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婦女勞力,布匹行業

紅姑連忙解釋。

“先生是這樣的,您之前承諾組建婦女協會。”

“起初幾乎沒有什麽人來。”

“但是自從您組織壯丁,修繕城牆,並且男女不論之後,便陸陸續續有縣裏的婦人,前來討生活。”

“這些婦人,要麽年事已高,要麽年紀太小,無法勝任苦力。”

“若一味地在家賦閑,既是家裏的拖累,又會讓夫家說閑話。”

“所以……”

紅姑越說聲音越小,覺得自己就不該腦袋一熱,攬下這麽多麻煩。

如今,葉賢本就煩事纏身,分身乏術。

自己非但幫不上忙,反倒淨添亂,實在是愧對葉先生的厚愛。

就在紅姑一度快要放棄的時候。

葉賢直接了當的問道:“你還是沒有告訴我,這五千兩銀子的用途。”

“紅姑,你跟在我身邊也有一段時間了。”

“咱們是自己人,所以不必支支吾吾,有什麽想法,隻管說就是了。”

“可行,我便給你撥錢,不可行,我就直接一口回絕,你不必有什麽心理負擔。”

自己人……

紅姑心裏一陣熱乎。

不再遲疑,深吸了口氣,脫口而出。

“我想以婦女協會的名義

,帶領縣裏賦閑的婦人,縫縫補補,賺些錢財,以便度日。”

“隻是……這注定是一筆虧本買賣,所以……”

葉賢這才算是聽明白,紅姑索要的五千兩銀子,並不是為了做生意賺錢,而是用來做善事。

心善固然好,但愚善卻要不得。

不然葉賢就算有金山銀山,也經不住這麽揮霍。

“紅姑,你好像誤會了。”

“我首先是個商人,其次才是善人。”

“賠本賺吆喝的事可以幹,但也隻能小打小鬧,不能做的太大,甚至威脅到我的自身經濟。”

“你有沒有算過這筆賬?”

“五千兩銀子,確實能夠幫扶縣裏賦閑的婦女。”

“但半年後呢?又要五千兩銀子,這一年下來,就要白白出去一萬兩銀子。”

“若本縣婦女嚐到了甜頭,這齊城還有十七個縣,豈不是所有婦人,都往咱們這邊跑?”

“全部幫扶,每年就是十八萬兩銀子。若隻幫扶青雲縣婦人,不理會其他婦人的死活,那就成了偽善,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葉賢不否認紅姑是一片好心,但若隻有好心,卻沒有經濟頭腦,最後隻會好心辦壞事。

經由葉賢這麽一番解釋,紅姑不由臉

頰發燙,心裏陣陣慚愧。

“先生,是我想得太簡單了……”

“幸虧有先生指點迷津,不然奴家的罪過就大了。”

“我這便回去把那些婦人勸回去。”

見紅姑要走,葉賢連忙叫住。

“等一下。”

“你可曾聽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做善事,也要講究方式方法。”

“你說帶領本縣婦人,縫縫補補,這個想法本身沒問題,隻是你想的太淺了。”

“這樣,這五千兩銀子,我照樣撥給你,但具體方法,要按我的來。”

本來紅姑已經不抱任何希望,正愁回去該如何向婦人們解釋。

結果聽到葉賢這番話,頓時眼睛發亮。

“先生,您說。”

葉賢從身旁厚厚一遝文書單據中,撤出一張,遞給紅姑。

“這張本地布匹行業調查細則,乃是家父葉方城送給我的,上麵清晰寫明了,這些年,各地布匹行業的變化。”

“凡紅、紫、黃、黑、粉、綠六色布料,與往年相比,銷售情況並無明顯變化。”

“但普通百姓所需的白、藍兩色,以及素布,共計三種布料,銷售市場嚴重萎縮。”

“比起景年的銷售情況,足足下降

了一倍。”

“一來是坯布價格持續走高,普通百姓已經消費不起。”

“二來,布匹行業嚴重萎縮,使得很多相關從業者,不得不關門大吉,另謀出路。”

“以齊城為例,往年的坯布交易量在六十萬匹左右,而今年隻剩下了二十五萬匹。”

“這其中出現的三十萬匹缺口,可以由我們補上。”

葉賢早就考慮過布匹生意,隻是最近手上的事實在是太多了,根本分不出精力。

如今紅姑找上門,正好可以把這個生意,交給她去做。

短則本月,長則下個月,布匹銷售就會迎來一波小漲。

原因很簡單,民生四大樣,衣食住行。

百姓參與城池修繕,領了工錢,會優先解決食物問題,而剩下的錢,就會購買布匹,做一身新衣裳。

葉賢看在眼裏,這青雲縣百姓,半數以上,身穿的衣裳都已經滿是補丁,更有甚者,足以用‘衣衫襤褸’來形容。

葉賢從豪紳手裏,籌集來銀子,拉動本地建設。

城池修繕好,治安就會得到改善,同時百姓領了工錢,刺激糧食和布匹生意,拉動消費。

葉賢前期投入的錢,會在各行各業之間,相互流動。

令死氣沉沉的

民生商業,重新煥發生機。

不過想要解決根本問題,還在於百姓生產‘價值’。

這個價值,自然是糧食。

而現在,葉賢要做的,就是刺激經濟,恢複治安,為百姓營造良好的生產環境。

“紅姑,你帶些婦人,去找王佩,讓他把本地剩餘的坯布,賣一部分給你。”

“另外,我葉家就有現成的染布匠,倒是派過去幾個,教你們染布。”

“這染出來的成品布,可直接售賣,另外也可以開設一些,服裝店,直接售賣成衣。”

“那些上了歲數的老婦人,雖然幹不動苦力活,但卻都是合格的裁縫。”

“縫製成衣的活,就可以交給她們做,隻要把好質量關即可。”

“布匹和成衣營生,前期可能虧損,但不必在意這短期內的得失,把質量搞好,生意自然會逐步拓寬。”

“屆時,縣裏賦閑的婦人們,不就有了穩定經濟收入嗎?”

紅姑呆呆的看著葉賢。

這一刻,她才徹底明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話的含義。

同樣是做善事,自己的方法,治標不治本。

而經過葉賢這麽一變通,不僅可以幫扶婦人,對於本地經濟,也會造成巨大正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