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局勢

四月的南方氣溫回暖,兩淮之地除了湧入了一些南逃的難民和官紳外,大運河的兩岸依然歌舞升平。

朱由榘正在積極的交好官紳,擴充自己的實力和影響力。

福王朱由崧也在馬士英率領的大軍簇擁下,浩浩****的開赴南京。

而相對於風平浪靜的南方而言,以北京為中心的京輔地區卻是戰雲密布,一片肅殺氣氛。

從三月份的時候李自成率領大順軍攻入北京算起,短短的不到一個月時間內。

北方地區風雲變幻,局勢極不穩定。

李自成率部攻入北京,大明朝的崇禎皇帝自縊身亡,大順軍一時間風頭無兩。

大明廷臣和各地的官吏兵將,都爭先恐後的向大順皇帝李自成投降。

麵對各地紛紛歸降,形勢一片大好的局麵,李自成也是有些飄飄然了。

他坐鎮北京,積極的籌備補辦隆重的登基儀式,以昭告天下,改朝換代了。

隻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凶猛的清軍撲了過來。

當得知李自成的大順軍攻陷北京的時候,關外的清朝實際上也是有些發懵。

他們壓根就想不到,大明朝亡的如此之快。

他們在遼東地區和明朝打了這麽多年,為的就是推翻明朝,成為天下之主。

他們在遼東地區牽製了大明朝最精銳的部隊,雖連戰連勝,卻也相當的辛苦。

隻是一覺醒來,桃子被人摘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得到消息的當天,清朝的實際掌權者多爾袞就意識到,他們不能坐以待斃。

所以他們也是立即的行動了起來,征召了幾乎所有能戰之兵。

七十歲以下,十歲以上的男丁,盡數出征,直奔山海關。

他們需要在李自成的大順軍沒有站穩腳跟前,將李自成擊敗。

畢竟一旦李自成站穩了腳跟,那麽大明雖亡,他們依然要待在關外的苦寒之地。

這些年的仗就白打了,死的人也就白死了。

多爾袞統帥著傾巢而出的清朝八旗以及蒙漢八旗軍,浩浩****,凶猛異常。

駐紮在山海關的平西伯吳三桂原本是想順應大勢,歸順李自成的新朝廷的。

隻是吳三桂的舅父祖大壽,他的兄長吳三鳳等人先後都已經投降了清朝。

加之他麾下兵將的家眷十多萬人大多數都在山海關一帶,難以短時間撤到安全的區域。

在清朝方麵用親情和加官進爵等方式的勸說下,吳三桂最終放棄了歸順李自成的想法,決定歸順清朝。

吳三桂原本都答應歸順李自成的大順朝廷了,而後突然的反悔,也是讓李自成很生氣。

他決定教訓教訓這個言而無信的吳三桂,以殺雞儆猴,震懾那些牆頭草。

李自成的登基儀式都還沒舉行,就率領軍隊直奔山海關而去,準備教訓吳三桂了。

而李自成不知道的是,此刻多爾袞率領的滿清八旗精銳鐵騎也到了山海關。

李自成的軍隊經過多年與明朝的軍隊搏殺,也算是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師。

更何況他麾下還有大量明朝歸附的軍隊,這些軍隊為了建功立業,自然也相當的凶猛。

他們向山海關發動了猛攻,吳三桂雖奮力的抵擋,可是卻接連失去了好幾處要隘險地。

眼看著山海關就要被李自成的軍隊攻陷,多爾袞率領的滿清八旗軍隊出戰了。

他們一路急行軍到了山海關,要不是實在是人困馬乏的話,早就參戰了。

現在看到吳三桂撐不住了,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多爾袞的滿清鐵騎是養精蓄銳的精銳之師,李自成的軍隊從打入北京開始就幾乎沒怎麽休整過。

現在又一路奔襲到山海關,打得吳三桂抱頭竄鼠。

他們看似驍勇善戰,實際上卻已經是強弩之末。

當多爾袞率領的滿清鐵騎突然的投入戰鬥,早已經人困馬乏的李自成大軍頓時損失慘重。

人困馬乏的大順軍雖拚死作戰,可是連續作戰的他們麵對的是精銳的滿清八旗鐵騎。

最終李自成在山海關遭遇到了一次慘敗,橫屍遍野,血流成河。

李自成這位大順皇帝也不得不承認戰敗的事實,狼狽不堪地退回了北京城。

相對於前幾日浩浩****開赴山海關平叛,那一支戰意高昂的大順軍而言。

撤回北京的大順軍則是傷痕累累,衣衫破爛,士氣遭遇到了重挫。

“快,快一點,將所有的房屋都給我拆了!”

“那邊的橋也給我燒了!”

在北京城外,大順軍的官兵正在倉促的忙碌著拆除城外的羊馬牆和護城河兩側的房屋。

他們在山海關戰敗,也是見識到了八旗鐵騎的強悍戰力。

要他們現在與清朝的八旗軍野戰,剛遭遇了新敗的他們士氣低落,自然是不敢的。

畢竟清朝的騎兵部隊驍勇善戰,北京城外又是一馬平川。

在這樣的地形和騎兵廝殺,步兵隻有被屠戮的份。

所以李自成這位大順皇帝的意思是,準備依托堅固的北京城抵禦清朝的騎兵部隊。

這才有了大順軍的兵將匆匆忙忙的拆除護城河附近的橋梁房屋,擔心被攻城的清軍部隊所利用。

當大順軍的兵將在忙著部署防禦守城的時候,在紫禁城的皇極殿內,一場激烈的爭論也正在展開。

大順皇帝李自成坐在龍塌上,蠟黃的麵龐上滿是愁容,顯得有些無精打采。

自從山海關戰敗損兵折將後,李自成的心情就一直不好。

他原本是打算完成對吳三桂的平叛,以彰顯大順的兵威,達到殺雞儆猴的效果。

他這麽做主要是還有許多的大明朝的地方軍兵官吏,對於他們的招降有抵觸情緒,還在觀望。

很多人都指望著吳三桂率領遼東精銳奪回北京,為先帝複仇呢......

吳三桂是大明朝的赫赫有名的人物,他麾下的也都是遼東精銳部隊。

隻要滅了吳三桂,那麽就能夠破滅大明朝最後的希望,動搖大明朝臣民的信心,從而在心理上完成對大明官紳百姓的征服。

隻是李自成這一次大意了。

以他的兵力,擊敗吳三桂不是問題。

所以他才敢大搖大擺的率兵直逼山海關,要打一場立威之戰。

人算不如天算,他忽略了關外的滿清鐵騎。

他先前覺得吳三桂和清朝打了這麽多年,有血仇,必定是不會聯手的。

他失算了。

吳三桂不僅僅聯手清朝,而且還投降了清朝。

有了滿清鐵騎的介入,輕敵的李自成這才打了敗仗。

隨著山海關打了敗仗,原本的大好形勢也發生了變化。

特別是八旗兵的凶悍,給李自成心裏留下了陰影。

李自成率部撤回北京後,自信心受到重創的他,對於能否守住北京都開始充滿懷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