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李正泓西行遇險
王黎在成都修整數日後,便帶著張三南下益州郡了。
李奇親送王黎至城門口,一路上講自己所想的策略告知王黎,讓他見機行事:首先用一個較高的價格向益州郡土著百姓收購茶葉,激發百姓的種植積極性;然後可以與種植了茶樹的百姓簽署收購協議,茶農隻管種,王黎隻管收,有多少就收多少。
這樣一來,茶農就不必擔心辛苦種植的茶葉賣不出去了,又有利可圖,自然會樂於種茶。
李奇之所以執著於茶葉生意,主要有三層考慮:
第一,以茶葉貿易為由,與交州商賈加深關係,並以貿易為名,去交州南部的日南郡考察早稻(占城稻)品種;
第二,擴大貿易規模,使茶葉也能夠成為像蜀錦一樣的戰略物資。簡單說就是,賺錢;
第三,當貿易規模擴大之後,必然要種植更多的茶樹。南中百姓有了生計,有了活兒幹,自然會安分下來,大大降低南中叛亂生事的機率。
除了南中的大葉茶,其實成都本土也有著名的茶葉。
這種茶葉在後世被稱為“雪芽”,因每年初春最後一場雪後采摘而得名。雪芽分為青城雪芽和峨眉雪芽,分別盛產於青城山和峨眉山。唐代詩人賈島曾有詩曰“芽新抽雪茗”,可見在唐朝的時候,雪芽已經是揚名天下了。
青城山在成都以西,並不是很遠。故而李奇打算走一趟青城山,親自采摘雪芽樣本,再令人前往峨眉山照樣本采摘。
法正勸諫道:“主公設成都為治所,豈可經常擅離?”
李奇道:“我哪有經常擅離治所了?前者是為南中平叛,後者是巡視領地,今往青城山,也是為了益州的經濟利益。試想,沒有經濟支撐,我們拿什麽打仗,拿什麽爭奪天下?”
法正道:“哎,有些話,屬下也不知如何講來。”
李奇道:“你我雖名為主臣,實為莫逆之交,有話不妨直說。”
法正道:“我並非針對誰,隻是孔明先生實在太年輕了,主公卻將益州政務幾乎全托付與他,久必生亂啊。”
李奇知道法正所謂的“久必生亂”,並非說諸葛亮要叛亂,而是指他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偌大一個益州,如果有什麽問題沒有妥善處理好,恐怕會導致全局的混亂。
李奇笑道:“孔明先生雖然年輕,但是辦事精明穩妥,更兼有許靖、黃權、秦宓等名士相助,我有何慮哉?”
法正聞言不語。
主公就是太相信一個人了。
如果這個人足夠忠心,能力也足夠強,那自然是沒有太大的問題。若有一樣不靠譜,都是滅頂之災。
李奇道:“孝直啊,我也有一件事情不知當說不當說。”
法正苦著張臉道:“看您說的,主公有話,吾等敢不洗耳恭聽乎?”
李奇道:“孝直曾在劉璋手下為縣令時,多受人誹謗。劉璋覆滅之後,那些誹謗欺辱過孝直的人,都沒有好下場吧?”
法正大驚:“此乃孔明告之主公的嗎?”
李奇搖了搖頭:“非也。眾所周知,孔明法度嚴明,獎懲有度,曾有好事者向孔明告發孝直,並質問孔明為何不秉公執法。孔明道:孝直在主公入川及南中平叛都有莫大的功勞,更有賴於孝直輔佐主公南征北戰,翻然翱翔,今奈何禁止孝直,使不得少行其意耶?”
法正跪拜道:“慚愧慚愧,正自當收斂,必不負主公之所托。”
李奇道:“每個人都有優點,也都有缺點。所以最重要的是,集諸位之所長,使益州安定,使大業可成,不可心生閑隙。”
法正再拜道:“正受教了。”
從這之後,法正遵守法度,也不再質疑諸葛亮了。
李奇擇日西行,隻帶了周倉、李福和百名士卒相隨。
周倉是保鏢,這個自然不會落下;
之所以還帶上李福,是李奇打算取道臨邛拜祭李權。
所謂做戲做全套。
李奇身為人家的“兒子”,現在又成了西川之主,若不前往拜祭,於禮不合。
李奇一行先至青城山尋得茶樹,令李福隨行記錄,采摘樣本。
李福問道:“此茶何名?”
李奇道:“這些都還隻是野生茶樹,應該沒有名字,我就給它取個名字叫做‘雪芽’吧,孫德以為如何?”
李福道:“按照兄長所說的特性,雪芽此名甚好。”
李奇道:“這就是我們益州的第二個茶葉品種了。”
李福道:“其實愚弟有一事不明:方今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很多百姓連飯都吃不飽,哪有錢買茶葉呀?”
李奇笑道:“此言差矣,任何商品都有他的受眾。受眾少的,我們可以把產品包裝精細化,使價格抬高一點;受眾更平民化的,我們便可以擴大銷售量,把價格壓低一點。就像蜀錦一樣,平常老百姓也不穿,但是同樣有人買,不是麽?”
李福拜服,隻管照著李奇的指示去做就行了。
此番李奇也不是要大量采摘茶葉,隻需要擬定茶葉特性和樣本,然後派人來做那些大眾化的事情即可。
隨後李奇便在李福的帶領下前往臨邛縣拜祭李權。
臨邛縣是李家的老巢,族人眾多,聽聞大公子回來了,紛紛前來圍觀。
要說這裏麵沒有懷疑李奇身份的人是不可能的,但是礙於李奇的權勢,誰也不敢站出來質疑。
更何況,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李奇不是李權的兒子。
人家李福都認了,其他族人有什麽資格去懷疑?
相反,還有人離譜到說認識李奇的生母,當年跟親姐妹一樣親的那種:“哎呀,李益州小的時候,我還抱過他呢!”
李奇:“……”
這特麽哪來的神助攻?
既然有人願意前來拉關係,李奇就隨便賞了她數百錢,表示反正我那個時候還小,你說啥就是啥吧。
那人得了不少錢,更是大張旗鼓的宣揚她與李奇生母之間的關係,還說李奇母子離開李權後,多虧了自己接濟,說得自己都信了。
與族人相認完畢,李奇便至郊外的山上拜祭李權。
為表誠意,李奇令周倉及百名士卒相距百餘丈,隻與李福跪拜墳前。
便在此時,一支弓箭“嗖”的從林間射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