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沾字戰術 袁軍入套

此時太史慈三人帶軍北上,經過一日一夜的急行軍,不吃不喝到淮水邊的淮安縣。

下一步就是如何渡河北上。

大軍在淮水邊紮營。

太史慈、徐盛、陸績一商議,如果尋找渡船過河顯然不實際,這樣要耽誤很多時間,而且能不能找到這麽多船還是未知數。

於是三人決定沿河南下,去淮安縣的永水鎮,那裏有橋可以過軍。

雖然這樣多走很多路,但可靠很多。

說走就走,大軍隻休息半天,就開始再次上路。

三人到現在也沒明白林川此舉的意圖,這點人馬長途遠征,去拿合肥,怎麽想都不實際。

正行軍間,林川派來的哨騎追了上來。

將林川的親筆信遞給太史慈。

太史慈一看,立即心明眼亮,立即下令全軍就地紮營。

“將軍,出什麽事了?”

徐盛一聽說大軍紮營,急從前軍趕來。

太史慈道:“打合肥是大人的幌子,大人命我們就在永水鎮周圍消滅張勳。”

“不錯!”陸績道:“大人信中說得明白,袁術知道我們去合肥,已命張勳率軍兩萬前來堵截。”

“我們算下時間,張勳也應該趕到了。”

徐盛道:“既然如此,那如何讓張勳知道我們的位置,這樣才好決戰啊。”

太史慈道:“這周圍三百裏,隻有永水鎮有橋可以過軍,張勳自然也會知道。”

就是說,張勳也會趕往永水鎮。

現在大軍離永水鎮不過五十裏,張勳隻要到了永水鎮,自然會知道自己在哪裏。

“將軍!我們下一步如何應對,就在這裏擺開陣勢,等他們上門?”

陸績道:“當然不行,我們六千人馬,張勳軍有兩萬人!”

“這一仗怎麽打,大人在信中也說得明白,各位不要憂慮,我們就在此等候即可。”

“隻經張勳敢來,這次定叫他們再吃一次大人的妙計。”

“諾!”

徐盛立即趕往前軍,下令全軍紮營,一切就等張勳上門。

這裏四周一片草地,遠處也能看到坡地,北邊就是淮水。

此時天開始得陰沉。

漸漸有細雨落下。

時值四月,正是江南梅雨季節。

這種雨有時一下就是數天不見太陽。

以至於道路泥濘,極不利於行軍。

果然沒過多久,張勳率兩萬袁軍,果然進據永水。

他猜得沒錯,太史慈如果要去合肥,以太史慈的行軍路線,多半會走永水。

張勳受袁術嚴令,一定要攔截住太史慈。

一到永水,天也下起了雨,派出哨騎打探,果然在離永水五十裏處發現一支數千人軍隊。

張勳得報,心中大喜,立即率軍朝太史慈等人逼近。

他到現在還不知道袁術大軍已滅。

從壽春帶來的五萬人馬,就剩下自己這兩萬人。

由於林川一直都很缺戰馬,太史慈這六千人,絕大多數是步兵。

在機動能力上,不及張勳。

一得知張勳逼近,太史慈即下令全軍撥營起寨,往二十裏外的角形山撤退。

太史慈一直在琢磨林川安排他的戰法,現在也稍有心得。

總體思想就是三個字:“拖著打”

不和張勳全麵接觸,畢竟張勳兩萬人,自己六千人。

拖著打,林川又著重講了如何利用地形,尋找機會分割敵人,再消滅其中一部。

就是一次隻打他小部分,一口一口慢慢吃掉。

這種戰法太史慈從來沒聽說過,兵書上也沒讀到過。

但細細想來,確實是絕妙的辦法。

如此就很講究將軍的指揮能力,及靈活度。

還有重要的就是士兵的忍受程度。

這個太史慈並不擔心,這支軍隊是特別訓練出來的,絕對能勝任。

他思考再三,決定把戰場定在牛角山。

牛角山並不險峻,山也不高,多丘陵溝壑,更有縱深之地。

本來進入山地之後,火攻最佳,但天公不作美,而且這次行軍,除了武器,根本沒帶火油。

“大人早給我們定下了作戰方法,就看我們執行能力。”

太史慈開始布置。

“徐盛,你領所部在牛角山腳展開,如果張勳不來,就打他前部,如果張勳追擊,就退入牛角山。”

“遵令!”

太史慈和陸績自帶兵四千人,開始進入牛角山。

張勳帶兵發現太史慈後,就加快速度追了過來,要和太史慈決戰。

一直追到牛角山,見徐盛在山腳擺開陣勢,做決戰的樣子,心中疑惑。

他身邊一校尉道:“將軍!太史慈怕是萬萬沒想到將軍如此之快,怕是嚇得躲進山裏。”

“將軍給我五千人,我定將太史慈斬於馬下。”

張勳搖搖頭,道:“素聞林川詭術,他的這些手下怕也學了不少,不可大意。”

“此山縱橫交錯,大軍入內容易迷失方向,如果太史慈在其中設伏,更是防不勝防。”

“那將軍意下如何?”

張勳道:“不可進山,先拿下徐盛再說。”

“諾!”

那校尉得令,率軍兩千人列陣,手持長矛一指徐盛,大喝道:“對麵是何人,今我大將軍領軍到此,還不快快下馬受縛。”

徐盛大笑道:“哪來的山野村夫,不識你徐大將軍!”

徐盛說完躍馬持搶衝了過去。

那校尉持矛迎上,隻三回合,徐盛一搶挑飛他長矛,再一槍猛刺了過去。

人在馬上並不容易閃躲,校尉嚇得急從馬背滾落,躲過一槍。

一落地,接連滾了三丈遠,他是害怕徐盛追殺。

徐盛哈哈大笑,並不追擊。

校尉一臉窘迫,趕緊回到自己軍中。

想起剛才受的辱,大喝道:“敵軍人少,眾軍聽令,給殺過去。”

他領軍在前,張勳在後,見他領軍衝殺,張勳站在高處,想看看太史慈到底有沒有什麽伏兵。

校尉率軍衝殺,徐盛率軍回擊。

兩軍就在山腳展開混戰。

袁軍校尉有兩千人,多過一倍,但徐盛軍個個都是苦練出身,一個能抵兩個,兩軍混戰,徐盛絲毫不落下風。

張勳在高處見徐盛奮戰不退,心中反而大喜。

“太史慈也不過如此,比起他主公可差得遠了。”

當即下令自己剩下的萬餘人分為左右,從徐盛兩則進攻。

意思明顯,要將徐盛圍在中間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