不會落到他們頭上呢?
所以聽罷了李琛的話之後,這些少年都變得心情沉重了起來。
李琛看了看他們,看眾人沒了剛才歡喜的神色,一個個神色凝重了起來,氣氛也變得壓抑了起來,於是忽然一笑道:
“好了!先不說這些不痛快的事情了!你們隻要記住,既然你們視我為友,即便是未來有何變故,隻要我李琛還有一口飯吃,那麽就斷不會讓你們餓著肚皮的!
諸位且記下琛的這句話,我等多日不見,來,我等共飲一杯!”說罷之後,李琛端起了酒杯高舉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