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耕牛令
趙辰正仔細的介紹著土豆燉牛肉的做法,李世民直接開口打斷道:“趙兄弟!恕某直言一句!朝廷在幾年前就已經明令,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私自宰殺耕牛,否則一律論罪“為此,朝廷還專門頒布了耕牛令!”
“而且,上次某來到趙兄弟這裏的時候,某還記得趙兄弟和某說過,在大唐全國推廣養殖閹割後的生豬,讓老百姓吃豬肉,就能夠改善目前一些地方豪強私下吃牛肉的風氣!”
“當時聽了趙兄弟的建議以後,某還一度以為趙兄弟是個明大義的人,能夠想出那樣的法子幫助朝廷狠刹吃牛肉的風氣。”
“可沒想到啊沒想到,現如今趙兄弟你自己竟然也吃起了牛肉來!”
“不但如此,某剛剛來的路上,還見到趙家村的百姓給自家的耕牛鼻子上穿了這麽大一個鐵環,還有繩子栓著!”
“難道那牛它就不難受嗎?”
“現在你不但縱容村子裏的百姓隨意傷害耕牛,自己更是帶頭吃起了牛肉,如此明目張膽違背大唐律法的事情,若是傳到了聖人的耳朵裏,你就不怕聖人會因此寒了心嗎?”
“你難道就不怕朝廷會因此怪罪嗎?”
李世民隨後一口氣接連質問了趙辰好幾句,言語之中充滿了那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這也就是李玉景在這裏。
如果趙辰不是李玉景的丈夫,而是其他隨便哪個村子的村長的話,李世民早就雷霆震怒,命人將趙辰捉拿起來了!
聽著李世民此時言詞切切說的那些話,趙辰和李玉景兩人皆是一臉懵逼。
“嗬嗬……”
聽明白李世民的意思後,李玉景撲哧一聲笑了。
見狀,李世民的臉色更加難看了。
可麵對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兒,偏偏還不能有任何的發作。
李玉景笑過後,這才說道:“老木,你就放心大膽的吃吧,不會有事的。”
“我夫君給你吃的牛肉,是村子裏二嬸子家的那頭牛發了瘋摔下山崖後分給全村人吃的牛肉,我們家剩了一些,今日見你前來便做給你吃了。”
“而且那頭牛摔死之後,夫君已經向官府做了報備,官府也已經派人來查驗過了,不會有什麽問題的……”
李玉景隨後將牛肉的來源給李世民解釋了一番。
聽完李玉景的解釋,李世民瞬間有種覺得自己理虧了感覺。
此前一直黑著的臉,竟然逐漸變紅了起來,甚至還有些發燙。
“那……村子裏的百姓都給耕牛的鼻子上穿了一個鐵環是怎麽回事?那可是鐵的東西啊,就那麽穿進牛鼻子裏,得多難受,流多少血啊……”李世民隨後問起牛鼻環的事情。
聽見這話,趙辰便主動起身道:“老木,既然你這麽關心這件事情,那你就跟我來。
聞言,李世民稍作遲疑,隨後便起身跟著趙辰去了。
對於剛才李世民突然無端指責自己縱容村民傷害耕牛,自己還帶頭吃牛肉的事情,趙辰並沒有放在心上。
畢竟老木可是有一個在朝中做官的發小,而且官位還不低,對違反朝廷律法的事情有所看法也是正常的。
不但如此,通過這件事情,趙辰反而認為李世民是個可以深交的人,不像是那種為了一些利益而跟自己來往的人。
隨後,趙辰帶著李世民直接來到了趙家村的村口,也就是李世民看見趙家村的村民給牛鼻子穿鐵環耕地的地方。
“三伯,三伯,你停一下……”
來到地邊之後,趙辰便招呼著正在耕地的一位老者停下。
老者聞言,輕輕一拉手中的繩子,耕牛便停下了。
“海娃子,到這兒來找我可是有什麽事情啊?”老者停下後問道。
趙辰笑了笑,上前對老者說道:“三伯,這樣你先去旁邊歇一歇,喝口水,剩下的這點兒地我幫你耕……”
老者一聽這話,哈哈大笑了兩聲,隨後說道:“海娃子,你就會拿你三伯尋開心,你可是額們的村長咧,咋能讓你給額耕地嘛……”
聽見這話,趙辰隨後上前指了指旁邊的李世民,說道:“不是我幫你耕地,我那朋友是從長安來的,從小沒做過農活,想試一試耕地的感覺……”
經趙辰這麽一說,老者立馬明白了過來,隨即將手中的犁把交給了趙辰,說道:“行,那額就去旁邊歇會兒,喝口水……”
老者離開之後,趙辰來到李世民跟前,指了指旁邊的犁具,問道:“你會耕地麽?”
李世民雖然是大唐的皇帝,平時都是五指不沾陽春水的那種。
但是曆朝曆代的王朝都有一個規矩,那就是每年春耕的時候,皇帝一定要親自下田趕牛犁地!
因為這樣意味著皇帝在向上蒼禱告祈望來年是個風調雨順的一年,是個豐收年。
因此,李世民絲毫沒有猶豫的回答道:“當然會,某的家中就有一些薄地,每年某都會親自下田犁地的。”
聽見這話,趙辰點了點頭,隨後指著犁具說道:“既然如此,那你去把那塊地犁完如何?”
李世民有些懵,自己明明是責問他為何要縱容村民給耕牛的鼻子穿上鐵環,怎麽到了卻帶著自己跑這兒來犁地了?
“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老木,你不是想知道我為什麽要給村民家的耕牛的鼻子上都穿上鐵環麽?你既然會耕地,那麽你現在親自過去將剩下的那塊地犁完你就明白了……”趙辰解釋道。
李世民隨即半信半疑的走向了耕牛旁邊,然後將犁具扶住,嘴裏輕聲吆喝著,催促著牛兒快快拉犁。
不得不說李世民在犁地這件事情上還真的就是個門外漢。
雖然以往每年李世民都親自下田裏犁過地。
但那時候的場麵可是和現在大不相同的。
李世民每年春耕犁地的時候,朝中的文武大臣都是跟著一起去的。
而且在李世民正式開始犁地的時候,前麵的牛根本不需要李世民趕,朝中的幾位大臣就站在牛的左右。
而耕牛的腦袋上則是套著一個籠子,左右的大臣拉著籠著帶著耕牛往前走。