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殘留問題
“可是一旦當官了,他們自然也會想盡辦法貪錢買地,正所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最終這些官員手中的土地數量也是極為龐大的,可是他們卻不繳納賦稅,豈不是培養一大批特權階層?”
朱元璋聽完,也是連連點頭。
在元朝時候,他可是親眼看到無數貪官汙吏怎麽積累錢財買地,可是卻又不多交稅,最終土地最多的人,卻繳納最少的稅,苦的才是廣大普通民眾。
朱波這話算是點中要穴,這一塊確實需要整治。
朱波說道:“所以,必須采取‘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社會裏麵不存在特權階層,誰的土地多,誰就得多繳納,多承擔社會責任。”
這一條其實是雍正時期推行的,可是因為清朝時滿族掌權,最終無法推行下去。
對於廣大漢人來說是外來政權,因此極為敵視。
即使是後麵孫中山先生為了推翻清朝,也提出“驅除韃虜,恢複中華”的口號,由此可以看出,廣大漢人還是對清朝深深的敵意。
正因如此,雍正去世之後,乾隆則廢除此策,拉攏天下讀書人。
但是朱元璋可是漢人掌權,自然也不存著得罪天下漢人的說法,因此隻要朱元璋肯狠下心,自然可以推行。
“好,好,好。”朱元璋哈哈大笑,連說三個好字。
其實對於他來說,根本不怕得罪讀書人,隻要對廣大民眾有利的,他一定會推行。
馬皇後不禁搖頭,這策略確實高啊。
但是,朱波還沒停止,繼續說道:“除此之外,還有重要一條,這條直接決定攤丁入畝是否對底層農民有利。”
朱元璋詫異道:“既然按照田地多少來計算賦稅,那怎麽也都對農民有利,怎麽還需要加一條才決定攤丁入畝對農民有利呢?”
馬皇後也感覺不解。
攤丁入畝一下子解決農民的賦稅問題,怎麽不管怎樣,農民肯定能得到實惠。
這一次,朱波微微一笑,反問道:“老爹,那我問你,要是按照田地多少計算賦稅,那麽要是地主把賦稅轉移給農民,農民租了地主的地就得給地主交稅,那農民得到什麽實惠呢?”
“大膽,要是他們敢這樣做,全都殺了頭。”朱元璋大怒。
如此一條妙計,要是地主這麽一玩,那隻會加重農民負擔,對地主根本沒多大影響。
馬皇後臉上也露出怒意,按照朱波這麽一說,確實這條計策很容易變味。
朱波以為老爹為官正直,看到農民依然受苦,所以義憤填膺。
所以,他也沒多驚疑。
“所以說,必須再添加一條策略,才能真正讓攤丁入畝有利於農民。”朱波歎了一口氣道。
他想到當年雍正皇帝使用攤丁入畝賦稅政策,後世很多人都評價這是一條善政,還大加褒獎。
就算現在跟老爹說了之後,他也覺得是天大的好事。
可是對於精通曆史的朱波來說,攤丁入畝最終根本沒給農民獲利,反而加重了農民的負擔。
以前農民隻要繳納人口賦稅,這還可以通過隱瞞人口等方式減少繳納的賦稅。
可是按照田地多少來繳納賦稅,一旦地主把賦稅轉移到農民頭上,那麽農民每耕種一寸土地都得交稅,對農民相當不利。
這也是為何乾隆皇帝為什麽要廢除此策的原因。
其實,這條國策本質上特別好,隻是在執行過程中有所缺漏,最終導致效果不好。
要是補全這些缺漏,自然利國利民。
朱元璋問道:“波兒,需要增加什麽策略?”
朱波說道:“固定農民繳納的地租,也就是農民租地主一畝地,限製最多繳納的比列。”
“好,如此連環設計,那些擁有土地無數的地主,也就沒法繼續盤剝農民了。”
朱元璋大喜。
作為農民出生的朱元璋,自然也深知地租過高出現的問題,最終農民一年忙到頭,卻連吃飽飯都不行。
而地主千畝良田,從不耕種,卻依然吃喝不愁。
而且遇到災荒年代,農民沒飯吃,隻得把手中的土地繼續賣給地主,隻要幾代過後,許多農民完全沒土地耕種了。
要是限製農民繳納地租的上限,那麽農民就算再難,最起碼可以有一口飯吃。
一旦限製農民繳納的地租上限,也就意味著農民隻要繳納一定比例的地租,賦稅之類的全不需要農民承擔。
這對農民才真正有利。
馬皇後也驚呼道:“小波,你這一條條計策,實在太精妙了。”
朱元璋也大笑道:“別說你這樣年紀,就算是我這麽一大把年紀,常年混跡官場,並且了解不少曆史,但是要說提出如此完備的國策,我也自歎不如。”
聽到此話,馬皇後也是無比驚訝。
朱元璋貧苦出身,卻能打拚出一番事業,成為當今皇上,他骨子裏有一股傲氣。
沒想到,他今天也能降低姿態,如此誇讚朱波,這也確實被朱波的驚世國策震撼了。
朱波笑著說道:“老爹,你也別急著高興,要是單純你把這幾條策略上奏給皇上,皇上就算知道,但是也未必買你的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