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大明科舉案

朱波看到門口正站著個一臉威嚴的中年男子,身邊的人看上去都很敬重他,立馬誤認為這男子就是自己的老爹,立馬快步上前。

“老爹,我終於見到您老人家了?”朱波笑著道。

朱元璋也愣住了,麵前的這位少年,自己根本不認識。

怎麽一見麵就叫自己老爹?

胡惟庸大聲嗬斥,“大膽!竟然在這裏胡說八道!”

胡惟庸身為大臣,自然認識所有的皇子,可他根本沒見過朱波!

胡惟庸是很謹慎的人,因此,他認為,朱波是借口認爹,實際要行刺朱元璋,立馬警惕起來。

朱波看到胡惟庸對自己出言不敬,有些不滿。

他堅定的認為自己沒認錯,朱元璋與自己老爹的年紀正好相仿,又在自家院子裏,而且高高在上,不是老爹是誰?

看老爹麵露凝色,也許還在怪自己擅自從老家跑來找他。

朱波倒也不懼,立馬上前,說道:“老爹,孩兒這次來南京不僅是缺錢,也是為你的事。”

朱元璋剛才皺起的眉頭立馬舒展了,從朱波的話中明白到他就是原宅子主人的兒子。

看來,他還不清楚自己的爹已經死去的事,想到現在與皇子們都沒有如此窩心的父子之情,不免有些於心不忍,決定先不說穿。

朱元璋一臉笑意,示意朱波上前,“兒子,你來了。”

胡惟庸一臉驚訝,心想著,莫非這少年真是位皇子?

周圍的士兵也都麵色死灰,想到剛才自己還攔阻了朱波,頓時腿都嚇軟了。

朱元璋心中卻覺得這個小子很有意思,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有一些自己年少時的影子!

胡惟庸驚訝的呆住了,站在原地沒動。

“麻煩讓一讓,大哥!”朱波很隨意的說道。

胡惟庸立馬側身讓開,麵對此時的狀況,他也有些摸不著頭腦。

“胡惟庸,你先去安排,我跟我兒子單獨聊聊。”朱元璋此時向胡惟庸使了個眼神。

“遵命!”胡惟庸這才回過神來。

朱元璋帶著朱波走進去,朱波興奮的說道,“老爹,您一個人在南京我實在是不放心,現在大明外部威脅基本解決,現在輪到內部問題了!”

朱波一邊走一邊說,當他說完後,覺得有些口渴,直接抓起了手邊的一壺酒喝了起來。

“我這一路趕的有點急,總算見到您,現在我也安心了,不過,您也不用擺那麽大的陣仗來歡迎我啊!”

朱元璋心裏立馬明白,對方以為自己今天設宴是為他接風。

但是他就是覺得這小子膽子大,不拘小節,十分合眼緣。

朱波喝了一口,看著手裏的酒壺,突然想起什麽,立馬叫柳凝嫣掏出一瓶紅酒,遞給朱元璋。

“老爹,給你!”

“兒子,這是什麽?”朱元璋看到很高的一個瓶子,覺得很奇怪。

朱波並未回答,又讓柳凝嫣拿出個開瓶器和兩個透明酒杯,很輕鬆的拔出蓋子,發出“啵”的一聲。

“這是……”朱元璋被這一聲驚的後退一步,麵露凝色。

朱波很自然的走過去,興奮的邊說邊倒了兩杯,“老爹,這個好東西可是我從老家帶給你的,您為了準備了這麽豐盛的宴席,配上紅酒,才最有格調!來一口!”

朱元璋並沒去接,朱波已經忍不住,立即喝了一口自己杯子裏的紅酒,一臉滿足的感歎,“口感真是不錯!”

朱元璋見狀,接過來喝下一口,立馬露出驚異的表情。

“兒子,你說這是什麽酒?”

“這口感相當不錯,入口甘甜,口感醇厚,回味悠長!”朱元璋立馬被紅酒給吸引了。

“我可是喝過不少的好酒,可完全沒喝過如此驚豔的味道,色澤還鮮豔如血,放在這種酒杯裏,真是好看!”

“就像你說的,這樣的酒跟宴席確實是很適合,十分的有格調,用來宴請太適合不過了!”

朱波得意的笑道,“必須的,老爹,我推薦給你的,絕對是好東西!我可是專門拿來孝敬您的!”

朱元璋說完,又自己倒起酒來,沒一會兒,他就喝下了四五杯。

朱波沒想到他老爹如此喜歡紅酒,不過看到臉上有些紅暈,趕緊上前勸阻。

“老爹,小酌怡情,這樣的好酒,我管夠!”

朱波邊說邊拿走他老爹手裏的酒杯,交給柳凝嫣,接著,很嚴肅的說,“老爹,這次我來,還有一事要跟您說,你近來記住不要跟科舉考試有關的官員有所牽連!切記!”

朱波一說完又恢複懶散的樣子,繼續抓起雞腿吃起來。

朱元璋聽到後,臉色立馬一變。

“兒子,科舉可是朝中大事,你可不要信口開河!”

朱元璋剛才確實覺得這少年有幾分膽色,可現在事關科舉之事,容不得兒戲。

朱波放下了手中的雞腿,擦了一下嘴繼續說道,“我可沒胡說,科舉考試的成績馬上就要公布,這一公布會牽連很大,你隻是個小官,一定要置身事外,明哲保身!”

朱元璋一聽後大驚失色,科舉考試的成績,他確實已經知道,隻是一旦公布出來,就會引發朝堂震動。

因此,他近來正在憂心此事,思考要如何權衡處置才更為妥當。

可朱波這個少年,竟然能知道此事,讓他覺得十分意外!

胡惟庸正好走過來時,聽到了朱波的言論,看到朱元璋的麵色一變,擔心龍威大怒,立馬嗬斥朱波,“你小小年紀,怎敢議論朝堂之事,這可是要殺頭的!”

胡惟庸,邊說邊看著朱元璋的臉色。

朱元璋轉念一想,反正這小子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正好聽一下他有何見解,於是臉色稍緩。

“兒子,你覺得此事,皇上會怎麽做?”

“皇上也有他的難處,南北方的情況原本就不同,這就導致學子們的水平不同,可結果一公布,難免會讓北方的學子寒心!也會讓皇上的皇權受到質疑!”

朱波緩緩道來,他作為後世的人,對大明朝這次科舉考試之事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