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華子翼請戰

離開洛陽之後,華羽就跟胡車兒分道揚鑣了。

華羽讓胡車兒帶著一百親衛軍,去追趕董卓的西遷大軍,護送老華安和杜家去長安,而他則是帶著典韋去找董卓請戰去了。

跟胡車兒交代的時候,華羽隻說自己想出一條妙計,能夠大敗諸侯聯軍,旁的什麽都沒說。

胡車兒對華羽是崇拜之極,已經認主。

就算是華羽放個屁,胡車兒都覺得是香的,自然不會有任何懷疑,隻是遺憾不能跟華羽一起去跟諸侯聯軍作戰。

倒是賈詡,心下又是好奇之極,暗想,董卓一共是二十萬大軍,先派往長安足足有十萬。

剩下的十萬大軍,沿途負責西遷的,就有五萬之眾。

還有五萬大軍,董卓隨身率領著一萬嫡係,又分給徐榮和呂布兩萬負責殿後,可用之兵就隻有兩萬。

以兩萬人馬破諸侯聯軍二十萬人的大營,絕無可能。

一百騎兵能瞞過斥候,可兩萬大軍絕對無法瞞過斥候。

賈詡自認為謀略天下無雙,卻也想不出有什麽辦法,能夠大敗龜縮在聯軍大營中的諸侯聯軍。

唉,華子翼畢竟是少年得誌,一帆風順,遂有目空一切之心,此戰必敗。

看來,華子翼亦非明主。

卻說華羽帶著典韋,找到董卓,向他請戰。

董卓聽後,大吃一驚,華羽欲領軍再戰諸侯聯軍,必能取勝?

你小子,也太狂妄了吧?

若是諸侯聯軍那麽好打敗,孤還用西遷長安嗎?

且不說關張兄弟,聯手能打敗呂布,就說江東猛虎孫文台,袁紹麾下的顏良和文醜二將,皆是萬人敵。

還有那二十餘萬大軍,戰鬥力再不濟,可人家占著數量的優勢啊。

董卓穩了穩神,說道:“子翼有此雄心,自然是好事,孤心甚慰。”

“但是,聯軍實力強大,而孤麾下可派的兵馬最多兩萬,此戰……”

華羽將董卓的話打斷,一拱手:“相國無須擔憂,末將隻需率領一萬兵馬,其中有五千為西涼鐵騎,就能夠大破諸侯聯軍。”

一萬兵馬?

對二十餘萬兵馬?

董卓的眼珠子差點掉下來,一比二十啊,又是兵少者攻,兵多者守,這仗怎麽可能會打贏呢?

李儒和田儀都不在身邊,董卓就不敢隨便決斷了:“子翼先回去,此事關係重大,容孤再仔細思量一番。”

“待孤決定之後,自然會派人通知於你。”

“喏,末將告退。”華羽知道董卓準備找李儒和田儀商量,就帶著典韋離開。

無須著急,華羽料到李儒和田儀必會同意。

果然,打發走華羽之後,董卓立即派人將李儒和田儀喊來,將此事告知。

李儒和田儀皆是震驚不已,他們二人的智謀不比賈詡高,也是想不出華羽有什麽妙計能大敗諸侯聯軍。

沉吟了一會兒之後,李儒說道:“相國,老華安與杜氏,是華羽的軟肋。”

“相國隻需派人盯緊這兩個人,華羽定然不會背叛相國。”

“因此,以我之見,可給華羽一萬人馬,讓他試一試。”

“若能僥幸成功,則關東諸侯必然不敢再興兵西進。”

“若是不成,最多不過是折算一萬兵馬而已,相國隻需在長安再募兵補充即可。”

田儀表示也同意,董卓便再無疑慮,立即派人將華羽喊來。

“啟稟相國,聯軍畢竟勢大,猛將如雲,單靠末將與典韋二人,隻恐難敵。”

“末將請求相國調撥幾員大將,如此則此戰必勝。”

“子翼所慮甚是。”董卓見華羽如此小心謹慎,倒也放心不少,點了點頭問,“不知子翼打算調撥那幾個人?”

“張濟將軍的族侄張繡,以及呂布麾下大將張遼、成廉、魏越、曹性,一共五人。”

“張濟自是毫無問題,但奉先與子翼有過節,若借他麾下大將,隻恐……”

華羽一臉的正色,拱手道:“相國這番話,請恕末將不敢苟同。”

“末將與呂布的恩怨,是私人恩怨。”

“敗諸侯聯軍,為相國分憂,乃是為公。”

“末將不敢以私廢公,相信呂布必然也不會因私利而廢相國的大業,請相國明鑒。”

“這話有道理。”董卓大喜,鼓掌道,“若人人都能如子翼這般,即便天下諸侯一同造反,孤又何懼之有。”

“子翼先回去整頓兵馬,孤這便給張濟、呂布下令,將這五個人暫時調撥到你的麾下聽命。”

“喏,末將領命。”華羽領命而去,開始整頓兵馬。

也不知董卓是如何跟呂布說的,反正張遼四人一起來找華羽報到了。

隻不過,成廉、魏越和曹性三人望向華羽的目光,依然含著濃濃的敵意。

倒是張遼,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但眼神中的不解之色瞞不過華羽。

其實,這一戰,有沒有張繡五人,並不會受太大的影響。

隻不過,這五個人要麽是武藝超群,要麽是箭術出眾,華羽頗為欣賞。

所以,華羽想通過這一戰,對這五個人的心境影響一下,也為日後華羽有可能收服這些人埋下伏筆。

因為那一跪,這些人跟呂布之間已經有了隔閡。

華羽有信心,早晚有一天,能將這些人才盡攬於自己的麾下。

華羽對張繡的態度還算是熱情,對張遼四人,故意不冷不熱,隻是正常安排軍務。

天色已晚,華羽下令大軍休整一夜,第二天開拔。

將安頓一萬兵馬的任務交給了張繡五人,華羽就縱馬西進,趕上了華府的車馬。

為了方便照顧,華羽讓華府的車馬和蔡府的車馬合在一起,連帶著還有那一百多輛拉書的馬車。

杜氏和蔡琰,竟然是一見投緣,幹脆就乘坐一輛馬車,聊個不停。

華羽趕到的時候,華府和蔡府的人和行李,以及隨行軍士都已經安營過了,連晚飯都做好了。

杜氏、蔡琰和蔡邕都還沒吃,因為華羽說過,他晚上會趕回來。

因為一起行路,吃飯也在一起,圖個熱鬧。

華羽走進營帳,杜氏立即就迎上來,將頭盔從華羽手中接過,放在一旁,又幫華羽卸甲,最後穿上外袍。

蔡琰則是馬上安排婢女小九,將飯菜端進來。

蔡邕望了華羽一眼,忍了忍,還是問道:“子翼,眼下太師已經讓出洛陽,遷都長安,為何這一戰仍是不能避免?”

雖然董卓對他有知遇之恩,但在蔡邕的認為中,關東諸侯是正義,董卓是邪惡。

華羽一邊脫盔甲,一邊笑著說道:“這一戰,對天下而言,或許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