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排隊槍斃、擲彈兵、工兵、各方動向
汪鵬做了幾個突刺動作後收槍,卸下刺刀入鞘。
他把掛著彈藥盒和刺刀的牛皮腰帶解下,連同步槍一起遞給早已經目眩神迷的梁秀才。
梁峰二話不說,披掛好後,就開始一槍一槍的試射。
“鵬哥!還不用火繩!”
王灝原本對這槍並沒太在意,以為隻是給鳥銃兵槍上裝了個短矛而已,現在快要驚掉下巴了。
“這叫燧發槍,就是把火鐮裝到原來的藥鍋上,通過機括打火,不再用火繩那麽麻煩!”
汪鵬笑著答道。
“這銃打放的也太快了吧!”
嵇晉剛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忍不住也開口問道。
“嗯!差不多要比咱們自家的火銃兵快了四成,比一般的火銃手快了三倍!”
這個時代也沒有手表,沒有一分鍾的概念,隻能這麽形容。
“天爺啊!那不就是一槍抵三銃嗎?”
“哈哈哈哈!那我們三隊火銃手,不就等於人家一個百人隊的銃手了嗎?”
“是的,可以這樣算!”
汪鵬肯定的點頭確認,心說這才哪到哪啊,不過是滑膛燧發槍而已,暫時整不出火帽來,要不然一槍抵六銃都不稀奇。
就這還因為槍管質量不行,不敢拉膛線上米尼彈,一個怕炸膛,二個槍管不行膛線很快就會磨平。
沒有膛線強製的飛行姿態,出膛就翻滾的圓柱型米尼彈,還不如滑膛槍圓球彈打的遠,這是常識。
秦逸這幾天經常過來給他哥幫忙,所以對這槍了解的比老嵇和浩子更多一點,這時候就是他開始科普的時間。
汪鵬走到抱著新槍舍不得撒手的梁峰旁,笑著說道:
“秀才,這槍咋樣?”
“好!太好了!這才叫槍啊!太好了!”
梁峰滿麵紅光的撫摸著愛槍,仿佛這就是世界上最美的姑娘。
“這支槍還要拿回去做樣品,你先別急,最遲月底就能先給你配上一隊訓練,爭取盡快全部換裝”。
“鵬哥!那以後還需要咱們長槍兵嗎?”
王灝有些忐忑的問到,老嵇也是有些緊張,這新槍這麽犀利,一波打過去敵人都轟沒了,還要他們這些幹嘛?
不像秦逸他們是騎兵,有弓有箭,騎槍長刀武裝到牙齒,他們用這槍估計不方便。
“嗯!暫時還是不能缺少盾手和長槍手”。
汪鵬沉吟了一下說道,這個“暫時”讓老嵇和浩子心中一突。
“最終咱們的步卒主力將全是燧發槍手,列成三排,排隊槍斃”。
汪鵬看了一下他們的沮喪的神色,有些好笑。
“你們急什麽,怕沒飯吃啊!”
“嘿嘿嘿嘿!”
“還記得我上次用的炸彈嗎?”
嵇晉和王灝都是眼前一亮,上次打樸家莊,全靠鵬哥用箱雷炸開大門,有用掌心雷炸散敵人的陣型。
“以後在隊列的前方,要有披甲持盾精銳的擲彈兵”。
嵇晉想著自己的小隊舉著盾,扔出一枚枚的掌心雷,炸的敵人人仰馬翻。
他不由悠然神往,咧著嘴嘿嘿的笑個不停。
“那我呢?我呢?”
王灝急了,哦!秀才有了犀利的新槍,老嵇成了擲彈兵,怎麽也得給咱安排個好差事才行啊。
“以後破門開寨就指望你的人了!”
“哈哈!那感情好!這活兒我喜歡!轟!哈哈哈哈!”
……
這段時間,祖承訓那邊忙著拉幫結派,應付來自京城的惡意。
遼東總督蹇達和遼東巡撫郝傑這兩位頂頭上司,他可是沒少打點。
現在已經不是靠首級功就能將功補過的階段,所以也未催促汪鵬這邊再次行動,高層的博弈更多的是妥協和交易。
咱們的鵬哥兒也落個清閑,就在皮島上忙練兵、忙“種田”。
他非常清楚,下一次的大戰要到冬天才開打,因為李如鬆沒回遼東,這仗暫時就打不起來。
整個八月遼東和李朝的半島,風雲變幻,三方都在積蓄力量,準備第二次碰撞。
這個時候,李朝作為一個國家,其實可以宣布亡國了。
三千裏江山已經基本被征服,成為豐臣秀吉囊中之物。
但倭國這邊,也已經進入非常尷尬瓶頸期。
李朝兵將垃圾的程度,超出豐臣秀吉的預估,導致各軍進展太快,糧草跟不上了。
原本李朝就是山地多平原少,糧食產量並不咋滴,加上撤退時很多糧倉都被焚毀。
倭寇各軍財物搶了不少,但捧著金銀也可沒地方買糧去。
原本指望後方運過來,你懂得,這個時空的運輸條件隻能靠畜力和人挑肩扛。
李朝各地的“義軍”打不過正規部隊,騷擾一下運輸隊還是可以的,運氣好還能搶到糧食。
李朝的海上有李舜臣統領殘缺的水軍,居然也和倭寇水軍打的有來有往。
這些情況導致倭寇前線的存糧直線下降,已經嚴重影響了其進一步的征討。
雪上加霜的是,島津家重臣“梅北國兼”接到征召令後,一點都不想去朝鮮。
半路上帶領麾下三百名士兵,悍然占領了肥後佐敷城,公然揚起叛旗。
很快就糾集了數千人,他還給大名們發信,煽動他們聯合起來,包圍名護屋,捉拿豐臣秀吉。
響應梅北叛亂的農奴們理由很充分,後方的日子實在太苦了。
這一下攪亂了秀吉所有的計劃。肥後是征朝軍隊的重要後勤和中轉基地,如果這裏一亂,前麵就不用打仗了。
怎麽辦?涼拌!調兵征討唄!
……
咱們的大明萬曆皇帝朱翊鈞任性、愛作、毛病多,但他的老師叫張居正。
這位皇帝雖然懶散,但眼光和手段都很有一套的。
萬曆在與群臣鬥氣之餘,忙裏偷閑關注著這個區域,時不時的來個紗窗擦屁股,露一手。
現在的兵部尚書是三朝老臣石星,當年和張居正鬧翻棄官。
張居正死了,他才又回到朝廷中樞,這才上任沒滿一年,雄心勃勃想作出一番事業。
祖承訓初戰失利後,大明朝堂才稍微正視一下這些可惡的倭奴。
天津港,已經準備了七八萬石漕糧以充軍資,一大批運輸船正在改造成戰艦。
朝廷又撥了十幾萬兩銀子,還派遣了一位官員督理相關糧餉。
又大老遠從福建調來倭戰專家陳璘,入職神機營。
大明天朝摩拳擦掌,準備狠抽太閣的碧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