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後勤問題

“兩位先生對前鋒出兵答蘭納木爾河有何看法?”朱棣在近臣麵前放下了矜持,直接問道。

楊榮長於軍略,想了一下回道:“陛下,陳侯爺將五萬大軍,而且都是騎兵,即使不敵脫離保命還是可以的。臣倒是擔心那金忠,此人原本就是阿魯台麾下將領,又是同族,一旦此人在戰場上反戈一擊那前鋒就是滅頂之災。”

“金忠此人對阿魯台有著很深的怨恨,隻要不是走投無路他是不會反戈一擊的,況且他的家人、族人都在關內,若是反叛就不怕族滅嗎?”朱棣對金忠的忠誠很有信心。

“雖然不能證明金忠沒有二心,但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還是小心謹慎為好。”金幼孜也提醒道。

朱瞻基暗暗回想著夢中所見的此次北征的結果,連續三年勞師遠征,大明財政已經相當困難。

就算有夏元吉這樣的當世第一理財專家,也架不住朱棣這樣花錢。這次北征糧草支應本就不足,若是一旦深入大漠再被阿魯台斷了糧道,後果不堪設想。

一時間朱瞻基胡思亂想,沒注意聽朱棣與兩位內閣大臣的對話,正在走神之際,朱棣的聲音傳入耳朵:“你小子有什麽看法,也說來聽聽。”

朱瞻基一激靈回過神來,他哪裏有什麽看法,在他看來大明對草原的政策本來就已經錯了,軍事手段再厲害,守不住也是沒用。

“孫兒哪有什麽看法,不過孫兒提醒一下我軍的後勤補給可還能跟得上,若是後勤不能跟上,還是及早退兵的好,一旦斷糧會引起軍中極大的恐慌,皇爺爺不可不察。”

“你們聽聽,這小子這是在鸚鵡學舌呢,你們二位剛剛說過要注意糧道,他這邊就來說什麽後勤。”朱棣一臉嫌棄地說道。

“太孫殿下匆忙之間能想到這些已經很不錯了,陛下不必苛責過甚。”楊榮當起了和事老。

朱瞻基羞臊的恨不得有個地縫鑽進去,自己什麽時候腦子溜號不行,偏偏這個時候溜號。這不是拾人牙慧是什麽?

朱瞻基畢竟還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做不到唾麵自幹,為了挽回顏麵,他也豁出去了。

“臣請問陛下與兩位先生,我中原王朝不斷更迭,草原上同樣也是一個部落興起,又一個部落衰退。唯一不變的是不論哪個部落興起都是我中原王朝的死敵,這是為何?”

這個問題並不稀奇,曆朝曆代都有人提過這個問題,可是卻沒有人完美解決這個問題,或者說沒有找到根源。

“臣來回答殿下,草原蠻夷不事生產,一旦強大人口必然快速滋生,若是不對外掠奪,根本無法養活日子增長的人口。不要以為草原上就沒有叛亂,他們更是崇尚強者,以力為尊。

看一看大明周邊,其他小國不是被其吞並,就是小國已經倒向我們,他們除了我們還能去打劫誰?”楊榮熟讀史書,對曆代北方問題相當了解。

“既然知道草原上部落隻要強大起來就要打我們,那我們為何兩千多年都不能徹底根除草原之患,秦漢時匈奴,魏晉時更是五胡亂華,使我中原差點亡族滅種。

隋唐時是突厥,兩宋更是契丹、女真、蒙古輪番上陣。直到現在蒙古依然是我大明的心腹之患,皇爺爺算上這次已經五次征伐,卻依然不能根除,何也?”

朱棣歎了口氣說道:“這個問題困擾了中原幾千年,無他我中原百姓根本無法適應塞外苦寒的天氣,而且塞外少雨不適宜耕種,我們能打下來卻守不住啊!”

“皇爺爺此言切中要害,我中原不是打不過蠻夷,而是打下來守不住漢人習慣了農耕,不能耕耘的土地再多對於我們來說也是雞肋。

這也是曆代我們都不願意往北方擴張的原因之一,現在的我們還是基本在守著兩千年前的農牧分界線,也就是邊牆。”

“這就是朕急切在朕活著的時候為後代打出一個長久一點的太平,盡量的削弱草原韃子,不然大明將無時無刻在九邊防線上應對不知從何處而來的侵襲。

這對大明的傷害實在是太大了,大明的所有錢糧稅賦不能全部都耗在應對草原侵襲之上,現在天下百姓是苦了一點,等到平定了草原,大明百姓沒有了征伐之苦,就會迎來好日子。”

“陛下的良苦用心,天下臣民都會感同身受,臣等代天下萬民謝陛下之恩德。”楊榮、金幼孜與朱瞻基齊聲謝恩,皇帝話說到這份兒上,做臣子的還能說什麽呢。

“朕對百姓哪裏有什麽恩德,百姓不罵朕是暴君,朕就謝天謝地了,天下苦朕久矣!”老皇帝這時候麵容有些蕭索。

“陛下文治武功遠邁漢唐,可稱千古一帝也!”馬屁該拍還是要拍的,不然也混不到天子近臣的地位。

“皇爺爺,其實我們能不能在草原立足,更多的取決於我們的國力水平以及對兵力的投送能力,我大明現在千裏運糧十石能夠運到三石就已經是邀天之幸。若是有一天我們千裏運糧損耗降到十石能夠運到八石,大明能將現在的向外推多遠?”

“怎麽可能,一車拉多少糧食都有定數,拉得多了牲口也承受不住。自古勞師遠征最怕的就是糧道被斷,所以才有就糧於敵的說法,就是因為長途運糧損耗太大。”

“現在一車拉兩千斤,若是將來一車能拉兩萬斤,二十萬斤呢?”

“太孫殿下,不是車造的越大,就能多裝貨物,車輛能拉多少貨物取決於車輪與車軸,超過重量車輪與車軸都承受不住。

這天下有的是聰明人,不是沒想過將車造的大一些,可是既然車的寬度一直都是這麽寬,就說明這個寬度是車最適合的寬度。”金幼孜以為朱瞻基不懂車輛的原理,耐心向朱瞻基解釋道。

“我大明都是兩輪的車輛,若是改成四個輪子呢?將牲口從承重的一環解脫出來,隻負責牽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