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房謀杜斷之杜
祁水,一條寬闊的河流,距離楊晨建造的新莊園不過三裏,中間隔著一片樹林,沒錯了,就是用楊家酒肆背後的那片林子。
當楊晨站在祁水岸邊的時候,看到的是渾濁的河水,沒有幹涸,而且水量還很充沛,但距離河水很近的林苑驛,卻因幹旱引發了蝗災,何其可笑。
楊晨哪怕沒有憂國憂民的心懷,他依舊憤怒的朝著旁邊陪同的李二牛道:“祁水如此充沛,林苑驛年初幹旱,天子為何不下令開鑿運河進入林苑驛?”
李二牛撓撓腦袋,也不知道是不是和劉謙學的,總之也露出個憨厚表情,他做的就很到位了,本來長得就很憨厚了,此刻表情不僅憨厚,還很無辜:“東家,這個小的不知道啊,天子的事情,哪輪的到小的做主!”
楊晨平複下情緒,點點頭,是啊,自己怎麽還跟二牛發火了呢!
“小兄弟有所不知,祁水隨與林苑驛臨近,但下遊便是梁州。”
正在這時候一個蒼老的聲音響起,楊晨轉頭看過去,卻見一個身材瘦削,麵容清臒老人順著河岸慢慢走了過來,老人身上穿著黑色短衫,腰間係著麻繩,活脫脫一個老農的模樣。
不過楊晨卻不敢將之當成老農,因為老者身後跟著兩個身材魁梧的漢子,一看就不是好相與的,腰間都配著刀。
老者來到楊晨身旁,笑嗬嗬的拱拱手道:“可是楊小郎君當麵?”
楊晨沒敢托大,急忙還禮道:“正是小子,不知老丈是?”
老者捋了捋胡須,笑著道:“老夫名諱不足為道,剛聽小郎對天子有些不滿,不滿小郎,老夫也很是不滿,隻是其中內情,小郎有所不知。”
楊晨此刻到是一時間忘了他生活在封建君主製社會,私下對天子抱怨,那往大了說,可是能殺頭的死罪,他沉聲道:“請老丈說說,著其中到底有甚內情,可以讓天子罔顧林苑驛乃是這京畿重地數百萬百姓不管,不讓掘渠。”
老者輕歎一聲,道:“剛剛老夫不是說了,這祁水下遊,那是梁州,小郎可知曉,京畿之地,每年要消耗多少糧食?而這林苑驛以及周遭各個府縣又能收貨多少糧食?”
楊晨搖頭,這個他自然是不知道的,抱拳拱手道:“願聞其詳。”
老者艱難俯下身撿起一顆石子,道:“京畿之地,每年產糧不過數萬石,能養活之人,不過三十餘萬人,如這枚小石頭,是河床一部分。”
說到這裏,老者誌向河岸下,那一塊塊碩大基石,道:“而梁州每年產糧食可達五十萬石,可養梁州京畿兩地百姓,你說,天子會為了這數萬石糧食,耽誤梁州產出嗎?”
楊晨恍然,原來如此,看來是他想簡單了,他隻想著祁水若能掘開,可解了林苑驛附近幹旱,他的父母也不用死,但卻沒有這等全局觀,所以自然是想不到這些的。
但即便如此,他也沒法理解,畢竟,梁州的產出,他一粒米都沒看到,眼神黯淡了一些,楊晨道:“若那梁州產出能滿足京畿百姓也罷,可為何現在流民遍地呢?”
老者麵露愁苦之色,道:“朝堂諸公隻看到幹旱,卻未曾想到蝗災啊!”
楊晨這下算是明白為何林苑驛災害這般厲害,卻沒有糧食救災了,看來是李世民和那些大臣們決策失誤了,他們以為即便京畿大旱,也可用梁州之糧解長安隻困,卻不想旱災隻是前期災害,後期還有蝗災。
想來,這場蝗災,梁州必然損失也即為慘重,否則也不會如此了。
老者這時開口道:“當初也不是沒人提議掘開祁水,但一來耗費太過巨大,二來,當時突厥扣邊,朝中也很無力啊。”
楊晨看向老者,這老人知道的這麽清楚,他覺得這人該是個大人物,隻是不知道是不是他知道的上了史冊的名人。
楊晨想了想,道:“開鑿運河消耗大,那為何不假設水車?”
“水車笨重且不好使用,根本取不出多少水,如何可用來灌溉農田使用?”老者奇怪的看著楊晨,似乎是在看一個傻子。
楊晨也是心裏奇怪,水車不就是用來灌溉農田的嗎?不過他沒有說出來,他覺得這其中該是有他沒了解的情況。
和老者又聊了數分鍾,楊晨和李二牛準備告辭,離開前,楊晨問道:“我觀老丈不是普通人,可方便告訴小子名諱?”
老者哈哈一笑,道:“早停穩楊小郎君作得一手好詩詞了,不曾想眼光也很獨到嘛,老夫杜如晦,小郎可聽過?”
聽過,當然聽過!
楊晨心裏有些激動,隻不過不比之前見到魏征那般而已。
不過這可是杜如晦啊,那可是真正的唐朝興盛繁榮的功臣,尤其是在貞觀年間。
房謀杜斷,房玄齡善於計謀,杜如晦則主導決斷。
可以說李世民能坐上黃位,與房玄齡和杜如晦二人的幫助脫不開,若是沒有這兩人,李世民根本不可能打得過李建成,更別說坐上皇位了。
兩人起名,在貞觀年初便身居高位,而其中杜如晦尤其重要,他在位時主管民生,可謂一心為民的典範。
楊晨不知道這些,隻是單純的覺得杜如晦沒有魏征有名而已,但即便如此,他也知道杜如晦現在可是權傾朝野,是李世民最為倚重的譴底重臣。
而且關鍵的是,杜如晦名留青史了,如果他多和這樣的人打交道,說不定也能沾光呢!
楊晨心裏想著,就留了一些與之結交的心思,道:“失敬,原來是杜老當麵,小子孟浪了。”
杜如晦嗬嗬一笑,道:“無妨,心裏怎麽想的就怎麽說,這種品質我很久沒看到了,我聽過你的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很不錯,希望你以後多作這樣的詩作。”
楊晨點頭應是,道:“杜老,不知道朝廷對那些流民,可有安置之法?”
杜如晦輕歎一聲,道:“罷了,這種事也不是不能說的,朝中已有決議,流民盡量收攏安置,朝廷會派糧,盡量度過這個冬天吧。”
楊晨沉著了一下措辭,開口道:“為何不施行以工代賑之法?”
杜如晦一愣,隨即細細思量這四個字,慢慢的,他眼睛越發的明亮,看向楊晨,一時間激動的有些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