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擔憂
朱由榘的敢死營招募了一萬多新兵,總兵力高達一萬七,自然也是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
特別是朱由榘大張旗鼓的在各處吆喝招兵買馬,絲毫沒有掩飾的意思。
“路府台,這穎王殿下是想幹什麽?”
“現在他一個敢死營的兵力,就頂得上您麾下兩淮所有團練的總兵力了。”
朱由榘大肆招兵買馬,淮安府的巡按禦史王燮自然警惕了起來,將情況報告給了漕運總督路振飛。
“先帝曾有旨意,允許各地組建團練鄉勇,以抗賊軍,穎王殿下招募鄉勇團建團練,於情於理,都不違規。”
路振飛現在和穎王朱由榘的關係好著呢。
特別是淮安府的城守營變亂的時候,朱由榘的敢死營還對他有救命之恩。
所以他自然要投桃報李,替朱由榘說話。
“路府台,組建團練鄉勇抗擊賊軍的確是先帝的旨意不假,可是現在穎王殿下大肆的招兵買馬,招募那麽多的兵馬,萬一不是抗賊呢?”
王燮作為淮安府的巡按禦史,也是算代表朝廷巡視地方的官民一切事務,權力很大。
現在朱由榘招募那麽多兵馬,他覺得不正常。
“穎王殿下的兵馬不抗賊,那你說他要做什麽?”
路振飛自然不會去接話茬,而是目光投向了王燮,反問了起來。
“下官這是擔心,擔心穎王殿下被奸人所蒙蔽,做下一些犯上的事......”
王燮麵對一本正經的路振飛,也是看了看左右,說出了自己心裏的擔憂。
王燮可是熟讀詩書的,對於大明朝的曆史那也是倒背如流。
當初燕王朱棣也是一名藩王,可是最終靠著大兵奪取了皇帝位。
自此以後,大明朝對於藩王就多了防備,幾乎是被圈禁在封地。
穎王朱由榘現在染指兵權,雖僅僅是團練鄉勇,也依然讓王燮這位文臣擔心曾經的事情重演。
“王禦史,你多慮了。”
“穎王殿下英明睿智,可不會被奸人所蒙蔽。”
路振飛是了解朱由榘的,知道這是一位相當睿智的王爺。
“他現在募集鄉勇兵馬,絕對不會做那犯上之事,而是真心實意的為了朝廷。”
“現在漕軍和衛所兵均不堪大用,穎王殿下不需要朝廷出錢糧,就蓄養一支足以抗賊的大軍,以後兩淮之地,還指望著穎王殿下的兵馬呢。”
路振飛知道王燮的擔憂,所以也盡可能的替朱由榘說好話,以打消王燮的疑慮。
“可是藩王領兵,那可是犯忌諱的事情,不可不防。”
作為一名忠於職守的巡按禦史,王燮監察地方,那也是職責所在。
“倘若是王禦史能夠募集到一支能戰之兵,我這就去勸說穎王殿下遣散敢死營如何?”
看到巡按禦史王燮不依不饒,路振飛的心裏也是有些生氣了。
這王燮簡直就是糊塗蟲一個。
現在大明朝的局勢危如累卵,形勢一天天的惡化。
大明朝就剩下了半壁江山了。
在這個時候,不思殺賊報國,反而盯著自己人不放,這是本末倒置......
“我無錢無糧,如何募得兵馬?”
王燮也是搖了搖頭。
要他去募兵,簡直就是開玩笑嘛。
“既然王禦史無法募得兵馬抗賊,那對穎王殿下募兵的事情就應該多擔待一些。”
“他募兵抗賊居功至高,咱們不幫忙也就算了,可不能做那背後捅刀子的事情......”
路振飛和王燮好歹也是共事了這麽久,此刻也是耐心的好言相勸。
希望他要顧全大局,不要盯著那些細枝末節的事情不放。
穎王朱由榘能夠募兵守衛兩淮,那是人家的本事。
你要是不服氣的話,你也去募一個兵試試看?
“我自然不會做那等齷齪的事情,隻是我身為巡按禦史,這是職責所在。”
“既然路府台如此說,我也不是不顧全大局之人,現在當以抗賊為主,我先前有些孟浪了。”
能夠成為巡按禦史,王燮自然也是聰穎的人。
現在看到路振飛都表態擁護朱由榘,他自然不會再繼續的對這個事情糾纏不放。
他已經將自己該說的都說了,該提醒的都提醒了,算是盡了職責。
至於路振飛聽不聽,那他可管不著了。
到時候就算是出了什麽事情,也與他無關。
“如此甚好,現在我們理應團結一致,共赴國難,抗擊賊軍才是。”
路振飛看到王燮如此的識時務,也是很欣慰。
此刻的朱由榘並不知道,他大肆的募集團練鄉勇,卻已經有人在背後非議他了。
幸好他和漕運總督路振飛的關係相當不錯。
麵對王燮的猜忌,路振飛這位兩淮的軍政大佬,直接給頂了回去,替他省卻了他不少的麻煩。
現在在朱由榘的兵營內,他正在忙著給新晉的軍官單獨的談話呢。
敢死營從無到有,現在短短一個月時間不到,兵力驟然擴充到了一萬七。
這可是一股龐大的力量,要想管理好這一支軍隊,確保如臂驅使,自然需要一批忠誠可靠的軍官隊伍。
最開始的時候,各級軍官均是董文銳這位敢死營團練總兵官靠著自己的關係,從別的地方高薪挖過來的。
他們能夠被挖過來,除了董文銳的遊說外,還有就是敢死營的待遇好。
朱由榘對於這些從別處挖來的軍官,說不上多信任。
隻是礙於情勢所迫,不得不使用。
他原本的設想是,暫時先使用著,觀察觀察。
倘若是有能力的,以後提拔重用。
對於那些不堪大用的,則是以後注意點使用。
現在隨著敢死營兵力規模的不斷擴大,原有的軍官縱使是官升幾級,依然不夠用。
而繼續的從別處去挖人?
可不容易。
現在淮安府的漕軍,衛所和團練鄉勇中的那些軍官,他還真瞧不上。
漕軍和衛所軍中的軍官大多數都是子承父業,屬於爛泥扶不上牆的類型。
兩淮團練鄉勇中的有能力,身家清白的已經被他挖過一次了,餘下的也都不堪大用。
麵對敢死營軍官極度缺乏的一個窘迫狀況,朱由榘不得不大膽的提拔重用上次平亂的有功之人。
他決定先將這些有功勞的人提拔到重要的位置上,而後再集中的對他們的作戰指揮能力進行錘煉。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大明朝沒有一所正規的軍事院校,各地衛所和邊軍的將官來源也很單一。
很多都是靠著資曆慢慢的熬或者子承父業,指揮作戰的能力也是層次不齊。
那些有名的將領現在死的死,投降的投降,他一時半會還真找不到幾個能用的。
就算是找到了幾個名將,打仗總不能光靠名將光環嚇退敵人。
最終還得靠普通的軍官率領士兵衝鋒陷陣的,這就意味著,基層軍官很重要。
要一下子去找那麽多有能力的基層軍官不容易,他隻能自己從無到有的提拔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