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皇帝的優勢

哢嚓!

刀疤壯漢手中的杯子被直接捏爛,溫熱的茶水瞬間灑在了木桌上。

聽到樓下眾茶客肆無忌憚地編排羞辱著建州女真的話語,刀疤壯漢臉上閃過一抹戾氣。

“你幹什麽!”同桌的年輕錦衣男子皺著眉頭出聲嗬斥有些失態的刀疤壯漢:“要想練手力回去再練,在這弄壞人家的茶具是要賠錢的。”

“少東家恕罪。小人感覺也沒用多少力氣,誰知道這茶杯這麽不結實.........”在年輕錦衣男子的注視下,刀疤壯漢隨即收起了情緒,配合道:“這損毀的茶具錢就從俺的工錢裏扣吧.........”

年輕錦衣男子輕輕搖了搖頭,隨即站起身來,對旁邊的隨從吩咐道:“杜四,去把茶錢結了,順便問問掌櫃的這茶具什麽價,咱們照價賠償。”

“是!”其中一名中年隨從立即先行向樓下走去。

樓上的這個小插曲倒是沒影響到樓下茶客們繼續閑聊的熱情。

這家清茶館也是家良心老店,熟客極多口碑也頗好。

所以,對於被刀疤壯漢損壞的茶具也沒有漫天要價。

待這四位外地商人裝扮的男人結了茶錢並賠償了茶具錢後,從樓上下來的一位便衣親衛也緊隨其後踏出了茶樓............

又過了片刻,隨著剛才的那撥茶客相繼離去,議論新政的話題也進入了尾聲。

王承恩看著意猶未盡的朱由檢,小聲提醒道:“五爺,咱出來的時間不短了,是不是先回去?”

“您下午還約了人談“生意”呢.......”

“這出來得快三個時辰了吧?真是一點都不覺得啊..........”朱由檢將杯中的茶水一飲而盡:“回!”

“這裏的茶不錯,下次得空了咱們再來。”

-------

回到宮中,已是下午未時。

六位內閣大臣已經恭候在建極殿準備參加今日的平台召對了。

“臣等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看到剛剛換好天子常袍的朱由檢快步走來,孫承宗、徐光啟等人連忙叩拜參見。

“都平身吧!朕今兒午睡睡得沉了些,讓諸位閣老久等了。”朱由檢徑直走向禦座坐定,向一旁侍立的內侍吩咐道:“給諸位閣老看座。”

“謝皇上!”孫承宗等人連忙施禮謝皇帝賜座。

已經六十五歲的三朝老臣孫承宗身為首輔自然被安排在了左首首座。

與之相對而坐的是比之年長一歲的現任次輔、新學界最高代表人物——徐光啟。

孫承宗、徐光啟身後依次坐著的是內閣的老班底黃、施、張、李四位老閣臣。

這就是現如今大明朝的中樞內閣班底。

六位閣臣皆是頭戴官帽身穿大紅色仙鶴補服端坐於禦座之下,等待著皇帝主持今天的這場臨時辦公會議。

其中最惹眼的還是端坐在左首位的孫承宗,因為他那一把打理的很有光澤的大胡子當真是相當搶眼.........

看到閣臣們一一坐定,朱由檢直接開了口:“朕聽說百姓們對朝廷推行的一係列新政都頗為擁戴。”

“特別是朝廷準備開設“技考”廣建新學堂的事情,民間反響很好。很多讀書人更是直接開始轉走“技考”之路了,這說明我大明子民和天下仕子還是相當開明務實的嘛!”

“朕本以為在全國推行新學會遇到一些阻力,沒想到這一點倒是朕多慮了。”

提到新學的問題,作為這個時代拔尖的科學人才,徐光啟自然是最有發言權:“皇上深謀遠慮、慧眼如炬,對新學的認識更是無人能及。這些年越來越多的西方學者來到我大明尋求交流與發展,也帶來了很多泰西新學,很多讀書人看到了泰西新學的獨到之處後也都開始接觸學習並從中受益匪淺。”

“不得不說,他們帶來的很多新學都是值得我們去好好學習和琢磨的。”

“如果能將新學在我大明發揚光大,定能為我朝帶來前所未有的大變化!”

