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卸嶺校尉

整頓兵馬的事還在進行中,童遠又將注意力放在屯田和屯田軍上麵了。

現在是亂世,部分地區小農經濟已經崩潰解體,取而代之的卻是士族、豪強經營莊園、建立塢壁,占有大片土地和人口。

如果以目前的基礎,大幅倒向、拉攏這些士族、豪強為基礎,倒是可以依靠他們迅速崛起、發展,但稍不如意也會被他們一腳踢開,扶植他人取而代之。

所以,他不打算選擇這條路。那就收攏流民,開創一條不久後曹操所走……

不!是結合曆史上曹操屯田和更多方麵的經驗,走一條更能夠戰勝百年之後時代變遷的道路。

不管行不行,這是奉行的意誌,也將走出一條獨特的軌跡出來。

新西涼軍有著接近兩百萬石的積累,不用將全部軍屯和民屯投入到種糧食上。軍屯完全可以根據需要投入到畜牧、油料、蔬菜、工程、醫療和預備役等方麵,民屯也可以增加副業和工礦的比例。

目前還有哪個人沒有安排考慮嗎?

申隆!沒錯,綽號“土裏翻”的他,出身南陽地區,曾經是黃巾的一員,現在他和他的部署對於回歸土地雖然可以安身立命,沒有太多不滿,但是還不夠,還沒有把他們的力量挖掘出來。

童遠年輕氣盛,也不猶豫,徑直去找申隆商議如何安排。童遠和他也不多禮,直接討論成立特殊兵種一事。

申隆實際年齡隻有二十七八,但苦命人往往辛勞過度,從外貌看,說是年過四十都不為怪。此時了解到童遠專門找他是想發揮他的特長,在軍屯的基礎上單獨組建一支兵馬時感動不已。

童遠說道:“某以為可以組建一支擅於翻山越嶺、發丘卸嶺的兵馬,這隻兵馬不完全脫離生產,要負責轄域內的修路和開山,特殊時刻從事卸嶺的任務。”

申隆回道:“甚好,吾等一身本領正好可以發揮作用。”

童遠說道:“你以後就是新西涼軍,軍屯卸嶺部的校尉,並且負責全軍的工程任務,這個任務以後可是要發揮很關鍵作用的,有沒有信心。”

申隆挺起胸膛說道:“請放心吧,在下一定會讓將軍成為最富有的人。”

“哈哈哈!這倒是不必,不過我希望我的軍隊是裝備、吃食和精神最好的,我的民眾也是最富有的,所以開山、涉水、修路、倒鬥這些事情你們一定要重視。”

“諾!”

就這樣軍屯的最高主將還是童遠,不過設置了四名校尉,分別管轄四部。

卸嶺部置卸嶺校尉申隆一人,負責軍屯中工程任務,至少短期之內主要在三縣之內開山修路,幫助經濟發展。

卸嶺部一千戶,糧食也不是白吃的,必須聽從軍屯號令,完成任務方給予糧食。另有少許人馬,前往並州各地探尋大墓位置,待找到以後,等待命令有序發掘。

又在全部軍屯中召集擅於騎乘、放牧和照料馬匹、羊群者,這些人編成遊騎部。設置遊騎校尉一人,所部一千戶,設配有馬匹兩千,以及大量驢、牛等。

由於將之前西涼降卒中的數百輕騎兵編入其中,所以這一部人馬定位是部分人戰時為輕騎,其餘照顧牲口,提供後勤軍需。

又選取軍隊和難民中擅於草藥、造飯、打柴者,編成一支後勤部。設置後勤校尉一人,所部一千戶,配有工具,並花錢邀請醫匠對部分人進行急救、防疫和草藥等方麵的知識技能的培訓。

這部人馬的定為非常清楚,執行戰場救護、日常防治以及炊事、後勤的保障。所部雖然一千戶,但是那些兵卒的家屬大多可以參與進來,所以實際投入職能的人數超過三千。

現在無畏軍有任命勤務係統,但還沒有炊事人員的編製的,由軍屯中的後勤校尉統帥的部隊直接為他們提供夥食。童遠平時就讓這隻部隊和無畏軍磨合,戰時在將其編入其中。

亂世中擁有兵馬,又掌握大義和糧食,當然不用擔心積極性,反而軍屯中的其他人還羨慕從事後勤的兵馬,因為他們吃得較好,一旦打仗也不用上陣搏殺。

其他兵卒劃入大的軍屯編製中,軍屯、民屯都和少量脫產的無畏軍不同,仍然按照一共四千餘戶,每百戶每一屯,設屯長,五屯為一曲,曲有軍候,曲上設軍司馬,軍司馬上設屯田校尉一人,負責這些軍屯的日常生產和訓練。

