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判卷

落霞紅了半邊天。

在昏暗的光線中,李玉樓走出了學衙的大門。

對於第二天的考試,李玉樓將其看得極重。

聯卷、詩卷及文卷,他都是一再揣摩,反複修訂,以求自己能做到最好。

他一直拖到了反複三次認定,這三張考卷以他的能力再也改無可改的地步,這才交了卷。完全放棄了第一日表文考試時那先聲奪人的姿態。

李玉樓走出學衙時的心情,極為的鬆快,還帶著一絲暗喜。

他這人最大的優點,就是喜歡揣摩。

而他多年在書院一直名列前茅,也正是有著他自己的訣竅——他極善於揣摩押題。

對於韓教諭的文風和喜好,李玉樓已經研究了很多年。

就在前年韓教諭提議將西柳葉湖改稱為西湖的時候,李玉樓就開始揣摩韓教諭可能出的題目。

而這一次果真被他壓中了作詩的題目。

當真就是作那西湖詩。

而而他這兩年做的西湖詩不下二十餘首,經過他多日揣摩修改的詩句,心中就有七八首之多。

前些時日,他偶爾從縣中得知,韓教諭得了一首了不得的西湖詩。

從那時開始,他又把之前自己做的西湖詩拿出來反複地堪磨了好幾日。

今日一見那首詩卷上的題目,李玉樓對自己的信心便多了三分。

就算是如此,他對這首謄上去的詩句,也花了一個多時辰來反複衡量。

“也許,便是那張信之,也不見得此次能高過了我去?”

李玉樓對自己這首詩是極為滿意的,甚至一度認為就算是以張信之的詩才,也不見得在這有限的時間能做出高過他經年揣摩的詩句來。

他一向認為,張信之的那些詩詞其實早就是已經做好了的,不過是適逢其會才拿出來罷了。

甚麽“倚馬可待”,他是一個字都不信的。

再就是那篇文卷題目,也被他壓中了。

縣中誰不知道韓教諭最喜遊曆山林,他通過特殊的渠道,還了解到了韓教諭最愛的便是遊記殘本。

李玉樓也確實是個會考試的人,他就著本次童考最有可能的三個題目,分別揣摩了三篇文章,在肚裏消化了有三四日了。

一篇《論平倉事》、一篇《勸考文》和一篇《踏湖小記》。

分別指向了宋家與府衙爭奪平倉事、讀書人收了宋家的銀子不參考這兩件事實,最後那篇《踏湖小記》寫的就是韓教諭最愛的西湖。

寫完《踏湖小記》,已經下午將盡,誌得意滿之時,他又突然來了靈感,為聯卷的上聯對出了一副不錯的下聯來。

此天授耳!

李玉樓是用一種超然的案首姿態走出學衙的,其時正是漫天紅霞當頭,果然是好兆頭。

不過,陸先生的提前離去,還是讓李玉樓有了一絲黯然。

他沒有立即回家,而是在茶鋪裏用了些點心,一直坐到了人定時分,星河垂落。

當周子迎有些失魂落魄的走出學衙,一直在等待的李玉樓,終於笑了。

周子迎居然是最後一個離開考場的!

考生們散去,韓教諭卻還不能回家,卷子不判完,按例他是不能回私宅的。

韓教諭判卷速度是極快的,有些考生卷子剛交上來,人還沒出大門,三張卷子就被韓教諭輕飄飄的判完了。

其實在周子迎交卷之前,韓教諭已經判完了其他人的考卷,就等著周宴的卷子。

現在韓教諭的案頭放了三卷考卷,正是周宴的考卷和韓教諭故意留到最後看的張信之與李玉樓的考卷。

韓教諭揉了揉眉心,方才周宴交卷時的模樣嚇了他一跳,很明顯這個周子迎居然不在狀態。

猶豫了一下,韓教諭第一個取過了周宴的考卷。

周宴的聯卷上,寫著上聯:“春雨穀雨皆是花語”,對的下聯是:“秋色冬色全是水瑟”。

“怎麽一股如此頹唐的意味?”韓教諭搖頭,“此對雖然放到童子試是有些難了,但以周子迎的才學怎麽會對成這樣?對是對上了,卻有些勉強。”

韓教諭提筆寫了個“中”,寫完還有些惋惜。他還記得周子迎第一次應童子試時模樣,那時真真是意氣風發,可如今?

正要去取周宴的詩卷,韓教諭忽然停了一下,轉手卻取出了李玉樓的聯卷。

“今日見這李雅閣交卷時,有些誌得意滿的樣子,莫不是做出了什麽好聯來?讓某先看看。”

隻見李玉樓的聯卷上,寫著上聯:“春雨穀雨皆是花語”,對的下聯是:“老木枯木皆是草暮”。

韓教諭苦笑一聲:“這些年輕人,怎的心思都如此遲暮?“

這個下聯卻比周子迎的要好上一些,隻是韓教諭有些不太喜歡。

“罷了,與他一個中上吧。”

判完李玉樓的聯卷,韓教諭下意識的就要去拿張哲的聯卷。

但手伸到了半路卻縮了回去,韓教諭冷笑著指著張哲的考卷說:“且放汝到最後,要是不佳,看本官如何收拾於你!”

韓教諭含了一口濃茶,提振了一下精神,這才拿起了周子迎的詩卷。

應試作西湖詩:”西湖秋雨聲,紅葉掩柴門。寂寥菱花路,落寞一江痕。“

韓教諭念了兩遍,又喝了一口茶,心情總算是鬆快了一些。

“有些意思,就是這暮氣太重了些。中上吧!往日與你一個上也使得,但要怪就去怪那張信之做了一首極好的西湖詩,相比之下,此作隻能算堪堪入目而已。”

看過周子迎的詩卷,韓教諭又翻開了李玉樓的詩卷。

應試作西湖詩:“霜天半畝西湖水,冷岸數點雁南歸。應憐殘荷莖尤在,化作來年玉成堆。”

“嗬嗬,這個李雅閣啊,這首詩怕是在嘴裏嚼爛了的,此子功名之心太盛。真當老夫的題是如此好猜的麽,如此四平八穩的詩句,隻好給個中。”

......

韓教諭皺著眉,手裏拿著兩篇文章,遲疑道:“這李玉樓的《踏湖小記》寫得倒是花團錦簇,莫說這童子試,便是府試也是過得了的。隻是這周子迎的《題北山碑》,為何滿篇暗藏一股森然鬼氣,讓人看得心驚。”

思緒半天,韓教諭最後給了李玉樓一個上,給了周子迎一個中。

在將卷子收起來時,他卻歎了一聲:“雖然是鬼氣森森,但是文中才學還是不差,我雖不喜,但好歹還是饒你一個中上吧!”

於是又提起筆,給周子迎的中字邊上加了一個上字。

【各位書友,這一章寫得有些難,對子上下聯和兩個配角的詩句都是我自己杜撰的,莫要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