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平壤之戰,遼東軍熱血奮戰過

在罕見的大雨滂沱中,夜不收打開七星門。

祖大人冒著疾風驟雨指揮全軍突擊,輕鬆殺進平壤城,前鋒來至大同館前時,異變陡生!

此時平壤城中,倭寇主將小西行長麾下約一萬多人,他們藏在民房中嚴陣以待。

“從左右傍室鑿壁穴,同時放銃,聲震天地”。

城中街道狹窄,騎兵無法馳突,隻能下馬步戰。

而倭寇藏身房中,外麵的風雨並不影響火器的打放。

大大滴狡猾!

五倍以上的人手,又是有備打無備,倭人手中還有大量的弓箭手,這是投降後被整編的李朝偽軍。

這些朝奸太壞了,幫著鬼子打大明天軍,拚命的射箭來彌補火槍裝填的間隙。

“喊殺連天,矢石如雨”,大明將士開局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

但憑著一腔血勇之氣,接敵的前鋒將士依然沒放棄戰鬥!

祖承訓麾下勇將遊擊將軍史儒大呼酣戰,身先士卒,成為戰場的焦點。

被小鬼子集火射擊,身中十餘彈,壯烈犧牲,身邊的兩個千總也先後陣亡。

可想而知當時的戰況是多麽的激烈,明軍決死的反擊都打瘋了,上上下下豁出命去殺!

倭寇主將小西行長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安排在前線指揮的一個弟弟、一個堂弟及一個軍監,都在此戰中被當場斬殺。

直殺的倭寇兩股戰戰、膽寒心顫。

但戰局已經難以挽回,祖總兵身邊不遠的副手張世隆都被流彈擊中,當場落馬犧牲。

祖承訓在家丁掩護下立即出城,失去指揮的明軍瞬間崩潰,奪路而逃。

倭寇對此戰的記載是:

“……與明軍戰於安定,擊鏖之,承訓挺身而走……”

滂沱的大雨也為明軍的撤退帶來極大的便利,全部騎馬的明軍大部分都逃離虎口。

倭人不是不想追,鐵炮手、弓箭手離開屋內,雨一澆都是廢物,冷兵戰鬥,還真不是明軍的對手。

明軍陷入重圍,頂著鉛彈箭矢瘋狂砍殺的模樣,真把倭寇嚇住了。

這特麽要不是伏擊,人多勢眾的,還指不定結果會如何。

在李朝三千裏江山,已經習慣打一觸即潰順風仗的倭寇,真正體會到天朝爸爸的恐怖戰力。

老嚇人了!

城內殘餘的數百明軍被合圍解決掉後,小西行長出城追擊的命令,卻遲遲得不到執行。

這些倭寇可不是正兒八經的國家軍隊,倭島剛結束戰國時代,各個大名之前還打生打死的仇深似海。

統一倭島的豐臣秀吉,也是為了消耗這些實權大名的實力,把內部矛盾轉移到外部。

當然,劫掠的收成,他作為關白(相當於宰相)肯定要拿大頭。

所以別被這萬餘大軍給嚇到,都是一個個可以稱為聽調不聽宣的兵痞子。

為什麽讓我們去,為什麽不讓誰誰誰去?

八嘎!你敢不服命令!

八嘎!我看你是故意公報私仇,老子不服……

七扯八扯的天都亮了,雨也停了,估摸著明軍大部隊也跑遠了。

倭將又許下重賞,一隊隊騎兵步卒這才出城,開始撿洋落去了,真的!

沿著明軍逃離的路上,扔下的兵器甲胄、鍋碗瓢盆、糧食物資等等,還有雨天路滑,摔死摔傷的戰馬和騎手……

就像熟透了的葡萄,伸手就摘到,輕輕鬆鬆,何樂不為?

好吧!大哥不笑二哥哥,這是個比爛的時代。

祖承訓一夜奔逃回到安州,迅速從浮橋渡過大定江,在控江亭等了兩天。

斷斷續續趕來匯合的士兵,夢幻一樣居然又聚集了上千人。

但將領隻剩王守官、郭夢征幾員,兵馬損失過半,兵刃甲胄不齊,隨軍的糧草火藥等物資全丟了。

最心疼的是馬騾損失千餘,這可是一大筆錢。

驚魂落魄的祖總兵也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兵無戰心、將無戰意,不走尋思啥呢?

大部隊過河之後,他安排拆毀浮橋,留了幾艘渡船和人手,負責收攏殘餘的潰兵,就這樣陸陸續續又有幾百人逃出虎口。

倭寇平壤主將小西行長大吹法螺,什麽數萬明軍冒雨半夜突襲,被他這個不世出的名將大敗,明將祖承訓僅以身免。

在鴨綠江南岸義州城的李氏朝堂諸公,還美滋滋的翹首以盼祖總兵的捷報。

七月二十,國王李昖還特意召開了一次會議,煞有其事地吩咐平安、黃海、鹹鏡道的官軍都盡快行動起來。

沿途追擊從平壤敗走的倭軍,痛打落水狗、盡量擴大戰果。

(《宣祖實錄》壬辰年七月二十日)

等平壤之戰失利,祖總兵狼狽撤軍的消息傳來,整個義州城上下瞠目結舌。

李昖急派兵曹參知沈喜壽往九連城,泣血哀求遼東總兵楊紹勳大人,能命令祖承訓暫時留守在李朝鮮境內。

而此時的遼東副總兵祖承訓大人,連義州城都沒進,轉進如風直接渡過鴨綠江回鎮江城了。

……

平壤距離鴨綠江隻有350多裏,正常也就是五六天的路程,連過大定江都算上,也不會超過七日。

這是正常行軍的速度,對汪鵬這支十人小隊來說,還全部有馬騾騎乘。

但是這回家的路,可不敢大搖大擺的走官道。

一路上的斷壁殘垣,被燒毀的民居、時不時會看見一堆堆橫七豎八的屍體。

這都清晰的顯示著倭寇的殘暴,這可是滅國之戰。

一路上走走藏藏,遇到倭寇大隊就避開,遇到小股就幹掉。

陸陸續續又積攢了幾十個首級,還救了二十幾個或迷路、或被俘的自己人。

一路艱辛,抵達鴨綠江南岸,尚在李朝控製下的義州城外時,大家才如釋重負,歡呼連連。

汪鵬沒有帶隊進城,隻是依城紮營。

表明身份,這是唯一還留在李朝境內的天朝大兵。

而且他們不少人身上還有繳獲的倭式甲胄,手裏也有不少倭式的火銃和兵器,驢背上還滲著血,一袋袋明顯是倭人首級。

說明偉大的天朝並沒有拋棄這個兒子,還在戰鬥!

滿城的守軍和百姓都是熱淚盈眶,不時有人對著西北方,天朝神京方向磕頭謝恩。

感謝大明天子的恩德,讓李朝能苟延殘喘,不至於被亡國滅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