“現在皇上天恩浩**在全國施行“科考”與“技考”並行,那就等於給天下百姓仕子增加了一條為朝廷效力的通道。如此利國利民之舉,我大明子民自然是積極擁戴的。”

朱由檢看著提到新學之事紅光滿麵的徐光啟,笑道:“徐閣老可是我大明新學之典範,有你主持新學推廣,朕也就安心了。”

朱由檢知道,對於朝廷大力推行新學一事,最上心的莫過於徐光啟這些新學的代表人物。

有徐光啟親自主抓新學之事,朱由檢也沒什麽可操心的了。

不過,他也知道,現如今設立“技考”、建立博學監等諸多推行新學的政策之所以會如此順利落實,並讓越來越多的大明的百姓認識到了新學將會帶給他們的諸多好處,固然是因為明眼人都知道朝廷多設立一條上進之路對大多數人而言都是有利無弊的大好事。

但是,究其根本還是因為在這個新朝初開的緊要關口,無論是大明官場還是天下的仕子們絕大多數人都想在這個政治格局被全麵打亂的特殊時期給自己找一條新的發展之路。

縱觀曆史便很好理解這一點,每當新皇即位之時都少不了想要抱皇帝大腿的“帝黨”期望以此獲得新的發展機遇。

其實,這就是一群投機者,他們會千方百計的順著皇帝的意思往皇帝心眼裏踢。

可也正是因為有這些廣大投機者的存在,卻恰恰讓新朝的一係列新政得以順利推行。

知道皇帝一心要推行新學的官員和仕子都以各自的方式來響應和支持新學的推行。

官員上書聲言推行新學的莫大好處,仕子們便在民間宣揚朝廷開設“技考”的利民之處。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裏讀書人的言論在民間還是有著很大影響力的。

所以,這才迅速形成了大明上下對新學的積極態度。

而朱由檢推行的其他一係列諸如整肅吏治、編練新軍、收繳逋賦這些新政,除了因為他展露出來的高明手段之外,這些想要在新朝抱住皇帝大腿的“帝黨”也是功不可沒。

身為穿越者的朱由檢正是看中了這一點,他才敢如此大刀闊斧的推行新政。

如溫體仁、楊所修、徐爾一、韓一良等等這些都是投機者的代表。

而對於這些想要迎合聖意者,朱由檢從來不吝嗇自己對他們的誇讚。

在很多時候也願意給他們上位和表現的機會。

追繳逋賦這麽重要的事情,朱由檢不就交給了溫體仁去做嗎?而且事實證明溫體仁這件差事做的還相當不錯。

所以說,這些人雖然出發點不見得那麽正,可並不等於他們沒有能力。

反正,現如今朝廷已經實行了成效考核法來作為官員的晉升條件,能夠最終搏得上位的也一定是那些能夠任事的才能笑到最後。

對於有能力的人,隻要在可控的範疇之內都是可以專人專用的。

其實,這也是明朝皇帝的一個天然優勢。

翻閱明史你就會發現一點:有明一朝皇權其實一直都是非常強勢的存在;假如你是大明的皇帝,隻要你臉皮夠厚也不在乎那些所謂的虛名,隻要你不要像紂王之流那樣瞎胡搞,你想幹什麽事情還是能幹成的,誰反對就殺誰對於大明皇帝而言根本就不是什麽難事。

當然了,前麵也說了,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你臉皮夠厚且根本不在乎那些所謂的虛名。

但是,在封建儒家倫理的影響下,卻沒有哪個皇帝能根本不在乎那些虛名的。

而身為穿越者的朱由檢卻恰恰沒有這種古人無法繞過的刻板認知。

所以,他不止一次的言明自己不怕背負任何罵名,隻要能夠振興大明,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

更何況,在推行新政的過程中朱由檢一直都是采取了當下最為恰當的做法和手段。

有人可能會說,你推行新政的過程中觸動官僚集團的利益難道不怕被這些官僚聯合起來另立新帝嗎?

這個還真不怕!因為明朝根本就不存在這個問題,說到底明朝的官僚集團根本就沒有顛覆皇權的能力;他們慣用的手段隻不過是站在道德高地上對皇帝進行言語上的聲討和製約,僅此而已。

他們最厲害的武器就是那張嘴和手中的筆,皇帝抹不開顏麵不想被天下人說他失德,才不得不在一些事情上向大臣們妥協。

魏忠賢如此權傾朝野,不還是輕而易舉的被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天子給連根拔起了嗎?

莫要說朱由檢選擇推行新政的時機正是整個朝堂之上政治格局最紛亂的時候,這個時期的官僚都是互相提防、各懷心思的;就是朱由檢直接與整個官僚集團真刀真槍的徹底撕破臉皮,隻要皇帝夠狠,這些官僚也根本無法撼動皇帝的地位。

對於大明朝的這些官員,皇帝的一道聖旨就足以定他們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