軍屯終究與民屯不同,還是要進行較多軍事訓練的,戰時如果出征也是要上陣搏殺的。

不過裏麵由之前兵卒組成,戰鬥力還是有些許保障的。並且由於董家的財富驚人,每人安排一到兩套兩檔鎧都沒問題。

兵馬平時交給下屬校尉、軍司馬統領,但童遠還是規劃了訓練方向。這隻龐大的軍屯主要安排步兵陣型,弓箭和盾矛的訓練。

弓箭雖然比弩機需要長得多的訓練時間;盾矛在單挑方麵也略遜於如環首刀等兵刃與盾的組合,可是弓箭、長槍因為成本更容易成規模,而且列陣作戰能夠發生質變。

弓箭拋射可以覆蓋一大片區域,對於輕甲無甲或者無盾的對手來說如同死亡風暴一搬恐怖。在緊急情況下,還可以可以爆射殺敵,經過一定的工藝還可以配置火矢或者鳴鏑,成規模之後效果極佳。

盾矛列成陣型雖然效果不如長槍,但混戰中可以克製騎兵,防守時能夠應對箭雨,近距離接敵也是勝過裝備更為簡陋的對手。總之,盾矛成本較低,方便訓練,實在是軍屯兵裝備的不二之選。

再加上這些兵馬也不是新手,平日家人生產,兵卒在農忙等重要時候,再全部投入生產,所以訓練時間有所保障。

結果在初步編成之後十日,略加訓練就已經聲勢驚人,他們本就多是老兵,估計在野戰中作為保持戰線的主力不成問題。

此外還有軍紀、思想和縣屯矛盾等方麵的問題亟待解決。但由於事務實在龐雜,童遠隻好待到秋收之後,再進行整個區域的安排。

隨著張既等人統計土地有了結果,童遠最後處理民屯一事。令他驚訝的是,郃陽、衙縣兩地主要區域竟有五十萬畝空閑的農田亟待耕種。

如果全力開發還有農地五十萬畝左右,完全可以容納十萬農民耕種生活,所以安排現在五萬餘口的民屯、軍屯是綽綽有餘。

由於這兩百年來,左馮翊各縣人口並不很多,所以有大量區域屬於自然演替的狀態。再加上此地有洛水等大小十餘條水係,實在是種糧的好地方。

不過童遠略微思考,如果一味破壞山林,破壞此地看似豐盛,實則脆弱的生態環境不僅會促進環境的惡化,而且會讓內部矛盾激增,貧富差距拉大。

對此,童遠打算兩縣控製在七十萬畝地以內,目前安排總共的軍屯、民屯六萬人,後續如有之前幫過工的三輔難民也可安排在此處,計劃最多共安排十萬人。

但並州和其他地方如有難民到來,就要開拓新的土地再做安置。

畢竟他來到夏陽這三縣,名義上也是來平定白波軍和南匈奴的,不去開拓並州,窩在這裏豈不讓人笑趴。

這一計劃沒有費什麽口舌,就讓張既和其他官吏表示認同。在這個年代,可沒有什麽人口紅利一說,對於多數官吏而言,人口是壓力和混亂。

不過曹操等少數真正有大抱負的人,就完全相反,會竭盡所能盡量收攏難民和人口,使之存活並效力。

最後經過一番討論,郃陽、衙縣各安置兩萬五千民屯人口,民屯都按照軍屯的方式百戶為一屯,五屯為一曲的編製組織起來。

不過相應的設置隸屬於縣裏的屯田校尉進行管轄,校尉下設屯田軍候,屯田軍候各自統轄十位屯長和副屯長。

屯長往下就不像軍隊一樣設置隊率、什長、伍長等職位,而是每二十戶設置一隊,置隊長、副隊長兩人管轄。這樣民屯也改變之前二五倍進製、設置屯田官吏,與新軍的五倍進製、新設的軍旅等職,和軍屯的二五倍進製、保持原有軍製相區別。

考慮到需要一定的流動促進人才挖掘和能動性,童遠也草擬了一個基本晉升方向。

民屯如果擅於畜牧、工程、炊事、醫護或者工匠、手藝等能力,可以升入相應軍屯。軍屯如果在各部表現出色,且有功績,可入無畏軍。

無畏軍和軍屯如果年紀略長,或者有較多功績,可授予五十至一百五十畝的土地。這樣就形成了一條有序,主要考量能力和功績的晉升方向。

不過種糧還是民屯最主要的任務。以屯為單位,如果糧產較高,除了分配糧食更多,還會像軍屯一樣享受肉食、蔬菜等各類物資或者錢財。

現在糧食充裕,沒有什麽壓力,以後統轄範圍擴大還需要逐步完善。

這樣基本的方案在張既這位行政大才的幫助之下,又加以完善。具體的執行就由各縣統領屯田校尉去落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